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本祝,譚裕興
(湖南貝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424200)
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是重要的中間體,工業(yè)上主要由4,4′-二硝基二苯醚 ( DNDPE)經還原而制備,可用于合成聚酰亞胺等樹脂以及3,3′,4,4′-四氨基二苯醚單體,后者可用于制造聚苯并咪唑等耐高溫雜環(huán)高分子;還可用作耐熱性環(huán)氧樹脂、聚氨酯等的固化劑;可替代具有致癌作用的聯苯胺染料,用于偶氮染料及活性染料的合成等。
在酸的存在下,鐵粉或鋅粉將DNDPE還原為ODA,電解質如NH4Cl、FeCl2等可促進反應。鐵粉法是早期工業(yè)制備ODA的方法,還原收率在75%左右[1]。朱維群等人[2]將水和氯化銨加熱至90℃,再加入鐵屑活化10min,于95~98℃下,在1h內分批加入DNDPE,100~102℃反應2h。產物經冷卻結晶,過濾,用甲醇洗滌濾餅代替升華操作,ODA純度為98.3%。葉崇新[3]在用鐵粉還原DNDPE時加入乳化劑,以增加接觸面積,提高反應轉化率。鄭效農[4]用正丁醇、水和表面活性劑OP-10組成混合溶劑,漿料鐵粉為還原劑,反應溫度為90~105℃,還原收率為70%,純度為94%。加入表面活性劑有助于DNDPE的溶解,熱濾時可減少溶劑揮發(fā),降低正丁醇的消耗。張文等人[5]在甲醇水溶液中,加入鋅粉、氯化銨和冰醋酸,60℃下攪拌1h,再加入DNDPE,升溫至80℃回流,熱濾,減壓蒸出60%溶劑,冷卻結晶,產物收率為94.05%。
鐵粉法的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但工藝流程長,會產生大量含有胺類等有機物的鐵泥,嚴重污染環(huán)境,已逐漸被淘汰。
硫化堿還原法常用的還原劑有硫化鈉、硫氫化鈉、硫化銨和多硫化鈉(Na2Sx,x=1~5)等。劉元聲等人[6]以丁醇為溶劑,攪拌下加入DNDPE和硫化銨溶液,控制n(硫化銨)∶n(DNDPE)=8,水與丁醇的體積比為3∶4,加熱回流2.5h,再經冷卻結晶,洗滌干燥,產物平均收率為88%。
此法的反應條件溫和,不需特定設備,后處理簡單,但還原劑本身具有毒性和難聞氣味,會產生大量的殘渣和含硫廢液。
水合肼還原法以水合肼作為DNDPE氫化的供氫體,催化劑主要有以下一些:1)Pd/C、Pt/C 和Raney Ni;2)FeCl3·6H2O/C、Fe(OH)3/C。陳敏為等人[7]加熱DNDPE、95%乙醇和85%水合肼,再分批加入5% Pd/C,40~50℃下反應3h,ODA 的最高收率為82%。李學浩等人[8]以球形碳化樹脂為載體,FeCl3·6H2O為催化劑,乙醇為溶劑,回流溫度下滴加水合肼,n(DNDPE)∶n(水合肼)=1∶4.5,滴加時間40~60 min,反應2h,ODA收率為78%。趙繼全等人[9]用硫酸鐵和10%氫氧化鈉制備催化劑,再在乙醇中加入DNDPE、催化劑和活性炭,滴加水合肼,回流6h,ODA收率為90.5%。用活性炭吸附催化劑,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收率。
此法反應條件溫和,收率高,但水合肼的腐蝕性強,價格高且需過量,還需制備催化劑,生產成本高,不適合大規(guī)模經濟生產。
