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通調三焦法運用三仁湯加減治療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療效,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12月張店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82例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Ⅳ)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三仁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胃動素(MTL)水平和胃排空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糞便性狀與排便難易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lt;0.05)。結論 基于通調三焦法對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實施三仁湯加減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功能性便秘;濕熱蘊脾;通調三焦法;三仁湯
【中圖分類號】R25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09.0081.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09.026
便秘為臨床多發(fā)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1]。成人慢性便秘在近年來呈現(xiàn)出患病人數(shù)持續(xù)增長的趨勢,且女性患病率更高,其中功能型便秘是主要類型[2]。功能型便秘的發(fā)生與不良飲食習慣、不健康生活習慣、情緒過激、腸道動力不足及腸道神經功能紊亂等相關。臨床多采用西藥治療該病,但是因易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且在停藥后易復發(fā),故療效有限。中醫(yī)認為便秘的發(fā)生與臟腑功能異常相關,大腸傳導功能失調為根本原因,五臟六腑均會對大腸傳導產生影響。而吸煙飲酒、食用辛辣肥甘厚味食物均導致濕熱留存在體內,濕熱邪氣會損傷脾臟,對三焦通調水道作用進行阻礙,影響水液分布與傳輸,故會對大腸傳導功能造成影響,進而引發(fā)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3]?;诖耍狙芯扛鶕?jù)通調三焦法理論辨證論治,選擇三仁湯加減方對該病進行治療,以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Ⅳ)作為對照,旨在為該病的治療提供更理想的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12月張店區(qū)中醫(yī)院收治的82例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齡20~82歲,平均年齡(51.52±4.08)歲;病程6~36個月,平均病程(21.25±3.18)個月;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21~25 kg/m2,平均BMI(23.10±0.44)kg/m2。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齡21~84歲,平均年齡(51.60±4.13)歲;病程8~38個月,平均病程(21.34±3.30)個月;BMI 22~26 kg/m2,平均BMI(23.31±0.50)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張店區(qū)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2007,揚州)》[4]中有關功能性便秘的診斷標準,且經胃腸X線檢查、直腸鏡檢查及肛門直腸檢查等確診;②符合《慢性便秘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5]中“便秘”范疇,證屬“濕熱蘊脾型”,證型內容:主癥為排便困難、大便干結、肛門墜脹感;次癥為食欲不振、渴不多飲,小便短赤、頻數(shù)急迫;舌脈為舌胖大或有齒痕、舌苔厚膩或燥,苔白或黃,脈濡滑或滑數(shù);③病程6個月以上;④溝通交流能力、認知功能均正常;⑤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器質性病因所致的功能型便秘或其他類型便秘者;②存在腸道器質性疾病、肛管直腸狹窄者;③存在重要臟器系統(tǒng)原發(fā)性疾病者;④近期存在抗膽堿能藥物、嗎啡及瀉藥等藥物使用史者;⑤存在腹部手術史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⑦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Ⅳ)[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034,規(guī)格:每包含A劑(聚乙二醇4000 13.125 g)和B劑(碳酸氫鈉0.178 5 g,氯化鈉0.350 7 g,氯化鉀0.046 6 g)]治療。取藥品A劑、B劑各一包溶于125 mL溫水中,口服,2次/d。觀察組患者采用三仁湯加減治療。組方:白蔻仁7 g(后下),生地、滑石、淡竹葉、白通草、厚樸各9 g,半夏、生薏苡仁各12 g,炒苦杏仁15 g。組方加減:腹部脹痛嚴重者加用柴胡、萊菔子各9 g,厚樸15 g;惡心嘔吐、胃氣不和者加用姜半夏9 g、砂仁6 g,舌紅苔黃者加用黃芩、梔子各15 g。根據(jù)相關操作流程應用煎藥機水煎,一劑共得藥液400 mL,200 mL/次,2次/d,早晚餐后溫服。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2周。用藥期間注意飲食管理,禁食辛辣刺激、油膩、寒涼食物,餐后進行適當?shù)倪\動。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復發(fā)率。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如下:相關癥狀消失,排便功能、大便性能均正常,即為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大便性質基本正常,排便間隔時間縮短且<72 h,即為顯效;便秘癥狀稍有緩解,排便間隔時間lt;24 h,即為有效;未能達到上述標準,即為無效[6]。隨訪3個月,統(tǒng)計復發(fā)率,復發(fā)判定標準:在治療后于隨訪期間再次出現(xiàn)功能性便秘癥狀。②比較兩組患者胃動素(MTL)水平和胃排空率。分別在治療前后采集患者肘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以放射免疫法測定MTL水平;以鹽水負荷實驗檢測胃排空率。③比較兩組患者糞便相關評分。采用Bristol糞便分類法[7]評估糞便形狀,Bristol 1型、2型、3型依次對應3分、2分、1分,4~7型為0分,得分越低提示糞便性狀越好。排便難易評分中,0分表示排便不費力,1~3分分別表示排便輕度、中度、重度費力[8]。④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質量量表(PAC-QOL)[9]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包括生理、社會心理、擔憂及滿意度共計4個維度28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5級評分法(0~4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且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MTL水平和胃排空率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MTL水平和胃排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MTL水平和胃排空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糞便相關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糞便性狀和排便難易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糞便性狀與排便難易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功能性便秘是功能性腸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患者會出現(xiàn)排便次數(shù)減少、大便干結及排便困難等表現(xiàn),并伴有噯氣、上腹飽脹不適、惡心及腹痛等癥狀。