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紙扎是指采用竹子、木棍等材料制作成形似動植物的骨架,然后用紙帛糊裱于骨架之上,最后略施彩繪制作而成的民間手工藝術品。它是一門集扎竹、裱糊、剪紙、繪畫于一體的傳統(tǒng)民間手工技藝。民間對紙扎也有一些其他的稱謂,如“彩扎”“紙糊”“扎罩子”“扎作”“扎活”“紙馬”等。一百多年前,紙扎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興盛,技藝精湛,種類繁多,并且運用范圍十分廣泛,逐漸成為喪俗、祭祀、禮佛以及大型的游藝活動等多種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道具用品。
一、鳳凰紙扎的藝術特色
(一)造型的多樣性
鳳凰紙扎造型多樣,品種豐富,主要有人物神像、龍燈水族、獅子走獸、彩燈宮燈、紙絹風箏、蟲魚花鳥、娃娃面具等幾大系列,30多個品種,從日常生活用品到交通工具,無所不有。鳳凰紙扎按照產品的功能特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祭祀與喪俗型紙扎、游藝型紙扎。
其中,喪俗紙扎主要分為六種。一是儀式道具。儀式道具紙扎主要包括喪葬儀式中道師使用的道具,譬如棺罩、金幡、銀幡等紙扎,還包括巫術和儺祭等迎神、酬神活動中的紙扎道具和用品,如紙扎桃花源、儺戲劇中的紙扎面具等。二是人物神像。這一類主要包括神像、戲劇人物、金童玉女、侍女、隨從等紙扎。三是建筑紙扎。建筑紙扎包括古代的宅院、牌坊等古代建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些現(xiàn)代化的建筑如洋房、別墅也應運而生。四是交通紙扎,轎子、馬、轎車、自行車等。五是日常生活紙扎。日常生活紙扎包括金山銀山、珠寶、花圈靈屋、飲食器皿,還有一些新興的電子產品,如手機、彩電、冰箱等。六是應喪家或儺祭活動主辦家的需要而特別制作的一些其他紙扎用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一些現(xiàn)代化的觀賞紀念性的紙扎種類,如紙扎卡通人物、紙扎動物也被列入制作范圍。鳳凰紙扎的品種越來越豐富,而各品種的造型形態(tài)又可以分為數(shù)種,紙扎獅子頭有小獅子頭、大獅子頭等多種規(guī)格和尺寸的造型形態(tài)。鳳凰紙扎的造型形態(tài)多樣,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
(二)紋飾的象征性
鳳凰紙扎裝飾紋樣的種類十分豐富,主要包括云紋、雷紋、水紋、火紋、如意紋、卷草紋、福壽紋等。湘西人民通過藝術化的手法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紋飾圖案,都是為了傳遞一種禳兇辟邪、求吉納祥的理想觀念,也反映了湘西人民對幸福、吉祥的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例如,紙扎青獅頭結構復雜,色彩鮮艷,裝飾性強,寓意也十分吉祥。獅子頭上處處都是大小不一、風格迥異的云紋、云髻裝飾圖案,即使是獅子頭的活舌,也繪上了寓意吉祥的象征圖案。這些吉祥的彩繪紋樣折射出鳳凰人民求吉納祥的理想追求,蘊含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期盼。而這些承載著湘西人民美好愿望的圖案,也被賦予了耐人尋味的象征寓意。
(三)色彩的豐富性
鳳凰紙扎的色彩十分豐富,包括赤、橙、黃、綠、青、藍、紫等顏色。在紙扎制作過程中,紙扎藝人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作用,根據(jù)紙扎應用領域的不同而調整冷暖色調的比例。游藝型的紙扎強調喜慶祥和,除了青獅有特定的青色調外,其他類型的紙扎大多使用大紅、金橙和明黃等明亮度極高的暖色基調為主要色彩構成,再調入適量的冷性色彩,搭配使用;而祭祀與喪俗活動中的紙扎強調莊嚴、嚴肅甚至是神秘和恐怖,它們以白色、黑色等中性色調和藍色、紫色等冷色調為主要色彩構成。湘西民俗活動中的紙扎藝人通過調整紙扎色彩的明度、面積的大小和純度的把握,使紙扎的顏色豐富多彩,變幻無窮,呈現(xiàn)出色彩紛呈的特征。
(四)材料的輕便性
鳳凰紙扎的工藝材料主要采用紙、帛、竹、木等材料,由這些材料扎制的紙扎具有輕巧方便的特點。形成這種特點的原因之一是當?shù)販嘏瘽駶櫟臍夂蛱卣鳛轼P凰紙扎提供了優(yōu)質的竹資源。紙扎藝人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這些自然資源。另一原因是由鳳凰紙扎的社會功能所決定的。鳳凰紙扎興起之初,主要是為了在祭祀和喪俗中焚燒,因此,造價低廉和易燃的紙質材料便成為鳳凰紙扎的最佳選擇。之后,游藝型紙扎得到發(fā)展,而隆重熱烈的湘西民俗活動的表演環(huán)節(jié)繁多,持續(xù)時間比較久,為了節(jié)省演員體力,保證表演的完整性,又因紙質的紙扎工藝品造型性強,本身十分具有觀賞性,所以湘西人民在祭祀與游藝活動中多使用輕巧便利的紙扎道具。
