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香 江蘇省興化市昭陽湖初級中學
在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師開展體育短跑項目對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都有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師通過開展體育短跑訓練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肌肉,強化身體機能,實現德育教育。短跑訓練在初中課程中是常見的科目,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提高肌肉的爆發(fā)力,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短跑項目作為一項無氧運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因此,加強體育短跑項目的創(chuàng)新成為未來的趨勢,體育教師注重學生體育課堂的訓練結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在初中短跑訓練項目當中,體育教師應當明確短跑訓練的重要內容,從而根據訓練內容有計劃的設計訓練環(huán)節(jié),從而形成高效系統(tǒng)的訓練方案,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首先,最大力量訓練。該訓練項目主要是指學生在短跑運動當中,用肌肉能夠爆發(fā)出最大的力量,其主要的訓練方法是不斷的增加負重來提高身體的最大力量。例如,學生在短跑訓練當中,可以在腿上捆綁沙袋,憑借個人力量以及身體素質,不斷的增加沙袋的重量。當學生在保持原來的速度完成短跑任務下,增加沙袋的重量可以達到之前的訓練效果;
其次,爆發(fā)力訓練。在體育短跑項目訓練中,主要體現在運動員在跑步中蹬地的力量產生的加速度,所以訓練學生爆發(fā)力的主要方式是通過蛙跳訓練。教師安排學生進行爆發(fā)力訓練,使中學生不斷的完成蛙跳訓練來完成跳躍動作,進而有針對性的提高學生的爆發(fā)力。同時針對身體素質較強和肌肉發(fā)達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沙袋的重量,提高爆發(fā)力的訓練效果;
最后,耐力訓練。在耐力訓練當中,學生通過堅持以最快速度完成訓練任務,提高短跑成績,達到耐力訓練的目的。在耐力訓練當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耐力訓練的工作難度,設計與學生身體潛能相符合的距離,或者訓練次數,讓學生在耐力訓練下完成整項訓練任務,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耐力,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擁抱體育,擁抱短跑項目,熱愛體育。
在短跑項目中,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可以通過開展單人、雙人、多人等訓練模式來創(chuàng)新體育訓練模式,提高體育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在體育項目中可以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毅力。
在現階段開展初中體育短跑項目的訓練,能夠提高學生體育成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隨著生活的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攝入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而由于缺乏體育訓練會使學生超重,甚至肥胖。在該情況下,未進行體育鍛煉而攝入大量的食物既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又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初中體育課程下,體育教師開展體育短跑訓練項目可以有效的鍛煉身體,使學生的身體與學習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
在當今的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生活壓力和學習壓力較大。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是生理與心理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該時期下,學生時常露出不安的情緒,容易沖動。在該狀況下,開展短跑訓練可以為學生的不滿情緒找到發(fā)泄口,有效的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短跑訓練項目能夠緩解學生的生活壓力,促進荷爾蒙的分泌,將內心積壓的壓力釋放出來,調整心態(tài),快樂健康的成長。
短跑訓練項目是田徑項目訓練的一種方式,規(guī)定個人在相應的時間內,以最快速度達到終點,而在該過程當中,通常是個人以比賽的形式完成田徑項目的比試。因此,每個個人都要不斷的加強訓練來挖掘學生的身體潛能,在體育短跑競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學生通過不斷的耐力訓練與爆發(fā)力訓練,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力和優(yōu)秀的品質,使學生在訓練過程當中不斷磨練意志,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品質,展現體育競爭精神,對學生未來成長與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短跑訓練是一種技能與訓練的結合,因學生的身體狀況而有較大的差別。在體育短跑訓練過程當中,體育運動天分較高、身體素質強的學生可以輕松的完成體育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加大體育訓練的難度,挖掘學生身體潛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平時缺乏運動的學生或由于先天身體因素影響,未能完成體育訓練項目,失去對體育訓練的積極性,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分層開展短跑訓練。教師開展短跑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短跑訓練的積極性,熱愛體育項目,熱愛生活,挖掘學生的身體潛能。
由于初中體育短跑訓練的內容較多,且由于學生身體素質不同,學習能力以及身體潛能也不盡相同,身體素質條件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未能完成體育訓練。對體育動作的掌握較強,身體素質較高的學生,能夠輕松的完成教學任務,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因此,加強學生個人的身體素質,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開展體育訓練是目前體育訓練教學的重點內容。
教師開展該項目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訓練狀況以及身體素質進行綜合性評價。將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能夠完成短跑訓練任務,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另一部分是身體素質較差或體育能力較弱的學生。針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實施專項訓練,放慢訓練的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扎實基本功,完成短跑訓練。例如,可以開展體育訓練,根據學生的短跑成績分為兩個隊伍,體能好,身體素質高的學生可以進行正常的短跑訓練,加強訓練難度,鍛煉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機能;而針對體能較差且動作不規(guī)范的學生,則進行專項訓練,扎實基本功,對短跑的動作進行一對一的教學,指導學生不規(guī)范的動作,使學生在訓練過程當中將動作規(guī)范,提高其身體素質,避免肌肉不發(fā)達的現象發(fā)生。教師要開展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根據學生身體條件,加強訓練方式,采取適當的訓練模式,從而實現良好的訓練效果,達到訓練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潛能。
