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麗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初級中學 741211)
開放性思維是一種多視角、全方位看待問題和事物的思維方式,與傳統(tǒng)的、固有的思維模式相對。它能夠幫助人們突破頭腦限制,保持活躍思維,不斷探索未知并進行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
在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開放性思維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英語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初中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其中,英語閱讀在課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學科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了解和感悟中外優(yōu)秀文化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文化意識。因此,將開放性思維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非常適合的。此外,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逐漸提高,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教師從開放性思維角度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能夠與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現(xiàn)狀相結合。通過采用靈活多樣、形式多變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水平和效果。初中英語教師應從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以開放性思維為視角,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以更好地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
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應用能力,并幫助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然而,在傳統(tǒng)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未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盡管許多學校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但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受傳統(tǒng)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目前初中英語教學往往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習成果的主要標準,忽視了學生閱讀和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初中生面臨更重的學業(yè)任務,大部分課堂時間都用于講解詞匯、語法等內容,而閱讀教學僅作為這些理論知識的應用服務。閱讀教學方式單一、創(chuàng)新性不足,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學生也往往將閱讀等同于英語練習題,難以激發(fā)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這種對英語閱讀重視程度不足的情況直接影響到開放性思維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以教材中的文章為主,其他補充閱讀材料相對較少。雖然教材中選取的文章經過精心挑選,并與每個單元的主題密切相關,但這也導致閱讀內容的單一和主題的有限。學生無法通過有限的教材文章獨立鍛煉閱讀能力,也不能有效拓展文化知識和開闊視野。此外,教材內容受出版時間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全面反映社會最新信息的發(fā)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知識積累。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初中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掌握更多的英語閱讀技巧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有積極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文章知識的講解上,帶領學生完成練習題并掌握正確答案,容易忽視閱讀技巧的總結和歸納。例如,如何更有效地概括文章主旨、如何更好地復述文章內容、如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詞含義以及如何通過閱讀學習詞匯應用方法等。當學生在自主進行英語文章閱讀時遇到困難,卻沒有掌握更好的閱讀技巧時,閱讀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對于那些難度較大、語法復雜、詞匯量大的文章,學生可能會中途放棄閱讀,轉而選擇更簡單和輕松的文章,這不利于他們的英語閱讀學習。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英語閱讀在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將開放性思維融入教學活動,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取互動式、情境式、生活化等教學方式,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增強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主觀能動性,以提升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
傳統(tǒng)的“教師—學生”單向輸出的教學方式應轉變?yōu)榛咏虒W,強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關系,以促進有效溝通。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并創(chuàng)造更多的互動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大膽互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和表達能力。在初期,學生可能因為畏難心理而不愿說英語或不敢說英語,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多給予表揚,少進行批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根據(jù)互動情況及時指導,引導學生在不斷參與互動學習過程中變得敢說英語、主動說英語、樂于用英語表達,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提問是互動式教學中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反饋。設置開放式問題有助于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閱讀內容,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4 After-School Activities Lesson 19 A Dinner Date閱讀中,教師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問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引導學生回答,引入課程學習。隨著閱讀教學的進行,可以進一步提出問題,如“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today?”以提升互動難度。在閱讀學習結束時,可以再次提問“Can you describe your after-school activities this week in detail?Please tell us whether it's interesting or not?”這個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選擇部分學生進行互動問答,并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回答,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互動中來。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將英語閱讀融入學生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例如,教師可以選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和材料,如有關興趣愛好、校園活動、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文章和閱讀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景模擬,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模擬真實的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以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e 1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Lesson 3 A Visit to Xi'an閱讀教學為例,課文內容講述了絲路古城西安的the Walled City,Drum Tower,Terre Cotta Warriors等著名景點,但對于沒有去過西安的學生而言,這些景點都是課本中的一張圖片,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便是從歷史課程中知道Terre Cotta Warriors也缺少直觀的感受。教師可以在導讀階段,為學生播放有關西安的紀錄片,通過視頻形式呈現(xiàn)課文中所提到的內容,讓學生有直觀感受。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導游帶領學生參觀各個景點的情境,結合視頻、圖片等,逐一為學生講解。在課本內容講解完成后,教師繼續(xù)“帶領”學生“走近”西安的美食,補充、豐富課文內容,讓學生全方位了解絲路上的古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英語閱讀不僅僅是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教師應注重將英語閱讀與學生日常生活相結合,通過閱讀材料中的例子和案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材料中的情節(ji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表達。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高英語閱讀的實際應用能力。
例如,在進行冀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6 Let's Go單元學習時,Lesson 31-36所提到的Bookstore、Supermarket、Zoo、Farm、Museum、Movie Theatre都是學生去過的地方,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或講述、或寫作各自的經歷,讓學生意識到英語與生活是緊密相關的,打消他們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生活化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將生活與英語學習聯(lián)系起來,更為英語閱讀學習拓展了知識獲取渠道。開放性思維視角下,英語閱讀需要走出教材課文,拓寬學習范圍,而日常生活就是學生取之不竭的閱讀素材來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wǎng)絡、報紙等渠道閱讀英語時事新聞,增加詞匯量、學習詞匯規(guī)范用法;可以為學生制定英語電影或動畫片觀看目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感受英語魅力;讓學生留意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廣告牌、商品標志等,隨時隨地學習英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要從開放性思維視角出發(fā),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精心設計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會說、會用英語,在提高英語成績的同時掌握英語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