隨著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升,人們對精神世界以及審美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家長對子女的藝術教育啟蒙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聲樂,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特有的屬性,受到了更廣泛的矚目。少兒聲樂教學,是聲樂教育的基石,對于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審美能力、激發(fā)音樂創(chuàng)造力,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少兒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教學內容方面
1.存在問題
當前少兒聲樂教學往往忽視了其綜合性的特點。很多教師過于注重技能的訓練。歌唱內容往往脫離孩子的認知,歌唱的作品往往不能反映當下孩子的生活。因此,孩子很難形成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影響了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聲樂不僅是一種音樂形式,更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因其使用人聲的特殊性,比任何一種其他樂器都更深刻和直接。教學者要研究兒童的心理,選擇反映當下兒童生活及時代特征,能夠激發(fā)兒童興趣,產生共鳴的作品。在歌唱的同時,重視內容、情感及表現力的提升,用情帶聲。聲樂藝術也是一種表演藝術。適當的身體語言是科學的呼吸方法及情感表達的有力輔助。在歌唱中還要重視感知音樂,提高審美情趣,有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作品,避免千人一歌。
2.應對策略
如何更有效地夯實少兒聲樂教學內容?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基礎發(fā)聲技巧。教授孩子正確的呼吸方法、發(fā)聲位置和共鳴技巧??茖W的發(fā)聲方法是更好地演唱作品、表達音樂的基礎。通過對基礎發(fā)聲技巧的訓練,能為更準確地把握作品風格,再現音樂內容所蘊含的精神,抒發(fā)作品情感提供有力的支持。
(2)音樂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音樂符號、節(jié)奏、旋律等理論概念,幫助孩子建立嚴謹的歌唱識譜習慣,夯實樂理基礎,增強音樂感知能力。用理論指導實踐,更好地提升音樂審美和創(chuàng)作力。
(3)在歌曲演唱實踐中,教師應選擇適合孩子年齡和嗓音條件的歌曲。兒童的音色清脆、稚嫩,如同天籟,但尚未發(fā)育成熟,音量較小、音域較窄。在選擇作品時,要考慮的少兒聲樂的特殊性,做好嗓音的保護。
(二)教學方法方面
1.存在問題
少兒聲樂教學是一門綜合性強、非常注重實踐操作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科。然而當前,部分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教學方式單一陳舊,不能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去豐富教學手段。因此,教學效果不佳。
同時,隨著少兒聲樂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聲音概念及教學方法也出現了多元化的現象。我們認為,只要能點燃孩子們對聲樂的熱愛之火,唱得好聽,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應該被肯定和提倡。教學者在科學用嗓的基礎上,根據不同作品風格和情感主題的差異,應當指導調整歌唱的發(fā)聲及共鳴位置,讓孩子們唱出自己的個性。
2.應對策略
(1)練耳與音準訓練: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對音準的敏銳度,養(yǎng)成規(guī)范看譜的習慣,提升節(jié)奏及旋律的感知和創(chuàng)作能力,進而提高音樂鑒賞、音樂理解和音樂表達的水平。
(2)聲音訓練:每個孩子的音質、音域等聲音條件各有差異。教學者要能敏銳地覺察到每一個孩子的發(fā)聲特點,并有針對性地對其發(fā)聲方法進行調整,幫助他們更科學地用嗓,改善發(fā)聲方法。
(3)歌曲學習:不同風格的作品往往包含不同的發(fā)聲方法和具體要求。教學者要能根據孩子的聲線特點選擇合適的歌曲。不僅要考慮發(fā)揮長處,還要考慮提升弱處。通過大量歌曲的積累,提高歌唱技巧和音樂表達能力。
(4)舞臺表演訓練:歌唱是綜合了演唱、形體、臺詞的綜合表演藝術。成熟的舞臺表現力,是關系到作品能否完整表達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舞臺表演的訓練,培養(yǎng)孩子的舞臺表演和自信心,把作品的內涵和情感傳達給觀眾,是提升審美能力的重要內容。
(5)教學手段:教學的方法應該是豐富有趣的、多元化的。根據不同孩子的年齡特點,教學的方式和內容應當作調整,旨在適合并有效。教學手段不僅應充滿童趣,還可結合現代科技,如視頻教學、互動式學習等,以提高教學效果。
(6)心理輔導:通過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情緒。在實踐中提升學習成就感,培養(yǎng)歌唱的興趣。
二、少兒聲樂教學中的深挖與創(chuàng)新
少兒聲樂教學,不僅要滿足于基礎教學,還要對教學內容作進一步的深挖與創(chuàng)新。
(一)深度挖掘文化內涵
教師在教授歌曲時,不僅要關注歌唱技巧,還要注重介紹歌曲背后的歷史、文化和情感背景,增加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如何更好地發(fā)音和演唱,是在了解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共情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基礎上得以實現的。反之,通過有感情、有理解的演唱,能夠使學生對歌曲背后的文化內涵有更深的理解,從而提高演唱者的音樂文化知識儲備,增強音樂素養(yǎng)、提升審美能力,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更多的熱愛和更好的創(chuàng)造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在線互動等,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還需要個性化教學。根據每個孩子的嗓音特點和興趣愛好,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充分發(fā)揮每個孩子的潛能。
