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查慎行《陪獵筆記》的書籍史文獻價值

        2023-12-31 00:00:00甄蕓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23年9期

        摘 要:《陪獵筆記》是清代詩人查慎行著錄的扈從行程日記,記錄查慎行文學仕臣生涯中首次隨駕康熙皇帝巡幸避暑山莊的見聞與感思。其中,《陪獵筆記》詳細記述康熙皇帝集合翰林文士編纂《佩文齋詠物詩選》的完整流程,展示出了清代官修書籍生產過程中從編排方式、分工流程、皇帝參與到文獻來源、文本組合的豐富細節(jié),留存認知清代官修書籍文本生產和編輯形態(tài)的生動文獻。與此同時,筆記對于皇帝與翰林文士閱讀情況的記載,呈現(xiàn)出了他們的閱讀世界?!杜惬C筆記》細致而集中地存錄編書與閱讀的材料,具有珍貴的書籍史文獻價值。

        關鍵詞:《陪獵筆記》;查慎行;《佩文齋詠物詩選》;書籍史;日記文獻

        中圖分類號:G256.1 文獻標識碼:A

        The Bibli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Cha Shenxing's Hunting Notes

        Abstract Hunting Notes is a travel diary written by the Qing Dynasty poet, Cha Shenxing, recording his first experience accompanying Emperor Kangxi on his summer tour and his literary career. Among them, Hunting Notes details the entire process of Emperor Kangxi gathering the Hanlin scholars to compile the The Peiwen Zhai Classified Collection of Object-Chanting Poem, demonstrating the rich detail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official books in the Qi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editing process, division of labor, Emperor's participation, and sources of literature, which provide vivid document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editing of official texts in the Qi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diary records the reading habits of the Emperor and the Hanlin scholars, revealing their reading world. Hunting Notes meticulously and intensively records the materials compiled and read, which has precious literature value of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Key words Hunting Notes; Zha Shenxing; The Peiwen Zhai Classified Collection of Object-Chanting Poems; book history; diary literature

        《陪獵筆記》是清代詩人查慎行著錄的扈從行程日記①。查慎行一生著述豐碩,《陪獵筆記》是其僅有的扈從性質筆記②,也是近年整理出版的稀見查慎行文獻的一種③。

        《陪獵筆記》內容紛繁博雜,涉及皇帝巡行路線軌跡、駐蹕行宮地點、山川地理形勢、珍奇物產資源、政治歷史事件與權重人物言行等,對于清代歷史研究具有多重文獻價值。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陪獵筆記》記載了康熙皇帝集合翰林文士編纂詩歌選集的完整過程,留存認知清代官修典籍文本生產和編輯形態(tài)的文獻,具有珍貴的書籍史文獻價值。目前學界對于《陪獵筆記》的研究處于文獻整理的初級層面,有關這部筆記的文本細讀、價值討論以及學術利用的深度研究仍然付諸闕如。

        本文是從書籍史文獻價值的視角解讀《陪獵筆記》。通過整理、綴合筆記有關皇帝與翰林文士編纂書籍的記載,展現(xiàn)清代官修書籍的編輯形態(tài)及其流程,考察皇帝、翰林的閱讀生活,進而挖掘和闡釋《陪獵筆記》珍貴的書籍史文獻價值④。

        1 從《陪獵筆記》看清代官修書籍的生產流程

        《陪獵筆記》的書籍史文獻價值首先體現(xiàn)在能為考證《佩文齋詠物詩選》(以下簡稱《詠物詩選》)的編纂成書提供確切文獻考證,并且從這部詠物詩集編纂的完整進程可以了解清代官修書籍文本生產的標準流程及其編輯形態(tài)。

        《詠物詩選》共四百八十六卷,《四庫全書總目》稱為《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集部總集類屬是中國詩歌史上卷帙最為龐大的詠物詩集。《詠物詩選》以吟詠物象劃分,遵照“天、地、人、事、物”的秩序,收選起自上古、終于明末的歷代詠物詩作一萬四千六百首?!对佄镌娺x》的成書對清代詠物詩觀的轉變以及詠物選本的編纂體例均產生深刻影響⑤,被視為詠物文學史上的權威文本。關于這部詠物詩集的成書過程及編纂細節(jié),目前所見康熙年間歷史檔案、實錄、皇帝上諭及各類書目文獻中都未存詳細記載,各類清代官修書籍研究論著中亦未有深入討論⑥??滴跛氖辏?703年),查慎行奉旨隨駕康熙皇帝巡幸避暑山莊,著錄《陪獵筆記》以記行旅見聞。其中筆記詳細記載這部中國最大詠物詩選的編纂細節(jié)及其完整過程,提供考證《詠物詩選》編纂成書的一手文獻。