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復雜,主要包括飲食因素、生活習慣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年齡、腸道激惹或松弛及瀉藥使用等。對于該病的治療,在多飲水、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的同時還應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藥物治療方面多采用瀉藥。其中膨脹性瀉藥可使糞便成形、松軟并被排出,但用量不當可能出現(xiàn)胃腸脹氣現(xiàn)象;刺激性瀉藥可對結腸神經系統(tǒng)、平滑肌等產生刺激,促使腸道蠕動速度加快,但不宜長期使用;滲透性瀉藥有助于腸內壓力的提升,進而可促進腸蠕動[10]。此外還包括促動力藥、微生態(tài)制劑及中藥,而中藥在便秘治療中所取得的效果已被臨床認可。
中醫(yī)認為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機在于氣候潮濕、喜食辛辣油膩之物、未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長此以往,會導致濕熱郁結上焦,濕礙中焦,導致脾運化失調,糟粕不降,最終導致便秘[11]。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稱,可促進水谷傳化、水液運行[12]。三焦功能失調會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影響糟粕傳化,引起功能性便秘。五臟六腑功能失調會導致三焦氣機不暢,故會導致便秘發(fā)生。三焦氣化功能障礙以及出現(xiàn)水道不利情況,會對臟腑調節(jié)水液的功能產生影響,促使水液運輸分布、排泄出現(xiàn)障礙,水液代謝失常會引起便秘[13]。本研究根據(jù)通調三焦理論進行對癥治療,以達到調節(jié)脾、肺、腎以及陰陽的目的,故選擇對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三仁湯加減用藥治療。
三仁湯加減方中,白蔻仁可行氣溫中、化濕燥寒、開胃消食;生地可滋陰補腎;滑石可祛濕斂瘡、利尿通淋;淡竹葉可清熱瀉火;白通草可行氣清熱、利尿通淋;厚樸、半夏可理氣燥濕、散結消痞;生薏苡仁具有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的功效,炒苦杏仁可潤腸通便、下氣寬胸、促消化。諸藥配伍可清熱祛濕、宣肺健脾、補腎陽,有助于促進大腸運化,改善便秘癥狀[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更優(yōu),復發(fā)率更低,且MTL水平、胃排空率、糞便形狀評分、排便難易評分及PAC-QOL評分的改善幅度均大于對照組,表明了以通調三焦法為依據(jù)應用三仁湯加減治療該病的效果較西藥治療更加優(yōu)越。諸藥配伍能夠對患者機體環(huán)境進行調節(jié),通調三焦,對癥用藥,對“濕熱蘊脾型”便秘的針對性較強,能夠較好地發(fā)揮宣上、暢中、滲下的作用,促使三焦通暢[15]。三仁湯加減治療還可改善患者的胃動力,提升為胃排空率,因此有助于患者胃腸功能的改善,故可盡快縮短便秘癥狀消失時間。三仁湯加減治療便秘效果顯著,并可促進患者全身健康狀況改善及生活質量的提升。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為了提升臨床療效,還應結合患者的具體癥狀辨證治療,通過靈活加減用藥選擇適宜的方藥。
綜上所述,在通調三焦理論指導下,應用三仁湯加減對濕熱蘊脾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胃動力的改善,有利于提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張懷星. 慢性便秘臨床特點及相關因素調查[J].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 1(14): 65, 69.
熊理守,王藝霖,陳旻湖.慢性便秘的定義和流行病學[J].臨床消化病雜志, 2013, 25(4): 230-235.
趙侖.小柴胡三仁湯化裁治療直腸癌術后濕熱蘊結型便秘的療效及對MTL、SP、VIP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22, 24(6): 123-126.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國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2007,揚州)[J].中華消化雜志, 2007, 27(9): 619-62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便秘中醫(yī)診療共識意見[J].北京中醫(yī)藥, 2011, 30(1): 3-7.
姜華,高強強,牛魁,等.通調三焦法治療濕熱蘊結型功能性便秘的療效[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29): 104-105.
張喆浩,楊夢,季春妍,等.基于Bristol糞便性狀分型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在腸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8, 21(S2): 217-219.
洪雪萍. 自擬中藥湯劑治療肛腸病術后排便困難的臨床效果[J]. 海峽藥學, 2020, 32(11): 163-165.
趙貞貞,林征,林琳,等.中文版患者便秘狀況評估量表在應用評價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 2010, 45(12): 1124-1126.
劉征堂,劉夢陽,黃悅,等.清腸通便膠囊對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及其干預腸道菌群的作用機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20, 35(12): 6290-6293.
楊欣,張巖,劉喆,等.電針結合養(yǎng)血滋陰法治療氣陰兩虛兼毒邪內蘊型功能性便秘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 2021, 48(11): 163-166.
韓雪飄,魏麗彥,李念,等.劉啟泉基于“通調五臟”治療功能性便秘經驗[J].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20, 13(3): 471-473.
龐德,劉玉英,何海波,等.通調三焦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30例臨床觀察[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20, 34(6): 157-160.
譚永振,劉彬,張雙偉,等.三仁湯聯(lián)合美洛昔康對濕熱型骨關節(jié)炎患者關節(jié)功能及血清BMP-2、COMP水平的干預作用[J].中藥材, 2020, 43(10): 2570-2574.
張平,譚琰,高峰,等.三仁湯中三焦理論的臨床應用及優(yōu)勢探討[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1, 27(7):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