三、討論與建議
(一)豐富教學內容
少兒聲樂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要注重基礎技能的訓練。教師可以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的教學內容。
要豐富少兒聲樂的教學內容,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多樣化的歌曲選擇:選擇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歌曲,包括兒童歌曲、流行歌曲、民族歌曲等,讓學生接觸到更廣泛的音樂形式,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2)舞臺表演訓練:設計不同類型的舞臺表演訓練,包括獨唱、合唱、表演唱等,讓學生在創(chuàng)新合作中體驗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他們的表現力和自信心。
(3)音樂游戲和趣味活動:設計各種音樂游戲和趣味活動。如音樂知識競賽、音樂挑戰(zhàn)賽、音樂劇表演等,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參與度。
(4)創(chuàng)意音樂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音樂活動,如編曲、編詞、創(chuàng)作歌曲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音樂表達能力。
(5)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視頻教學、音樂軟件等,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豐富少兒聲樂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和成就。
(二)優(yōu)化教學方法
少兒聲樂教學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教師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本是枯燥的,為了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嘗試用游戲教學法來進行少兒聲樂教學。通過游戲進行兒童聲樂教學,可以增加趣味性和參與度。
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游戲內容。
(1)音樂熱土:孩子圍成一個圈,音樂響起時傳遞一個小音符或其他音樂相關道具,音樂停止時手上有道具的孩子將被淘汰,直到最后一個獲勝。這可以幫助學生在玩耍中加強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知。
(2)歌曲填空:教師唱一段歌曲,但是在其中略過一些關鍵的歌詞或音符,然后讓學生填補缺失的部分。這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歌曲內容的記憶和理解。
(3)音樂挑戰(zhàn):設計一些音樂相關的小挑戰(zhàn),比如快速唱出指定的音階、模仿動物的聲音并唱出音樂等,讓孩子在挑戰(zhàn)中體驗音樂的樂趣。
(4)舞臺表演游戲。設計一些角色扮演或舞臺表演的小游戲,讓孩子們通過模仿和表演來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故事。
通過這些游戲,能夠增加兒童聲樂教學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提升教師素質
加強少兒聲樂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和教育,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同時,加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教育,提升教師的責任心和教學態(tài)度。
具體做法有以下六點。
(1)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深入學習聲樂教學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包括聲樂技巧、音樂理論、兒童心理學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2)教學方法和技巧:學習和掌握多種教學方法和技巧,包括針對兒童的聲樂教學方法、課堂管理技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等。
(3)兒童心理學知識:了解兒童心理學知識,掌握兒童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更好地理解和引導學生,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藝術修養(yǎng)和表現力: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表現力,包括聲樂演唱技巧、舞臺表現能力等,成為學生的藝術榜樣和引領者。
(5)持續(xù)學習和反思:不斷進行專業(yè)的學習和反思,參加聲樂教學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保持教育教學的熱情和活力。
(6)善于創(chuàng)新:善于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方法,結合現代科技手段,設計新穎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提升少兒聲樂教師的素質,使其在教學中更加專業(yè)、有深度,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聲樂,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和藝術修養(yǎng)。
少兒聲樂教學之路雖長且阻,但只要我們攜手共進、不斷創(chuàng)新,定能為孩子們鋪就一條通往音樂殿堂的康莊大道。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的少兒聲樂教學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單位:南京小紅花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