二、鳳凰紙扎的民俗意味
鳳凰紙扎深植于湘西地區(qū),它與湘西地區(qū)的民間民俗活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湘西民間民俗文化是鳳凰紙扎持續(xù)發(fā)展的內在驅動力,它們?yōu)轼P凰紙扎藝術提供源源不斷的藝術題材和內容。而鳳凰紙扎藝術作為湘西民間民俗文化的產物,它的創(chuàng)造動機和內涵意義,并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滿足娛樂和審美的需求。對于現(xiàn)代文明而言,鳳凰紙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湘西民俗文化“借助審美力量和娛樂方式貫徹信仰觀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鳳凰紙扎藝術是一面反映當?shù)孛袼酌耧L的活鏡子,它折射出湘西民間淳樸原始的孝道觀念、樂觀豁達的生死觀念和世俗功利的價值觀念,具有濃郁的民俗意味和深厚的藝術價值。
(一)淳樸原始的孝道觀念
鳳凰縣用于喪俗的紙扎與封建倫理道德中的孝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歷來是一個十分尊崇“仁孝”的大國,儒家思想影響中國幾千年之久,而“仁孝”作為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更是深入每個中國人的內心。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在《論語·為政》中提到,“孝”是“無違”,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部分,孝文化在民間的歷史地位與影響力不容忽視。它對人們產生了極大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督促人們不自覺地以“孝”為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監(jiān)督約束他人的行為。因此,以喪禮來祭奠、悼念死者是為孝者不可違背的道德行為。湘西人民謹守孝道,希望能夠為死者舉辦體面的葬禮,于是,造價低廉卻輕便美觀的紙扎成為他們彰顯孝道的物質載體。在湘西人眼里,喪俗儀式中焚燒紙扎的種類越豐富,喪家就會被人們認為越仁孝,這樣的家庭也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二)樂觀豁達的生死觀念
在湘西地區(qū),喪葬活動也被稱為“白喜事”“喜喪”,這里的喪事被當作喜事辦。湘西人民認為,死亡并非悲傷的事情,而是值得慶賀的喜事。當舉辦的喪葬儀式到達高潮時,喪家與眾親戚朋友、左居右鄰會聚集在堂屋里跳喪,敲鑼打鼓、唱戲聽曲,十分熱鬧。據(jù)《巴東縣志》載:“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庇纱丝芍嫖鞯貐^(qū)土家族的喪葬儀式充滿了歡愉的氣氛。
為了更好地營造這種歡樂的氛圍,湘西喪葬儀式用的紙扎用品的主色調并非只選用肅穆莊重的黑、白、灰色,而是包括赤、橙、黃、綠等明亮的顏色。用這些色彩制作而成的紙扎用品洋溢著“喜”氣。棺材的棺罩周圍由五顏六色的紙扎花、紙扎蝴蝶等飾物妝點,出殯時,死者親人舉著色彩繽紛的紙扎花圈、花籃,抬著色彩艷麗的紙扎靈屋,一路敲鑼打鼓,恭送死者上山入葬。
鳳凰喪俗活動的實質是以慰藉后人為目的的一種“喜喪”形式,喪俗中的紙扎用品也因此具有了一種濃厚的人情味。湘西人民在喪俗中為逝去的人供奉大量的紙扎物品,表達了生者對死者生命價值的肯定,以及積極、樂觀、豁達的生死觀念。
(三)世俗功利的價值觀念
馬林諾夫斯基認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所有文化建制的終極功能都是滿足這些需求。從本質上來說,鳳凰紙扎的功能主要在于承載湘西人民的人生愿望,并且對湘西人民起到慰藉心靈、調整自我的作用。鳳凰紙扎承載著的需求同湘西人民的民俗生活緊密聯(lián)系,與他們的自身利益休戚相關,并且總是圍繞著湘西人民的世俗生活而展開,通常表現(xiàn)在生產生活(如求豐收、求降雨等)、種族繁衍(如求婚配、求子等)、人生發(fā)展(如婚喪壽慶等)等重大的生存問題上。