        根據(jù)《陪獵筆記》所載,《詠物詩選》正是編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至九月的這次巡幸避暑山莊途中。筆記開篇交待:

        [癸未五月]皇上將幸山莊避暑。初四日于暢春園,奉旨:“查升、陳壯履、勵廷儀、汪灝、查慎行、蔣廷錫六人俱著隨駕?!背煎X名士自請行,奉旨亦允所請[1]235。

        《清實錄》亦載:

        [四十二年,五月]上巡幸塞外。命皇太子允礽、皇長子多羅直郡王允禔、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允禵、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祿隨駕[2]。

        奉旨隨駕的七位翰林文士隨后構成編纂《詠物詩選》的編者群體,康熙皇帝和皇子允礽亦有參與詩選編纂。筆記記載詩選編纂正式開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六月:

        [六月初三日]時行殿初成,上駐蹕焉……奉旨令臣等將古人詠物詩分類編輯,自明日始[1]240。

        《查慎行年譜》亦載:“六月,奉旨編輯歷代詠物詩?!盵3]綴合《陪獵筆記》所載編纂記錄,《詠物詩選》編輯流程及其進度如表1所示。

        通過整理《詠物詩選》的編纂過程,從中可以觀察清代官修書籍生產的標準程序:“奉旨分類編輯”正是書籍生產受到皇帝意志統(tǒng)攝的明確表現(xiàn),翰林文士遵照皇帝旨意履行編修書籍職責。這類書籍通常統(tǒng)稱為“官修書籍”,狹義可稱“御制”“御定”書籍。編纂官修書籍一般經過商定凡例、按例初編、呈覽審定、分工類編、選詩抄錄、呈覽謄本等多個程序。

        (1)商定凡例?!对佄镌娺x》正式開編之前,翰林文士商略編輯凡例,以此確定詩選的編選標準及其編纂體例?!埃哿鲁跷迦眨萦曛腥胫?,商略凡例八條?!盵1]240今見《齋詠物詩選》刊本之前均未附有凡例,筆記亦未詳載八條凡例內容,因此《詠物詩選》凡例內容不得而知。但從清代官修書籍通行體例而言,書籍目錄之前均會附有凡例,說明書籍編纂的方法與體例。

        (2)選詩分類。《詠物詩選》收錄詠物詩作數(shù)量達到一萬四千六百首,七位翰林又是如何分工協(xié)作編纂體帙如此龐大的詩選呢?自六月六日開始正式編纂《詠物詩選》,翰林文士將“花卉”定為首編類目。作為初編嘗試,翰林文士分別承擔“花卉”類目之下的一個花種編纂。具體分工是:陳壯履編選“蘭類”、汪灝編選“牡丹類”、錢名世編選“菊花類”、蔣廷錫編選“海棠類”、查慎行編選“荷花類”[1]244。此后詩選遵照先確定大類,再分配小種的層分方式進行。至于每一小種物象具體由誰負責編選,則是通過抓鬮的形式確定。查慎行記曰:“午后分鬮,余又得蔬菜九種?!盵1]248筆記所載《詠物詩選》編選類目順序依次是花卉類、蔬果類、草木類、禽鳥類。

        (3)皇帝審閱。《詠物詩選》從編纂體例到入選詩作都需經過皇帝的審閱。六月二十二日,翰林向康熙皇帝進呈“《列朝詠物5類詩選》凡例八條”,[1]244以及陳壯履、汪灝、錢名世、蔣廷錫、查慎行五人分別輯錄花卉詩類“各繕樣本先呈御覽”。[1]244獲得康熙皇帝贊許的凡例及選詩樣本,便成為翰林編纂詩選的標準范本:“進呈分類詩凡例及選詩五類,俱稱旨。命照此例編輯”[1]245。在此之后,各位翰林每完成一類詠物詩的編選,可以直接謄清書稿進入繕寫階段。但是繕寫稿本仍然需要定期進呈御覽:“[七月十二日]旬日來所選分類詩選抄當成冊,今日俱進呈?!盵1]251“]七月二十一日]謄清六月十六后所作詩未經進者,俟駕回呈覽?!盵1]251另外,皇室成員也有不同程度參與詩集編纂過程:“[六月二十四日]午刻,東宮親幸直房索觀《詠物詩選》稿本?!盵1]245。