催化加氫還原法一般采用間歇反應器,在催化劑存在下通入氫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對DNDPE進行還原,主要使用骨架鎳、Pd/C或Pt/C作為催化劑[10-11],ODA收率可達90%以上。但骨架鎳的工作壓力較高,存在自燃,鋁在抽提時則會產生大量的堿廢液。Pd/C和Pt/C的價格昂貴,且存在脫落流失、易積碳、易中毒失活等問題。目前研究者正積極尋找高效經濟的催化劑,Ni-B非晶態(tài)催化劑[12]和鎳包覆的納米粒子較有發(fā)展前途。催化加氫法以氫氣為還原劑,具有優(yōu)異的經濟性和綠色環(huán)保性,還原收率高,反應只生成產物和水,無其他副產物生成(副反應除外)。更重要的是三廢的生成量少且易處理,可實現大規(guī)模連續(xù)生產,但工藝對生產裝置的要求較高。
因原料和產物的沸點均接近400℃,氣相加氫工藝不經濟,宜采用液相加氫工藝。液相加氫可分為間歇加氫和連續(xù)加氫。間歇加氫已實現工業(yè)化,需要高壓設備,操作麻煩;連續(xù)加氫可減少加氫時間,提高生產效率,但仍處于開發(fā)階段。
2.1.1 間歇液相加氫
張旭[13]將溶劑N,N-二甲基乙酰胺(DMAC)、Pd/C和DNDPE投入加氫釜中,Pd/C用量為DNDPE的0.03%~0.06%,m(DMAC)/m(DNDPE)為1∶1~2∶1,溫度為100~115℃,壓力0.1~0.6MPa,加氫時間2~3h,保溫1.5~2.5h。熱濾,氫化液經2次降溫,分離得到ODA。該工藝無需濃縮,單次結晶收率達98%以上。
王海川等人[14]用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混合溶液溶解DNDPE,再加入活性炭,Pt/C作為催化劑,通入氫氣,反應溫度60~80℃,壓力1MPa。過濾,濾液按1∶1加水析晶,析晶前后加抗氧劑,以防止副產物氧化。DNDPE的利用率在95.7%以上,ODA收率在91.7%以上。
岳濤等人[15]將 DNDPE、催化劑和溶劑加入高壓釜中,低溫抽真空,以蒸出部分溶劑。充入氫氣,加氫壓力為0.4~1.2MPa,在50~90℃下反應4~6h,過濾。在結晶器中加入還原劑和結晶溶劑,加入濾液,在45~60℃下結晶10~15h。催化劑為Pt/C、Pd/C和雷尼鎳,DNDPE、催化劑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00∶(0.5~2)∶(500~600)。加氫溶劑采用甲苯/DMF混合溶劑,結晶溶劑為乙二醇時,ODA收率為98.57%,產品純度為99.94%。
2.1.2 連續(xù)液相加氫
林濤等人[16]用炭包覆泡沫銅負載Fe、Co及貴金屬催化劑,并裝填于滴流床中進行活化處理,再持續(xù)通入氫氣,氫氣壓力調至0.9~1.7MPa,溫度降至90~160℃時,泵入DNDPE溶液進行加氫反應??刂迫軇┡cDNDPE的質量比為2∶1~8∶1,n(H2)∶n(DNDPE)=7∶1~10∶1。反應完畢,進行氣液分離,脫溶液,重結晶。DNDPE轉化率為98.90%~100%,選擇性在99.9%以上。
李曉斐等人[17]采用微通道連續(xù)流反應器,將DNDPE、鈀炭催化劑和溶劑按比例配成漿料后泵入反應器;通入氫氣,在壓力0.3~1.8MPa、溫度50~200℃的條件下反應10~180s。過濾,脫溶結晶,再進行二次結晶,干燥得ODA。DNDPE與溶劑質量比為1∶1~1∶10時,收率在99.0%以上,純度在99.5%以上。阮楚君等人[18]同樣采用微通道反應器制備ODA,同時在DNDPE漿料中加入0.1wt%~2.0wt%的稀堿液。加入稀堿液可改善通道的阻塞情況,確保物料保持長時間暢通。
間歇加氫是氣、液、固三相反應,物料需進行充分的攪拌混合,由此會導致催化劑粉化和活性組分脫落。微通道反應器雖然對催化劑的粉化有所緩和,但仍存在催化劑分離的問題。滴流床中的催化劑是固定的,用于DNDPE加氫比較理想,但需要活性適當的催化劑才能滿足工藝要求。