以鳳凰紙扎的裝飾紋樣為例,鳳凰紙扎的裝飾紋樣主要包括云紋、雷紋、水紋、火紋、如意紋、卷草紋、福壽紋等。這些紋樣是湘西人民崇拜大自然、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體現(xiàn)。例如,紙扎獅子頭的上口牙里有一顆寫了“半”字的牙齒,在湘西的方言里,牙齒諧音為“伢子”,是男孩的意思。上口牙為天,占據(jù)了世界的一半,引申為男孩的意思,下口牙為地,占據(jù)了世界的另一半,引申為女孩的意思,天加地,陽和陰,也就寓意著和諧圓滿。又如云紋、水紋等紋飾有豐收、降水的象征意義,充足的雨水是民間收成的基本保障,而下降雨往往伴隨著風、雷、電等自然現(xiàn)象,因此,紙扎藝人在繪制紋樣時,常常對風、雨、雷、電等大自然的紋飾圖案青睞有加。湘西人民祭拜、供奉這些紙扎神像,焚燒大量的紙扎用品,最終目的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從中能夠看出當?shù)厝藢嵱弥髁x和功利主義相結合的價值觀念。
(四)娛神娛已的造物觀念
鳳凰紙扎主要應用于湘西民俗節(jié)慶活動的歌舞慶祝部分,歌舞慶祝部分包括集體鼓舞、舞獅玩龍、唱儺堂戲、唱花燈戲、跳花燈、歌舞、武術等重要節(jié)目,其中,最常見的是舞紙扎青獅。在湘西地區(qū),特別是湘西鳳凰縣內舞的獅子形象以青獅為主,青獅在鳳凰縣被人們視為保護神獸。傳說苗族先祖?zhèn)兂鮼眸P凰縣時,深山里的豺狼虎豹經(jīng)常出沒于人們的居住地作惡。正當鳳凰縣的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時,文殊菩薩派他坐下的青獅神獸下凡趕走猛獸,拯救了苗族人民。人們?yōu)榱烁兄x和紀念青獅,就按照青獅的形象制作成紙扎獅子頭(見圖1),逢年過節(jié)就舞動青獅,驅趕邪祟,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久而久之,鳳凰縣就形成了舞青獅的習俗。
湘西民俗節(jié)慶場合中除了玩紙扎獅子,還有舞龍、跳紙扎蚌殼舞、采蓮船、逛燈會等重要的娛樂活動。在湘西的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中秋節(jié)、春節(jié)等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白天舞聲勢浩大的紙扎長龍(見圖2)、跳趣味橫生的紙扎蚌殼舞、劃滑稽生動的紙扎采蓮船等文娛活動;在夜晚降臨之時,街道上還會張燈結彩,掛滿形態(tài)各異的紙扎花燈、茶燈,還有金魚花燈、螃蟹花燈、兔子花燈等。除重要的民俗節(jié)慶日之外,湘西人民逢婚娶、壽誕、生子等重要的人生大事時也會舉辦一些家庭式的慶?;顒樱行└毁F人家為了增添熱鬧的氛圍,在慶?;顒又幸矔才盼椠?、舞獅等。
紙扎用品幾乎占據(jù)了鳳凰民俗節(jié)慶活動及廟會、燈會活動道具的絕大部分??梢哉f,湘西地區(qū)的民俗節(jié)日既是民俗活動的大會演,又是鳳凰紙扎藝術的大展示。
三、結語
鳳凰紙扎藝術深深植根于湘西地區(qū)的文化土壤之中,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作為一門神秘有趣、原始質樸的藝術門類,滲透到湘西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湘西民間民俗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情感紐帶作用,與湘西人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濃厚的民俗意味。
鳳凰紙扎藝術創(chuàng)造出了既原始古樸又瑰麗多彩的傳統(tǒng)之美,它造型奇特,色彩絢麗,寓意豐富,材質優(yōu)良,體現(xiàn)了湘西地區(qū)民間紙扎藝人非凡的造型能力和高超的技藝水平。鳳凰紙扎集實用和觀賞為一體,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是莊重與諧樂并存、質樸與絢爛同在、審美與信仰的和諧統(tǒng)一。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傲居于湘西傳統(tǒng)民族民間藝術體系之中,成為湘西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杰出代表,為湘西地區(qū)的民俗活動添姿添彩。
(重慶電訊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