        (4)編錄進度。我們從查慎行記錄自己分輯詩作的進度來看,每日至少能夠完成一個小種詩作的編選工作。例如“荷花類”收詩一百二十五首,六月六日一天編成。“竹類”收詩一百六十二首,由于隨駕外出有所耽誤,分由六月九日、十日兩天編成。六月十一日,編成“薔薇”“荼蘼”兩類,十二日又編成“菱芰”“芭蕉”兩類,編選進度較快。每種類別詩作選定之后,需要進行謄錄繕寫,“東宮行殿中謄清芍藥詩一類,計八頁”,“錄石榴詩一種,計六頁”,“錄竹詩終卷,共計二十七頁”,“錄金沙花一類,計二頁”,“續(xù)分蔬果草木類共二十三類。今日手錄畢,共七十五頁”[1]253。可見從詩作編選到謄錄繕寫的整體進度都較快。

        《陪獵筆記》記載《詠物詩選》編纂的內容截止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九月二十日,此時查慎行結束隨駕巡幸返回北京。《陪獵筆記》長達一百二十日行旅途中對于編纂詩選的集中記載,不僅展示了一部官修書籍編纂的過程及其細節(jié),從中亦可觀察清代官修書籍的生產流程及其編輯形態(tài)。翰林通過抓鬮的形式確定編選詩類,消解人們對于官修、御制書籍帶有想象的“崇高感”與“神圣性”,鮮活地體現(xiàn)出翰林編書生活的日常情節(jié),提供充滿趣味的書籍史文獻。書籍編選進程中皇帝對待凡例、詩選初稿的態(tài)度表達,以及東宮太子審閱稿本等日常細節(jié),都是體察清代皇權滲進書籍生產的微觀憑證。查慎行在《陪獵筆記》中以編纂者“第一視角”記錄的編書生活,留存了珍貴而細微的書籍史研究文獻。

        2 從《陪獵筆記》看皇帝與翰林的閱讀生活

        《陪獵筆記》的書籍史文獻價值還體現(xiàn)在通過追溯編纂《詠物詩選》的文本來源,了解清代繼承前朝文獻進行文本重組的情況。筆記對于翰林文士編書、校對日常工作的記錄,呈現(xiàn)出了皇帝與翰林的閱讀世界。

        編纂書籍必然要有一定的文獻基礎。清代官修書籍普遍體帙宏大,多是集部書籍,這就更需依賴深厚的文獻基礎。《陪獵筆記》記載為了編纂《詠物詩選》,翰林檢閱書籍、皇帝調用內府書籍的情況,從中可窺見清代官修書籍編纂成書的文本來源。筆記所載編纂《詠物詩選》獲取文獻途徑:一是皇帝巡幸出游隨行帶有書籍,但是數(shù)量不多。查慎行作《初六日奉旨編輯歷代詠物詩恭紀四首》詩其二[4]描繪的正是巡幸?guī)S行的現(xiàn)象。

        儷白駢青句已陳,篇章何處發(fā)清新。盡攜中秘隨行笈,三篋何煩默記人。

        二是皇帝諭令內府調用,以補編纂書籍缺闕。在詩選編纂過程之中,康熙皇帝兩次頒發(fā)諭旨調用內府藏書,內府送達書籍共有三次。筆記載內府第一次送達書籍:

        [六月五日]內府發(fā)下《萬首唐人絕句》一部、《唐詩類苑》一部、《詩雋類函》一部[1]240。

        隨后康熙皇帝在其發(fā)回內府的諭旨中更加詳細開列調用書目:

        [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六日]此地涼爽,朕欲同翰林等編書。著赫世亨⑦照此單找尋,遣爾家人,作速送來。其中并無難找尋之書,又恐借故拖延:古詩紀、唐詩紀、漢魏百三名家、合璧事類、錦繡萬花谷、唐詩紀事、宋詩鈔、元詩選、明列朝詩選、蘇東坡全集、黃山谷全集、倪云林集、趙松雪集、中州集、元遺山集[5]283。

        六月十日內府送至避暑山莊書籍五種:《東坡集》一部(四套)、《宋詩鈔》一部(三套)、《元詩選》四套、《中州集》四套、《列朝詩選》四套[1]241??滴趸实壑I旨中開列書單十五種,內府卻只送達五種。因此,六月十三日,康熙即令翰林勵廷儀回京向武英殿檢取書籍⑧。六月十四日,康熙第二次諭令赫世亨:

        唐文粹、諸子類函,著赫世亨將此兩種書,由下次邸報送來[5]284。

        根據(jù)用書目錄,編選詠物詩集主要是以兩類書籍作為編纂文獻基礎:詩集與類書。詩集包括通代總集、斷代總集與別集,詩作時間是從上古迄至明代,另有多部類書。對比《詠物詩選》編定成書后一萬四千六百首的收詩數(shù)量,用書目錄應當僅是編纂文獻中的一部分。深度思考與探察編纂用書與《詠物詩選》之間的文本關聯(lián),便可看到:從詩作看,《詠物詩選》是從總集、別集之中摘選歷代詠物詩作;在體例上,《詠物詩選》以“物象類分”“天、地、人”的編排順序,明顯受到類書的影響。

        整體而論,清代官修集部書籍的編纂特點顯現(xiàn)為統(tǒng)攝宇宙的總括感和整合歷史的跨越性。書籍內容體現(xiàn)為集大成性和總結性,即清代官修集部書籍通常是在前朝已有文獻的基礎上增補遞修而來。例如《佩文韻府》,是以《韻府群玉》和《五車韻府》為底本加以擴編而成;《佩文齋廣群芳譜》是在明代王象晉所撰《群芳譜》基礎之上增編而來。又如《古文淵鑒》《全唐詩》《全金詩》等,皆是縱貫歷朝,搜采咸備。清代繼承前朝文獻,不僅是文本的繼承,更是知識體系、學術思想與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清代匯集前朝文獻并以新的體例編排制作書籍,其行為背后蘊藏著清代統(tǒng)治者重新確定知識秩序、建構學術思想的治理意圖。“繼”與“統(tǒng)”的政治理路、國家意識便在官修書籍生產進程中得以彰顯。

        《陪獵筆記》中對于翰林校對工作的記載呈現(xiàn)出了皇帝與翰林的閱讀生活。翰林的閱讀行為包括“工作閱讀”和“日常閱讀”。工作閱讀對應著翰林的職責,分為編書閱讀和校對閱讀。編書閱讀是指帶有明確編纂目的而進行的閱讀。筆記所載翰林文士頻繁翻檢書籍的閱讀行為貫穿詩選編纂過程。

        [六月五日]閱《中州集》一過。

        [六月十二日]與亮功、揚孫分閱《列朝詩選》。

        [六月十六日]又翻閱《萬首唐人絕句》。

        [六月十七日]午前選閱《列朝詩》第二套。

        [六月十九日]翻閱《列朝詩》一套。

        [六月二十九日]翻閱《列朝詩選》。

        [七月初二日]采閱《元詩選》二套。

        [七月初七日]翻閱書籍。

        [七月初八日]翻閱杜詩、朱子詩、《唐詩類苑》三種。

        [七月初九日]閱《元詩選》兩套。

        [七月十五日]翻閱《唐詩類苑》、《詩雋類函》二種。

        [七月十九日]辰刻移書籍赴東宮行殿帝,閱《列朝詩選》第三套畢。

        [七月二十日]采閱《列朝詩選》第一套、第二套。

        [七月二十二日]《列朝詩選》閱畢[1]240-245。

        以上是翰林為了編纂書籍而進行的閱讀。通過翰林的編書閱讀可以清晰地追溯詩選所錄詩作的來源以及遴選詩作的標準。翰林文士的另一種閱讀則是校對閱讀,是指校對查檢康熙皇帝下發(fā)的手卷真跡,以書法文獻為主。翰林文士會向皇帝呈報閱讀校對每一書畫文獻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訛……字”“缺……字”“多……字”“錯寫……行”等。每日完成閱校工作之后,查慎行會以“閱畢繳進”“校閱畢繳進”等語進行記錄。筆記記載翰林文士校閱過的書法文獻如表2所示。