教師要加強學生的身體潛能和技能訓練,合理的調整課堂結構,對學生的身體潛能進行全面的指導。在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將教學的重點落實到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融合兩項訓練內容,既能對學生的進行全面的指導,合理的開展專業(yè)化的訓練,使學生的訓練項目專業(yè)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又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磨練學生堅強的品質。
初中體育教師根據短跑訓練的內容,合理的調整課堂結構。在課堂的時間內,將時間進行合理分配,完成體能和技能訓練。例如,在課堂初始階段要進行熱身運動與有氧運動,將身體預熱,充分的調動身體肌肉,避免學生在短跑過程當中出現抽筋,或者心臟不適應等現象。教師在進行簡單的理論指導之后,要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開展分組性教學,實施有階段性的體能訓練,通過完成蛙跳運動、擴胸運動、短跑折返運動短跑、接力運動以及高抬腿運動等訓練方式,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爆發(fā)力與耐力,提高學生的身體潛能,挖掘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在課堂結尾階段,教師要預留出10~15 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對學生的跑步動作以及跑步姿勢進行指導。體育教師合理的安排課堂時間,開展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將技能訓練和體能訓練融合到課堂上,體現體育活動的意義。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結構,將短跑訓練內容進行有效的銜接,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以及身體素質的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初中生的年齡較小,在開展課堂訓練時要營造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應當加強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該教學環(huán)境下,能夠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通過組織課堂競賽活動的方式,使學生達成良好的合作與競爭,共同完成課堂訓練,形成良好的訓練效果。
教師在開展體育短跑訓練活動時,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競賽的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競技比賽的情境,以學生小小組為單位,四個人為一小組,共同完成接力短跑比賽,在規(guī)定的比賽環(huán)境下第一個完成接力跑的隊伍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而最后完成接力比賽的隊伍則進行體能懲罰,從而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體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欲望,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在競爭環(huán)境下,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素質,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樹立榜樣作用,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比賽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通過開展趣味性的比賽活動或競賽方式,使在同伴的鼓勵下,學生進行協作互助完成比賽任務,突破身體極限,挖掘身體素質,樹立小組的共同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競爭精神,提高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
傳統(tǒng)的短跑訓練項目的訓練方式較為枯燥,且訓練方式較為單一,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訓練產生著抗拒心理,降低學生體育短跑訓練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短跑訓練方法,提高學生體育訓練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實現良好的訓練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短跑訓練的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簡單枯燥的訓練模式,融入趣味性的教學元素,開展競賽或者追逐賽的方式進行游戲互動。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隊,一隊為豹隊,另一對為羊隊,讓學生開展“豹子追羊”的游戲展開追逐,以50 米為追逐距離,讓羊隊首先跑一秒,豹隊進行追逐,如果羊隊過了終點,則羊隊加一分,若豹隊追趕上羊隊的成員,則對豹隊加一分,最終累計豹隊與羊隊的積分狀況,得分高的一方為獲勝方。教師創(chuàng)新短跑訓練方式,能夠提高學生體育熱情,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不斷的提高其身體潛能,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下提高身體素質。
在體育訓練項目當中,體育教師可以開展班級競技活動,通過活躍兩個班級共同完成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自豪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體育項目當中能夠突破身體極限,不斷的進行體育鍛煉,達到培養(yǎng)意志力,鍛煉身體素質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以將兩個班級分為兩個隊伍,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斗志。通過開展班級之間的體育短跑競技訓練,能夠滿足學生的勝負欲以及競爭的欲望。由于兩個班級之間的學生較為陌生,開展比賽活動會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和滿足感,使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不斷突破身體極限,勇敢執(zhí)著進行比賽,提高學生的身體意志。教師通過該項體育競賽,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為自己的榮譽以及班級榮譽而奮斗,展現體育精神,使學生在未來成長以及學習的路上奠定良好的基礎,磨練學生的意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使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不斷拼搏與努力。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師應當重視體育短跑訓練,活躍教學氛圍,有效的加強耐力訓練與爆發(fā)力訓練。同時,教師要基于學生為主體,加強短跑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融合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氛圍,豐富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游戲互動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在體育競賽中以及班級競技中提高自身的榮譽感,形成堅強的意志,挖掘學生的身體潛能。短跑訓練最重要的是實踐,教師注重技巧訓練,加強實踐訓練效果,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鍛煉身體素質,為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