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雷 中科院生物學博士
你一定會疑惑,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奶茶店,但明明經(jīng)常有人說奶茶不健康,還有人喝了奶茶后失眠,或者感覺腸胃不舒服。把“奶茶”分開看,牛奶被稱為白色血液,是營養(yǎng)師們廣泛推薦的健康飲品,飲茶更是自古以來優(yōu)哉游哉的生活方式,怎么二者合在一起就不健康了呢?
事實上,大部分奶茶店的奶茶并不來自這二者,而是各種其他成分兌出來的,而這些成分,就成了奶茶不健康的根源。其中有一種成分是“奶精”,也就是植脂末,它能夠讓奶茶變得醇厚、順滑且富有牛奶的香味,從而讓茶變得不那么苦澀。而奶精的主要成分是氫化植物油。不少氫化植物油在生產(chǎn)過程中由于高溫反應容易產(chǎn)生反式脂肪酸,這東西是公認的壞東西,容易影響人的代謝健康。尤其是在血脂方面,會降低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并提高對人體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正因如此,這些年,全世界都在努力消除反式脂肪酸,比如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在2018 年首次發(fā)出倡議,呼吁全球在5 年內(nèi)消除工業(yè)生產(chǎn)的反式脂肪酸。自那時起,43 個國家已實施針對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最佳實踐政策,全球有28 億人受到保護。盡管倡議取得了實質(zhì)性進展,但全球仍有50 億人面臨反式脂肪酸對健康造成破壞性影響的風險,2023 年徹底消除反式脂肪酸的全球目標仍無法實現(xiàn)。
奶茶的多重味道也是健康風險的一個來源。我們經(jīng)常喝到各種風味的奶茶,比如香芋味、草莓味等,這些風味是各種各樣的香精、色素加上黏稠劑等調(diào)出來的。雖然在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中,這些成分已經(jīng)被證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的,但是由于奶茶的制作往往是小作坊式的,如果這些成分添加不合理,那么對于我們?nèi)梭w的代謝也是一種負擔。
還有一種容易被忽視的成分——糖。糖的熱量是非常高的。為了讓奶茶的風味更好,奶茶店的員工往往會在其中加入大量的糖。當糖分的攝入遠遠超出我們身體的代謝需求時,它們就會在體內(nèi)儲存起來,于是肥胖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肥胖可不是小事,不僅影響形象,還會帶來一系列健康風險,比如心腦血管的健康風險。
作為“吃貨”,你會有自己的解決方式。不用糖,選擇用沒有熱量的代糖總可以吧?事實上,這些年科學家們一直在重點關注代糖,不少研究結果證明,代糖可能對人體自身代謝、腸道菌群等存在影響,所以還是要適度攝入。
那我們不喝用工業(yè)原料兌出來的奶茶,來一杯真正的奶茶吧!比如牛奶加茶再加入各種真正的水果成分,這種奶茶的價格肯定要高得多,但就一定健康了嗎?就像剛才提到的,這種奶茶雖然比“工業(yè)奶茶”健康,但也不能貪杯,很多食品的健康與否和數(shù)量的關系非常密切。
我們知道,水果很健康,但是大量飲用果汁卻容易讓人產(chǎn)生低血糖,原因在于水果中豐富的果糖容易引發(fā)我們的血糖代謝紊亂,導致胰島素過度升高,而果糖轉變?yōu)槠咸烟莿t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于是短期的高胰島素反而導致了低血糖。這個道理放在奶茶上也同樣成立。
而且,奶茶其實并不是適合所有人。比如,有的人喝奶茶后容易睡不著,其原因在于奶茶里的茶含有咖啡因。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曾對市面上的51 種奶茶進行過檢測,發(fā)現(xiàn)這些奶茶都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對神經(jīng)有刺激作用,容易引發(fā)興奮,這也是一些人喝奶茶后失眠的緣故。再比如,有的人喝奶茶后會出現(xiàn)腸胃不適的癥狀,這可能和個人的乳糖消化不良及乳糖不耐受有一些關系,結果就導致了一系列腸胃問題。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奶茶的原料制作和健康息息相關,而更為關鍵的是合理把握奶茶的飲用量,適量飲用才是更妥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