        除了以上書法文獻,另有閱讀校正書籍:《蒙古地名》《三角形推算法論》。

        日常閱讀則是指康熙皇帝與翰林文士在日常生活中的閱讀行為。雖然《陪獵筆記》并未詳細列出日常閱讀書目,然而通過君臣之間對于詩歌、書畫的討論交流,可以略窺讀書情況。筆記記載“五月二十八日,翰林閱讀康熙皇帝下發(fā)的御制《將之山莊》五言絕句四首”。詩中因有“末垂”二字,翰林不能理解這一用詞的出處及其涵意。康熙皇帝解釋“末垂”二字出自《文選》,是六月的意思,因此翰林專門檢閱《文選》確定二字是潘岳《懷縣》詩中句也[1]240。六月十四日康熙想要閱讀和查詢詞譜,特意詢問翰林隨行書箱中是否帶有詞譜[1]242。又七月十四日,康熙皇帝詢問趙子昂字畫《山水賦》卷中“靄”字改為‘霧’字的依據(jù)。查慎行解釋:“下文尚有兩‘霧’字,故從刻本駁正。”[1]249可見無論是出于編書、校對閱讀或者日常閱讀,康熙皇帝常與翰林文士有所交流。

        翰林的編書、校對閱讀帶有明確的知識重新編排整合的目的性。從筆記所載的書法文獻閱讀,則可以體察到康熙皇帝對于書法的喜好⑨:下發(fā)翰林查檢校對次數(shù)最多的是符合他所尊崇的“正統(tǒng)”書風的董其昌手卷??滴趸实蹖Υ龝ǖ膽B(tài)度既包含個人雅趣,更有將書畫作為政治教化手段的意圖。

        自避暑山莊回到北京后,《詠物詩選》后續(xù)編纂情況未見其他文獻記載。查慎行代康熙皇帝而作的《詠物詩選》御序落款時間是“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一日”,應是詩選編纂繕寫完成定稿的最終日期。

        3 結語

        《陪獵筆記》所載康熙皇帝與翰林文士編纂書籍、閱讀交流的日常細節(jié),包含豐富而生動的書籍史、閱讀史材料,這也正是筆記最為珍貴的文獻價值的體現(xiàn)。清代選選、編排與重組前朝文本制作新的選集的方式,不僅包含文學批評目的,在其行為的深處更是蘊含建構文學秩序、樹立文學權威的意圖,是皇權滲進文學領域的表現(xiàn),標志清朝皇權控制的深度擴張。

        《陪獵筆記》中書籍史文獻價值的挖掘,能夠體現(xiàn)出日記文獻對于中國書籍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中國古代擁有自覺的文獻書寫意識,留存強大的文獻記錄體系,亦有伴隨文獻書寫體系而產生的悠久書籍編修傳統(tǒng)。然而關于書籍被制作、被生產過程中微觀記載卻往往受到傳統(tǒng)文獻書寫體系的普遍忽略而鮮有留存。正因如此,同西方書籍史研究的豐富感和生動性相比,中國書籍史研究往往囿于文獻不足而缺乏其論證的精確性和細膩化?!叭沼浳墨I學”的確立,使得“隱藏”在日記中的關于書籍制作、生產的細節(jié)文獻得以顯現(xiàn),從而可以彌補中國書籍史研究微觀文獻不足的現(xiàn)實。中國書籍史研究的深度探索很大程度上依賴文獻史料的挖掘,因此整理、研究及利用日記文獻中存錄的書籍史文獻,必然成為日后推進中國書籍史研究的重要基礎工作。

        注釋:

        ① 查慎行(1650—1727年),原名嗣璉,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查田,晚號初白翁。浙江海寧人。作為清代“宗宋”詩派的重要人物,查慎行的詩歌創(chuàng)作強調“宋詩新變”,尤其是他所主張的“唐宋互參”詩學理論,對于清代詩風的轉向產生深遠影響。

