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燕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初中歷史試題中開始出現(xiàn)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歷史開放性試題具有設問開放、評價方式多元以及題目綜合性強等特點,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探究能力以及開放性思維能力。同學們要解答好歷史開放性試題,不僅要熟練掌握教材知識,也要注意在平時的考試和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能力,總結歷史開放性試題的特點以及解題技巧。
一、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特點
1.設問開放。
設問開放是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重要特點之一。這類試題的材料不僅會包含答題所必需的信息,還會包含一些干擾性的信息,學生需要從材料中挖掘自己所需要的解題信息進行答題。解答歷史開放性試題需要學生在閱讀材料時學會去粗存精、去偽存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闡述觀點。比如,在學習完《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之后,我們在做練習題時,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從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我們應該吸取什么歷史教訓?”“從近代中國社會發(fā)展這部屈辱史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清政府的本質(zhì)是什么?”這些問題都是開放性的問題,回答時需要我們在對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緊扣題意進行闡述。
2.評價方式多元化。
評價方式多元化是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第二大特點。這個特點和開放性試題的設問開放這一特點是相對應的。傳統(tǒng)的歷史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對具體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所以答案往往是固定的、單一的,教師在評分的時候需要“踩點”給分。歷史開放性試題的設問是開放性的,不同的考生在回答同樣的問題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只要學生給出的答案論述合理且理由充分、語言流暢、能夠體現(xiàn)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都可以算作是“正確答案”。
3.題目綜合性強。
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考查角度較多、題目綜合性強,多考查與教材知識相結合的內(nèi)容,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教材基礎知識,還要求學生會延伸思考,即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學生在答題時要充分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從多方面進行思考,以保證自己給出的答案全面、詳細。比如,學完《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內(nèi)容之后,在做練習題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下面的問題:“縱觀新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么啟示?”這一問題就是一個綜合性的歷史開放性試題。我們知道《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學習的內(nèi)容主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經(jīng)濟、政治、國防、外交等多方面的發(fā)展歷程?;卮疬@道題,我們就可以根據(jù)這幾個方面的知識點,分點闡述發(fā)展歷程帶給我們的啟示。
二、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解題思路
1.認真審題,把握命題人的命題意圖。
學會認真審題并理解題意是回答問題的基本前提。我們在回答歷史開放性試題的時候,不要一看到題目就開始提筆答題,而是要認真閱讀題目給出的材料,結合題干和設問分析命題人的命題意圖,進而明確答題方向,防止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情況。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往往會通過材料反映出來,因此我們要學會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找出材料和設問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在把握問題中心的前提下篩選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為進一步地作答做好鋪墊。
2.聯(lián)系教材,尋找答題切入點。
雖然初中歷史開放性試題的設問具有開放性,給出的材料常常也是課外的內(nèi)容,但是其答案往往都是以教材知識點為中心的。不管題目的材料多么新穎、設問方式多么靈活,我們在解題時都必須要以教材知識點為答題基礎,將試題材料的觀點與教材相關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尋找解題的“切入點”。比如,材料中講述屠呦呦及其科研團隊作出的突出貢獻和光榮事跡時,我們就可以以科學技術的作用為中心點,聯(lián)系教材中所講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相
關知識,還可以延伸到科技發(fā)展對于推動我國偉大復興事業(yè)的重要作用這一知識點。我們平時在學習歷史時也要注意總結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教材知識點的整體框架,這樣在熟練掌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再去做題,就可以較為容易地找到答題的切入點了。
3.發(fā)散思維,形散而神不散。
由于開放性試題的答案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因此歷史開放性試題對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具有一定的考查作用。解答歷史開放性試題,學生給出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不偏離題意,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分數(shù)。在回答這一類試題時,我們要盡量避免思維固化,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同一件事情。同時也要注意,發(fā)散性思維不是天馬行空地想象以及“張冠李戴”式地作答,而是要緊扣試題要求以及材料的主題進行作答,使自己的答案“形散而神不散”。
4.規(guī)范作答,使答案條理清晰。
在找到答題切入點并且明確題目考查的知識范圍之后,我們要理清答題思路,整合答題要點進行規(guī)范作答。首先,答案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如果答案中包含多個知識點,要分點作答,并用序號標示;要將總結性、概括性的語句放在每一點的第一句話,讓老師在閱卷的時候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把握答案的重點。其次,要保證自己給出的答案嚴謹。我們在作答時要充分聯(lián)系材料與教材知識,圍繞題目設問進行回答,讓自己的答案“有跡可循”。最后,要確認題目所給的材料是否已被充分利用,給出的答案是否完整,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