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語言交流意識以及閱讀積累意識,遵循新課改理念,為學生搭建寫作支架,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英語知識的多元化,為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讀后續(xù)寫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有效搭建寫作支架,旨在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優(yōu)化讀后續(xù)寫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寫作支架
作者簡介:金燁,常熟市尚湖高級中學。
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明確文章主題,使學生將文章主題與讀后續(xù)寫內容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是獨立進行的,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分離,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讀后續(xù)寫將閱讀與寫作聯系在一起,通過以讀促寫增強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探究能力。讀后續(xù)寫教學能夠實現學生與閱讀文本及其作者的合理互動,學生模仿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結合文本特點,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探索,更好地進行續(xù)寫。
一、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搭建寫作支架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應當明確教學目標,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要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讀后續(xù)寫教學中進行寫作支架的搭建,有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理解文本內涵。通過搭建學生可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應用所給文本中的重點詞匯進行續(xù)寫。
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教師應當明確支架理論的內涵,搭建合理的知識框架概念,使學生有效梳理知識點,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為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打好基礎。
二、當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大部分高中學生來講,英語寫作學習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雖然教師不斷告誡學生要加強日常練習、背誦經典素材,根據模板進行仿寫練習,但是教師卻忽視了引導學生對于不同主題的文章進行思考和再認識。由于文章的主題大相徑庭,因而所構建的學習模板便有所不同。學生的作文內容空洞,原因在于學生日常缺乏英文素材積累,也并未重視文化常識的學習。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習慣于先用中文思維想一遍,然后再用英文翻譯出來。在整個過程中,有時候學生會忘記某些句子的語序是否正確,導致他們寫出來的句子是錯誤的。比如下面的這例子。
例1:She is very like English,so her English is very good, and she can help me to study English.
受第三人稱和中文思維的影響,學生未能寫出正確的句子,從而影響整體表達。這個句子應改為“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Her English is so good that she can even help me to study it.”。
例2:Hi! I have a pen pal, his name is KangKang. He from China's Beijing. He 13 years old. He look like tall. He like English. He wants visit England. He speaks English very good. He does live in" America. He not speaks Chinese at all. But I can help him with his Chinese. He can help with my English. He is a student. We is good pen pal.
這是一篇學生考試時寫的作文,由于學生用中文思維來構思和組織語言,所以其不能夠呈現出正確的句子。
三、搭建寫作支架以優(yōu)化讀后續(xù)寫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文本理解,梳理文章脈絡
在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為了進一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示范作用,鼓勵學生深入閱讀,進行文本分析,對于文章中的情節(jié)和文本脈絡有初步認識,也為搭建寫作支架和讀后續(xù)寫活動的開展打下基礎。教師明確教學目標與方向,在閱讀文本的前提下開展讀后續(xù)寫教學,引導學生梳理文本脈絡,明確續(xù)寫方向。
英語教材中有很多適用于讀后續(xù)寫的文本素材,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素材,借助文本內容鍛煉學生的讀后續(xù)寫能力。例如,要引導學生明確文本類型,并且對文本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如記敘文可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眾多方面進行分析。通過搭建支架梳理文本結構,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文章。教師也可以布置探究性學習任務,并以此來拓寬學生的課后閱讀視野,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點,在課后予以內化。
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確保寫作支架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并且以此為前提設置教學活動,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步驟,切記不要操之過急,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本內容,提出深層次的思考問題,例如作者通過文本想要表達怎樣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態(tài)度,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進行合理想象并提出疑問。
(二)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深入探索文本內涵
教師提供具有懸念的文本內容,可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究。教師借助文本素材,鼓勵學生形成探究意識,增強探究欲望。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地開展讀后續(xù)寫,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所以教師在開展讀后續(xù)寫教學時,可以從情境、語言以及內容結構等多方面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握文本關鍵點,并搭建支架,鼓勵學生探究文本中的關鍵詞。
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單元學習時積累好詞好句,如“When it comes to advertisements, we must all use our intelligence and not be a slave to them.”,在下一次寫對某事物看法的文章時,便可以將詞匯變換進行合理應用。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高頻詞匯的理解能力。雖然英語寫作具有較大的難度,但是通過有效的讀后續(xù)寫活動能夠使學生充滿學習積極性,不斷挑戰(zhàn)探索,反思總結,從而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例如,寫有關廣告的文章時,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有的學生認為廣告會使人們了解品牌,能夠節(jié)省購物時間。有的學生則認為廣告存在一定的弊端,部分廣告夸大其詞欺騙消費者,可能會存在誤導情況,廣告具有多樣性,生活中的相關素材眾多。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不斷積累重點詞匯和關鍵內容,使學生構建獨特的思維框架,從而形成多元類型的寫作文本。
(三)提煉文本話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教師應依據文本話題,合理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感受到自身情感與生活經驗的雙重結合,從而鍛煉學生的讀后續(xù)寫技能。
在開展讀后續(xù)寫活動之前,教師應當帶領學生了解文章結構和內容。英語文章類型不同,文章結構也大相徑庭,而文章結構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極為重要。在開展讀后續(xù)寫活動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文章結構,為順利開展續(xù)寫打下基礎。
例如,學習“Wish you were here”這個單元的Reading部分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結構。這是一封書信,主人公向朋友介紹了非洲探險經歷,首先簡單介紹近況,并且說出自己的計劃,在此前提下詳細介紹自己的探險經歷,并且將運用到的出行方式以及裝備均予以列舉。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框架結構。通過學習,學生豐富了詞匯儲備,才能夠做到讀后續(xù)寫時寫得心應手。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續(xù)寫文章,學生不僅要扎實掌握各類詞匯和句型,還應當擺脫原作者的行文思路,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從而實現活學活用。例如引導學生分析文本重點詞匯,如extraordinary、 especially、 local、 through等,讓學生積累重點詞匯和句型,并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時圈出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為讀后續(xù)寫打下素材基礎。
(四)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引導學生互動討論
英語寫作其實就是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運用自己已經習得的英語語言知識進行信息輸出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不斷訓練學生輸出。比如,學習“Would you like to do something?”的時候,可以利用一些chant的方式讓學生不斷地說,直到他們說得十分熟練并掌握了以后,再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只有有了一定的語言輸入之后,學生才能有效輸出,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寫作當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寫作訓練。教師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訓練內容,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效率。強化英語語言思維后,教師可要求學生模仿原文寫作方法,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經歷寫出一篇探險日記,表達自己的探險計劃和旅途夢想。主要內容包含以下幾點:寫出自己感興趣的探險之處、需要準備的裝備以及出行方式、探險伙伴。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討交流,例如“I want to explore London. Because it is a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landscape.”。學生在探討交流,基礎上進行讀后續(xù)寫,可以與其他小組成員交流寫作觀點,根據教師的意見去修改并完善文章。由此能夠看出,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搭建寫作支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讀后續(xù)寫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模仿,增強學生的內容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有效開展讀后續(xù)寫。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Longman, 1985.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64.
[3]高莉.寫作教學:滲透與提高[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9(2):47-50,64.
[4]馬鴻彥.初中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象的調查及對策研究[D].聊城大學,2015.
[5]崔蕓嘉.淺析漢語正遷移對初中生英語寫作的影響及教師相應的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17(29):83-84.
[6]王榮霞.初中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象及相關教學策略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5.
[7]王梅菊.母語負遷移與初中生英語寫作時態(tài)錯誤的相關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
[8]韓陽.淺談母語遷移對初中英語寫作的影響與教學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8(4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