2.2.1 貴金屬催化劑
Pd/C和Pt/C是2種常用的貴金屬催化劑,負載性能好,反應活性高,催化條件溫和。雖然Pt/C的催化活性更高,但Pd/C的負載量低,催化劑成本相對便宜,因此應用更廣泛。胡國宜等人[19]以3%和5%的Pd/C作為催化劑,將DNDPE溶解于甲醇/DMF混合溶劑中,于95~100℃、0.4MPa下反應,收率分別為90.9%和91.8%。楊黎博等人20]分別用3%Pt/C和3% Pd/C作為催化劑,將DNDPE溶于丁醇中,通入0.4MPa氫氣進行反應,冷卻至32℃以下結晶,收率分別為92.29%和89.69%。
采用多元催化劑,可減少貴金屬用量,降低催化劑成本。傅騏[21]將Ni、Pd、Rh、Ru負載在活性炭、Al2O3、SiO2上作為催化劑,以DMAC為溶劑,在30~90℃、1.5~4.0MPa下加氫反應。產品純度達99.5%,平均收率為90%。林濤等人以炭包覆泡沫銅為載體,負載Fe、Co及貴金屬,貴金屬為Pd、Pt、Ru、Ir、Au、Rh中的任意一種,催化劑中Fe、Co、貴金屬的質量含量分別為0.1%~1.0%、0.1%~0.8%、0.1%~0.9%。催化劑裝填于滴流床中進行活化處理,持續(xù)通入氫氣,當氫氣壓力0.9~1.7MPa、溫度為90~160℃時,泵入DNDPE溶液,加氫完畢,進行氣液分離、液相脫溶和重結晶,轉化率為98.9%~100%,選擇性在99.9%以上。
2.2.2 鎳基催化劑
貴金屬的價格昂貴,來源困難,成本高,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儲量豐富、價格低廉、環(huán)境友好的非貴金屬鎳基催化劑,這類催化劑主要有骨架鎳、負載型鎳、納米鎳粒子和非晶態(tài)鎳合金。
1)骨架鎳。袁利海等人[22]以骨架鎳為催化劑,將DNDPE、乙二醇單甲醚加入高壓釜中,于90~100℃、2.5MPa下加氫反應2h。熱濾,冷卻至5℃結晶,粗品收率為95.0%。用混合溶劑進行重結晶,平均收率為95.0%。胡國宜等人[23]以骨架鎳為催化劑,在甲醇與DMF的混合溶液中加入DNDPE,在95~105℃、0.5MPa下進行催化加氫反應,用乙二醇單乙醚進行重結晶,收率為91.4%。曾勁等人[24]以高活性雷尼鎳為催化劑,在高壓釜中加入DMAC和DNDPE,在80℃、0.3MPa下加氫反應,最佳還原收率為94.5%。加熱真空升華,選擇質量比為1∶2的DMAC/水作為溶劑接受升華產品。用DMAC溶解雜質,可提高產物含量,控制水的比例則可保證回收率。精制ODA的純度達99.9%,收率為97.1%。
骨架鎳的加氫活性高,價格低廉,但耐熱性稍差,易出現局部過熱,容易中毒失活,使用壽命較短,消耗量較大,且在制備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堿洗廢液,無法再利用。
2)負載型鎳。丁建飛等人[25]采用負載型鎳基催化劑,其中鎳為10%~30%,其它金屬為5%~10%,載體為60%~85%,其它金屬為銅、鎂、鉻或鐵中的一種,載體為活性炭、氧化鋁和硅藻土中的一種,在100~250℃、壓力1.5~3.0MPa下加氫還原,產率在93.5%以上。唐蓉萍等人[26]以工業(yè)級10%的KT-02Ni/SiO2為催化劑,甲醇為反應介質,在90℃、2.0MPa氫壓下反應8h,轉化率大于98%,選擇性超過97%。黃生建等人[27]以氧化石墨烯負載鎳作催化劑。將氧化石墨分散于極性溶劑中,超聲剝離1~10h,再加入鎳鹽和醋酸鈷,繼續(xù)超聲分散1~10h,180℃下加熱反應10h,經冷卻、過濾、干燥,再在400~600℃下熱處理5~8h,得到加氫催化劑。鎳鹽為醋酸鎳、氯化鎳或者硝酸鎳,氫氣壓力為0.5~1.5MPa,溫度為80~100℃時,轉化率在90.7%以上,選擇性在92.2%以上。
