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宇 _ 北京市豐臺區(qū)豐臺第五小學
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在探究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構建學科知識與外部世界的關聯(lián)。因此,項目式學習成為落實新課標、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重要路徑。那么,音樂學科如何開展項目式學習?如何使學生真操練,核心素養(yǎng)真提升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展開了一系列探索。
為學生提供一種真實的情境體驗,要根據(jù)教材內容與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從學生熟悉的音樂與生活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探究興趣,使其身臨其境解決問題。
京鐵校區(qū)茶文化特色活動已經(jīng)開展了六年,每一屆學生都學習了茶文化知識與技能。品茶中播放的音樂、文化節(jié)古琴演奏的體驗,甚至是頗具古韻的上下課鈴聲,都使學生得到了良好的熏陶,有了一定的音樂感性積累。
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開始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夠對音樂文化具備一定的認知并表達自己的理解。但是,對于一首茶社音樂,四年級學生還處于對音樂情緒或速度、力度等簡單音樂要素的直觀感受,沒有形成音樂欣賞的整體學習思維。
在音樂教材中,與茶社音樂相關的作品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民族器樂作品,如《水鄉(xiāng)船歌》(笛子與樂隊)、《天山之春》(琵琶獨奏)、《鳳凰展翅》(笙獨奏)等,都是由民族樂器演奏的代表性曲目;第二類則是古詩詞歌曲或者古風歌曲,在教材中有《詠鵝》《春曉》《靜夜思》《讀唐詩》,教材外還有大量古詩詞歌曲也可以作為拓展資源。
基于教材與學情分析,我們從學生身邊的音樂生活中尋找項目切入點,在校區(qū)“經(jīng)營一間茶社”的大主題下,音樂學科設計子項目主題,以茶社音樂為主題開展探究,使學生在濃厚的茶文化氛圍中,沉浸式探索茶社音樂,感受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魅力。
在此主題下,我們要圍繞什么核心問題開展項目呢?筆者認為,這一核心問題的確立來自于學生的真實需求,解決自己的疑問是學生持續(xù)探索的原動力。
在導引課上,首先進行任務驅動,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作為茶社經(jīng)營者,你如何進行茶社音樂方面的策劃?學生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茶社與音樂相關的活動都有哪些、可以播放什么曲目、用什么形式介紹曲目等一系列問題。通過探討,學生們達成了參照茶社茶水單制作一份點曲單的共識,使顧客能夠在短時間內對點曲單中的音樂作品形成初印象,產(chǎn)生聆聽的興趣,進而進行點曲。
而后,圍繞核心任務,學生們又提出了具體的問題:哪些音樂更適合在茶社播放?每首曲目的介紹需要包含哪些內容?版面如何設計才能吸引顧客?這些問題便成為接下來項目推進的驅動性任務。學生們將其拆解為幾個小任務:搜集音樂作品、評選茶社音樂、小組分工制作茶社點曲單。明確了項目方向與具體實操內容,學生很快就投入到了項目的探究中。
項目式學習力求打破學以致用的定向思維,注重學生在做中學,當學生無法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現(xiàn)有問題時,能夠主動尋求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價值與意義。
例如,在探究課上,面對評選茶社音樂任務,學生能夠從已學知識——音樂情緒以及簡單的音樂要素去思考,但是鑒賞角度單一且缺乏音樂術語的運用。因此,教師以四年級欣賞課為抓手,在學習《天山之春》過程中歸類并提煉欣賞角度,幫助學生建立上位概念,并學會運用這些角度去欣賞其他作品。在《鳳凰展翅》的學習中進一步提升,以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性學習思維。在學生具備一定欣賞能力的基礎上,結合“為茶社評選合適的音樂”這一真實性任務,對作品進行評選,評選結果出爐后繼續(xù)追問:這些票數(shù)高的作品為什么適合在茶社播放?它們有哪些共性?以其中的《春江花月夜》為例,從音樂欣賞維度逐步探索,通過體會旋律的典雅、節(jié)奏的流暢多變、民族調式的韻味以及琵琶民族樂器的魅力,總結歸納出茶社音樂評選標準,最終選定茶社音樂作品。
接下來,小組認領選出的曲目,分工進行點曲單的制作。學生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頭腦風暴:點曲單除了音樂介紹還可以加入什么內容?版面如何設計才能吸引顧客?學生調動自己的知識庫,逐漸將語文、美術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進行遷移,并在教師引導下尋找中國傳統(tǒng)音樂與茶文化的契合點,進一步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并逐漸融入與題材相關的美術元素,提升綜合性、審美性、實踐性。
展示課上,各小組成員上臺展示自己所負責的點曲單,講解設計理念與包含內容。最后,學生將所有小組的曲單匯總,集結成冊,供茶社顧客使用。來茶社體驗的同學們點播喜歡的樂曲,隨音樂融入品茶意境中,生發(fā)出無限樂趣。
針對教學評價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著眼點,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方式,利用自評、生評、師評進行多元評價。
在過程性評價中,一方面,在點曲單制作上,以音樂內容、相關學科內容以及版面設計等角度,結合師評與生評的方式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小組成員要從參與度、個人貢獻以及協(xié)作溝通三個維度進行互評。在整個項目學習中,分別從問題解決、知識理解、合作交流、創(chuàng)意實踐、勤于反思五個維度進行終結性評價。同時,還以采訪學生收獲的方式,幫助學生回顧與反思整個項目式學習。
通過這學期對項目式學習的初步嘗試,筆者也產(chǎn)生了一些思考。首先,項目主題從哪里來?我認為,應該從學生身邊的真實生活來,從學生的問題需求來,從音樂學科本身的培養(yǎng)目標來,做到真實性、真有用、真操練。其次,項目式學習應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jù)學段特點進行任務驅動式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最終,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xiàn)跨學科主題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