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婷婷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000)
肩袖損傷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會引發(fā)肩周疼痛、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1]。肩袖損傷多發(fā)生在肩關節(jié)極度外展的反復運動當中,比如自由泳、仰泳、舉重等[2]。若患者不能及時治療,會引發(fā)肩關節(jié)不穩(wěn)等疾病,嚴重影響患者關節(jié)功能障礙[3]。肩袖損傷患者大多以手術方式治療[4]。肩袖損傷患者術后可能出現(xiàn)局部僵硬、肌肉緊張等情況,導致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受限,嚴重影響患者日?;顒优c正常生活[5]。本文以90例肩袖損傷術后患者為例,探究運動與骨傷患者康復治療中應用牽伸訓練方法的臨床效果。
選擇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間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治療的90例肩袖損傷術后患者作為研究病例,將其平均分成了參照組與研究組。參照組中有男女患者比例30∶15;患者年齡區(qū)間段是26 ~ 73歲。研究組中男女患者比例29∶16;患者年齡區(qū)間段是26 ~ 74歲。2組患者臨床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納入標準:① 所有患者都接受肩袖損傷術治療;② 患者了解研究并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 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配合度比較高。排除標準:① 患者并發(fā)肝腎功能障礙;② 患者并發(fā)嚴重軟組織損傷、開放性骨折等疾?。虎?患者并發(fā)糖尿病或者惡性腫瘤;④ 患者并發(fā)精神類疾病或者聽力障礙;⑤ 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
1.2.1 參照組
本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康復治療方案,主要為:① 磁場溫熱振動治療。使用磁場溫熱振動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前合理設置磁場強度、振動頻率、溫度。每次治療時間為20 min,每天進行1次治療。② 紅外偏振光治療。使用紅外偏振光治療儀照射患者肩袖周圍痛點,合理設置治療儀輸出功率、照射距離。每天治療10 min,每天治療1次。③ 蠟療。利用加熱的蠟敷在患處,每日一次,每次30 min。④ 肩關節(jié)活動度訓練。選擇滑輪、肋木或肩梯以閉鏈運動的方式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活動訓練,如:前屈、后伸、外展、內收等,在患者無痛范圍內進行功能訓練,每組訓練10 次,每次治療總時間20 min。⑤ 肩周肌群肌力訓練。以懸吊系統(tǒng)輔助患者進行肩上舉、外展、外旋動作訓練;選擇短弓運動、肩胛下壓等方式訓練患者前鋸肌、下斜方肌、中斜方肌、菱形?。幻拷M訓練10次,重復3組,每組間隔30 s。⑥ 肩袖肌群力量訓練。使用Thera-Band彈力帶對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內旋外旋訓練,依據(jù)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改善程度逐漸將等長阻抗訓練轉變等張阻抗訓練,以不斷改善患者肩袖肌群力量、提高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
1.2.2 研究組
在參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增加肩袖肌群牽伸治療。肩袖肌群“保持—放松”牽伸技術。① 肩胛下肌牽伸治療?;颊弑3盅雠P體位,并保證肩外展、肘屈曲90 °,保證患者上肢外旋且呈現(xiàn)放松狀態(tài),治療師在患者無疼痛感基礎上對其肩胛下肌進行牽伸治療。將患者肩關節(jié)外旋至受限位置,指導患者與治療師對抗用力,保證患者內旋肌等長收縮6 s之后放松,并指導患者主動外旋肩關節(jié)至最大范圍內,重復進行上述操作3 ~ 6次。② 岡下肌和小圓肌牽伸治療?;颊弑3盅雠P體位,并保證肩外展、肘屈曲90 °,保證患者上肢內旋且上臂呈現(xiàn)放松狀態(tài)。治療師在患者無疼痛感的基礎上對其岡下肌、小圓肌進行牽伸治療。將患者肩關節(jié)內旋至最大范圍內,指導患者與治療師對抗用力,在外旋肌肉等長收縮6 s 之后放松,再次將患者肩關節(jié)內旋至最大范圍內;重復上述操作3 ~ 6次。③ 岡上肌牽伸?;颊弑3盅雠P體位,且肩內收。指導患者將肘部伸直,并將上肢內收、上臂呈現(xiàn)放松狀態(tài),對患者岡上肌進行牽伸治療并保證患者無疼痛感,指導患者與治療師進行對抗用力,保證岡上肌等長收縮時間達到6 s之后才可以放松。治療師使用另一只手對患者岡上肌進行觸診,確保患者岡上肌收縮,在岡上肌放松之后將患者肩關節(jié)內收至受限位置,重復上述操作。每次對患者進行1次牽伸治療,每次治療30 min,每周進行6次治療,持續(xù)治療4周。
(1)治療效果:依據(jù)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程度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可以分為顯效、有效與無效幾個等級。
(2)主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分:在治療前、后分別用通用量角器及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估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即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并進行對比。
