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玉 陳 銘
從1904 年語文獨立設科開始,現(xiàn)代語文教育已經(jīng)走過百年的歷史。朱自清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產(chǎn)生于我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啟蒙階段,不僅對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觀念建立嶄新的語文教育觀具有重要意義,也對當前的語文新課程改革起著不可小覷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我校(揚州市朱自清中學)于2019 年12 月被命名為朱自清中學,作為朱自清中學的一員,應更多地了解朱自清的杰出貢獻和崇高精神,深入地探究朱自清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更好地傳承朱自清先生的教育精神,以期對當下語文教學有所增益,做高品質的中學語文教師。基于此,筆者所在語文組進行了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校本化研究,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開展實踐研究活動。
語文組以校市級課題“基于問題解決的初中深度教學的實踐研究”為抓手,申報小課題三個,開設研討課十余節(jié),皆獲得好評。段婷婷老師的《蒹葭》、陳銘老師的《綠》、陳潔老師的《〈西游記〉名著閱讀》分別獲評“一師一優(yōu)課”的省、市級優(yōu)課。語文組教師的關于課改研究的十數(shù)篇論文皆在核心期刊和省級刊物中發(fā)表,或在論文評比中獲獎。
在基于問題解決的初中深度教學課堂改革中,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fā)展;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分享;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欣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學會了放手,引導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深度學習,使得學生加深對朱自清“至誠有格”品格的認同與內(nèi)化,從而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最大化、自我價值的最大化、自我發(fā)展的最大化。
語文組以“朱自清語文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引,在“朱自清精神浸潤下的生涯教育體系建構”的品格提升工程的引領下,積極研究朱自清的語文教學思想,傳承朱自清的教育教學精神,開展弘揚朱自清精神的系列活動:2020 年3 月舉辦“自清杯”教學設計比賽和“自清杯”中華經(jīng)典誦讀大賽,段婷婷老師指導的學生作品《春》獲得省一等獎,其本人也在中華經(jīng)典誦讀大賽中獲得教師組市一等獎、省二等獎;5 月開展朱自清語文思想研討會;6 月開展朱自清語文教學精神研討課;7 月結合深度教學的課題開始編寫教學案;8 月開展校歌創(chuàng)作會;9 月開展“永遠的朱自清”系列演講活動;12 月積極參與朱自清教學節(jié)的活動。
語文組積極打造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引領下的校本課程,通過傳承和發(fā)展朱自清先生的語文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素養(yǎng),讓學生學會審美,具有人文情懷,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健全人格。
(1)“了解與欣賞”課程(文言文經(jīng)典訓練)?!拔难晕慕?jīng)典訓練”是朱自清文言文教學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朱自清先生充分論述了對學生進行經(jīng)典訓練的必要性,也投身于中學國文教學的經(jīng)典訓練中,同時為學生寫作《經(jīng)典常談》一書,意在引導學生去閱讀經(jīng)典原文。朱自清先生談到,教育的價值就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教師應做到為學和做人并重。文學、文化經(jīng)典作品具有認識、教育和審美的作用。古代文化典籍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載體,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的人格質素都蘊含在其中?;诖耍Z文組開設了“了解與欣賞”文言文經(jīng)典訓練校本課程。
(2)“朗讀與誦讀”課程(朗誦名家名篇)。讀,按照朱自清的說法,包括朗讀與誦讀。朗讀能幫助學生體會文言文鮮明的節(jié)奏,品味音律和諧的美感;誦讀有助于增強語感,使文章的意義變得容易理解?!吨熳郧逭撜Z文教育》中談及,學生應“誦讀各家各派的文字,獲得那‘統(tǒng)一的文字’的調(diào)子或語脈——叫文脈也成”。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讀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對于文言文而言,更必不可少。我校針對初一階段的學生開設了“朗讀與誦讀”課程,結合《朱自清全集》《清貧與執(zhí)著:朱自清傳》《走近朱自清》等有關朱自清先生的書籍資料,開展“原著朗讀和誦讀”活動,使得學生可以充分了解朱自清先生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先生凝練明凈、精雕細刻卻又樸素自然的語言風格,以此進一步豐富人文底蘊。
(3)“閱讀與寫作”課程(撰寫原創(chuàng)文章)。朱自清先生非常重視學生的作文訓練,認為文言教材不外乎這兩個作用:“一是給學生做寫作的榜樣或范本,二是使學生了解本國固有文化?!焙笳呔褪恰敖?jīng)典訓練”。通過學習“閱讀與寫作”課程,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掌握寫作思路、積累寫作素材,同時激發(fā)出寫作的興趣,獲得寫作的成就感。
學生層面的研究主要是開展“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引領下的校本活動,旨在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強化學生在誦讀、專題探討、寫作、辯論、演講方面的認識與體驗,提升其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助其積淀文學和精神素養(yǎng)。
經(jīng)典對于傳承民族文化、建設民族精神有著重要作用。錢理群將經(jīng)典視為民族精神的源泉,認為閱讀經(jīng)典有利于建設民族精神。而朱自清先生對經(jīng)典也持同樣看法,并且提出經(jīng)典需要“讀”出來才能真正品析其中深意。我校于每年4 月舉辦經(jīng)典誦讀大賽,優(yōu)秀作品將被制作成音頻供學校校本課程使用,同時推選參賽。
我校文學社團推出“朱自清經(jīng)典散文”專題探討活動。教師根據(jù)學段特點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都進行了合理設置。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段和興趣自愿選修朱自清散文誦讀、散文賞析、散文仿寫等課程,這能夠進一步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文學素養(yǎng)基礎。專題之間有遞進性、連貫性,語文組每個月推出一個專題進行探討,如“朱自清散文的景物描寫”“朱自清散文的真摯情感”“朱自清散文中的真善美”“朱自清的語言特色”“朱自清散文中的美學原理”等。
朱自清認為,“寫作是基本的訓練,是生活技術的訓練——說是做人的訓練也無不可”。寫作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人生道理,增加人生經(jīng)驗。每年5—6 月語文組都會在秋實書屋舉辦“小荷文學獎”征文大賽,優(yōu)秀作品入選校本作品集《小荷集》。在2021 年全國第二屆“小荷文學獎”征文大賽中,我校投稿67 件作品,有多件作品獲獎,學校也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
關于口語交際,朱自清認為應重點提升說話能力,他強調(diào)課堂訓練的重要性,要求將課堂當成訓練學生說話的重要場所,并提出各種訓練辦法,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辯論與演說”。為了讓這種訓練方法在學生學習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我校在美育節(jié)專門設立“秋實杯”辯論賽。在辯論中,學生互動、協(xié)作、展示,其個人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團隊的凝聚力也得到增強。
朱自清指出,演講比辯論更適宜經(jīng)常使用,因為其更自然,也更具可操作性,最能表現(xiàn)思維和觀點。同時演講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統(tǒng)編《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便是“演講”。語文組結合教材內(nèi)容,面向初二階段的學生舉辦演講比賽。演講的主題可以結合課本內(nèi)容,也可以結合當下社會熱門話題,還可以是傳承朱自清精神系列演講。我校在美育節(jié)專門設立“荷韻悠悠”演講比賽,旨在促使學生形成清晰而縝密的邏輯思路,并能夠大膽流暢地進行表達。學生在演講比賽中把所學的東西轉化為更深層次的認識,這就是“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