        ② 根據(jù)《查慎行年譜》記載,查慎行一生共三次隨駕巡行,除本文所載的四十二年五月巡幸避暑山莊,還有“四十四年乙酉,先生五十六。夏五月,扈駕幸古北口”,“四十五年丙戌,先生五十七。五月,復扈駕至古北口”。后兩次隨行未見著錄文字。參見《查慎行年譜》,[清]陳敬璋撰,汪茂和點校,中華書局,1992年7月,第27頁。

        ③ 《陪獵筆記》的存世及其流播經歷了三個版本形態(tài):手稿本、傳抄本以及整理本。手稿原藏海鹽陶氏愛吾廬,清代藏書家吳騫訪求得之,抄錄副本,作序收藏。由此,筆記得以抄本的形式留存。手稿原本現(xiàn)存何處,無從確定。吳騫抄本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稓v代日記叢鈔》(學苑出版社,2006年)所收《陪獵筆記》正是據(jù)吳抄副本影印出版。一九九五年第四期《文獻》全文刊出由權儒學整理及標點的《陪獵筆記》,這是所見最早的《陪獵筆記》標點本。近年出版的查慎行集,有《新輯查慎行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查慎行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都有重新進行文字、標點勘誤,納入集中。

        ④ 書籍史文獻是指關于書籍的材料、技術、編輯、校對、刊刻、裝幀、價格、收藏、閱讀和流通等和書籍文化史、社會史相關的一切文獻記載。

        ⑤ 《詠物詩選》對于中國詠物文學產生的影響在于:一是通過文本編選呈現(xiàn)出的“大詠物”詩觀,拓寬了中國詠物文學的范圍界定,影響了詠物文學的創(chuàng)作實踐;二是詩選采用的“類—體—世”三級體例,確立了中國詠物文學選本的標準體例。參見甄蕓:《〈佩文齋詠物詩選〉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2012年,第75-94頁。

        ⑥ 在清代宮廷檔案、皇帝上諭等歷史文獻中,對于《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官修書籍的編纂過程、文字勘誤、刊刻印刷、皇帝參與程度等細節(jié)都存有詳細記載。這些關于書籍生產的細節(jié)文獻正是中國書籍史研究的基本材料。

        ⑦ 赫世亨,時任武英殿總監(jiān)造,總管書籍編修等事宜。

        ⑧ 勵廷儀回京兼省其父勵杜訥之病。參見[清]查慎行撰,張玉亮、辜艷紅點校:《查慎行集》,第二冊,第242頁。

        ⑨ “朕少年好學如此,更耽好筆墨?!薄半拮杂资葧?,凡見古人墨跡,必臨一過?!薄半拮杂缀脮?,今年老,雖極匆忙時,必書幾行字,一日亦未間斷,是故猶未至于荒廢。”參見[清]康熙撰:《庭訓格言》,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6、136頁。

        參考文獻:

        [1] 查慎行.查慎行集:第二冊[M].張玉亮,辜艷紅,點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2] 中華書局.清實錄·圣祖仁皇帝實錄:第六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5:153.

        [3] 陳敬璋.查慎行年譜[M].汪茂和,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26.

        [4] 查慎行.敬業(yè)堂詩集[M].周劭,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2-823.

        [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折全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甄蕓,西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副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厄巴納—香檳分校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中國書籍史、出版文化史。

        收稿日期:2023-01-11本文責編:李芳

        * 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書籍史視野下的清代官修文學典籍研究”(項目編號:19YJC751074);2022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西部地區(qū)人才特別培養(yǎng)項目“身份認同與文集編修:清代官修文學典籍研究”(項目編號:202208525024)的階段性成果。

        亚洲精品一区三区三区在线 | 乱子伦视频在线看| 亚洲色图综合免费视频| 白白色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精品|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久| 福利视频一二区| 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选| 蜜桃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青春草国产视频|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超清|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7777米奇|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亚洲一区久久久狠婷婷| 蜜桃18禁成人午夜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人妻熟妇乱系列| 国产熟妇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中文亚洲另类春色| 亚洲精品熟女av影院|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大陆啪啪福利视频| 91色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 天天爽夜夜爱| 免费jjzz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美女冒白浆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中文文精品字幕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视频亚洲国产|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