(3)生活質量:分別在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以SF-36評估患者生活質量,主要涉及心理、軀體、生理、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這幾個指標。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通過評估可以發(fā)現(xiàn),參照組中治療效果達到顯效、有效的例數(shù)分別是16 例及20 例,治療有效率是80.0%;研究組中有23 例患者治療顯效,21 例患者治療有效,治療有效率是97.8%。2組在治療效果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其中治療有效率更高的是研究組患者。χ2= 5.385,P= 0.001。
治療后2組患者主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分都明顯改善,但是各項指標改善程度更高的是研究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主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分(±s)
表1 主動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分(±s)
總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2.05±11.64組別前屈(°)外展(°)后伸(°)內旋(°)外旋(°)疼痛(分)日?;顒樱ǚ郑┘珀P節(jié)活動范圍(分)力量測試(分)59.91±6.64研究組 42.27±11.64 93.49±17.02 37.17±7.39 90.38±10.87 10.86±3.65 28.29±3.54 24.75±6.72 55.61±7.42 23.51±8.70 56.36±8.28 5.73±2.82 8.89±2.62 7.55±1.71 9.05±1.43 9.18±2.39 22.34±2.91 16.80±2.73 17.54±2.25 39.35±9.01 74.13±8.36 t值 0.139 26.465 0.286 22.652 0.098 8.843 0.180 11.477 0.155 9.678 0.549 5.508 0.566 6.640 0.075 4.876 1.248 4.926 0.250 11.831 P值 0.832 0.001 0.762 0.001 0.920 0.001 0.897 0.001 0.846 0.001 0.569 0.001 0.542 0.001 0.932 0.002 0.121 0.002 0.762 0.001 125.83±16.07 37.52±7.66 118.07±11.70 10.98±4.47 39.10±4.29 24.97±6.99 69.64±8.91 23.70±9.90 68.19±8.75 5.40±3.49 12.20±2.76 7.89±2.20 13.04±2.99 9.27±3.17 28.30±2.95 16.05±2.27 20.50±2.89 39.05±12.79
治療后1個月2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都明顯增高,但是研究組患者各項評分都明顯更高一些,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s),分]
表2 生活質量[(±s),分]
組別心理 生理 軀體 社會功能 精神狀態(tài)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參照組52.26±3.19 1個月 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 治療前治療后76.09±5.72研究組52.55±3.21 67.51±4.20 50.13±2.84 65.31±3.93 53.11±2.54 69.14±4.62 52.23±3.05 67.21±4.02 53.46±3.68 92.43±6.21 t值 0.228 20.566 0.309 22.375 0.357 22.462 0.276 23.123 0.136 18.293 P值 0.823 0.001 0.755 0.001 0.721 0.001 0.781 0.001 0.894 0.001 92.65±5.16 50.36±2.86 94.59±5.04 53.34±2.55 92.79±5.20 52.45±3.38 92.42±5.58 53.59±5.58
骨傷科疾病大多并發(fā)疼痛感與功能障礙[6]。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以靜態(tài)牽伸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功能[7]。牽伸指的是通過外力對短縮或攣縮組織進行牽伸,延長短縮或攣縮組織[8]。通過輕微超過組織阻力或者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運動,改善局部組織延展性、降低肌張力、提升肌肉耐力,促進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9-10]。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后關節(jié)活動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評分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治療效果等指標表現(xiàn)更好的是研究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肩袖損傷是一種臨床常見疾病,患者主要以手術方式治療。術后患者會出現(xiàn)軟組織攣縮、黏連等問題,導致患者肩關節(jié)活動功能受限。牽伸治療方式操作比較簡單,聯(lián)合牽伸治療、常規(guī)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改善其肩關節(jié)功能與生活質量,可以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