以氮摻雜炭為載體的鎳催化劑,可通過改性載體來提升催化活性。洪俊杰等人[28]以Fe、Ni、Co或其它非貴金屬為活性組分,載體采用氮摻雜的活性炭,氮與活性炭的質量比為0.01∶1~1∶1,金屬活性組分與氮摻雜炭的質量比為0.005∶1~0.10∶1。將DNDPE、DMF和催化劑投入高壓釜中,通入氫氣,控制壓力為0.3~0.5MPa,反應溫度80℃,轉化率為100%,選擇性為100%。
3)納米鎳。納米鎳的催化活性和選擇性大大高于雷尼鎳,但容易聚集和被氧化,影響了催化活性,在金屬納米粒子外包裹1層炭材料,則可妥善解決相關問題。盧春山等人[29]用石墨烯包覆鎳納米粒子,催化劑由2~20nm的鎳納米粒子和完整包裹鎳納米粒子的石墨烯層組成,石墨烯層厚度為3.4~21.0?,碳層數為1~6層,碳層存在孔道。將催化劑與DNDPE、DMF投入高壓釜內,加熱升溫,于30~80℃、壓力0.3~0.6MPa下反應,轉化率為100%,選擇性在99.49%以上。催化劑套用10次后,選擇性仍可達到99.78%。
王國鋒等人[30]用氧化硅負載多元金屬納米催化劑,Ni為活性組分,含量為0.01wt%~60wt%,助劑為Al、Co、Cu、Zr、La、Ce、Sn、Ti中的任意2種及以上,含量為0.01wt%~40wt%。催化劑成條狀裝于固定床內,以DMAC為溶劑。將DNDPE配成0.5wt%~80wt%的溶液,與氫氣混合后流入床層,在50~200℃、0.1~10MPa壓力下連續(xù)催化加氫,質量空速為0.01~5 h-1,氫油比為1∶1~1000∶1。反應24h,轉化率維持在99.4%~99.9%,選擇性在97.4%~98.9%之間,連續(xù)運行1000h,轉化率和選擇性基本穩(wěn)定。
4)非晶態(tài)鎳合金。摻雜金屬粒子會形成非晶態(tài)合金,各組分可相互協(xié)同,產生更好的催化活性。非晶態(tài)Ni-B催化劑表現出優(yōu)良的加氫活性和選擇性,但不耐氧化,熱穩(wěn)定性差,因此限制了其應用。引入助劑可調節(jié)催化劑的微觀結構,增強抗氧化性和熱穩(wěn)定性,其中Co和W助劑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喬明華等人[31]制備了含鎳、硼的非晶態(tài)合金催化劑Ni-B和Ni-Co-W-B。負載型非晶態(tài)催化劑Ni-B/L(L=活性炭、γ-Al2O3、SiO2)中,Ni/B的重量比為1∶0.01~1∶0.09。將DNDPE、催化劑和溶劑加入高壓釜中,在80~150℃、2.5~3MPa下加氫反應,轉化率在98%以上,選擇性為100%。
采用催化加氫法制備ODA,工藝路線簡單,收率可達90%以上。間歇加氫需在高壓設備中進行,操作繁瑣,氫氣的單次利用率低,生產周期長,生產效率較低。連續(xù)加氫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目前采用微通道反應器或滴流床實現的連續(xù)加氫工藝,尚處于研究階段。
傳統(tǒng)的骨架Ni、Pd/C或Pt/C仍是目前工業(yè)生產的主流。貴金屬催化劑的催化活性高,但價格較昂貴,Ni基催化劑的選擇性較低,因此改進Ni基催化劑成為ODA工藝發(fā)展的一個研究熱點。包覆的鎳納米粒子和非晶態(tài)Ni-B催化劑表現出優(yōu)良的加氫活性和選擇性,有望取代傳統(tǒng)的加氫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