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春
(定西市臨洮縣玉井鎮(zhèn)宋家坪教學點 甘肅 定西 730500)
大語文觀是我國的著名教育學家張孝純提出的,大語文觀的核心思想是,閱讀教學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學生為主要發(fā)起者,教師需要減少對閱讀內容的限制和被動的知識灌輸,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經(jīng)驗,使語文教學更加接地氣,進而提升學生的接受度。大語文觀強調語文教學當中,注重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性,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以知識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為中心,科學布置教學的內容,合理選擇教學的方式。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包括課內的閱讀與課外閱讀兩大板塊,但是多數(shù)教師僅注重課內閱讀的教學,教師主要運用上課時間對課文的生字詞以及句子的意思進行解釋,很多教師忽視了學生的閱讀感受,但閱讀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成為主動閱讀、享受閱讀,成為體會語言魅力的主人。
教育學家沈大安認為,教師進行閱讀教學的基礎是正確的理解閱讀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有必要幫助學生認識生字生詞,但教師需要明確“教什么”。很多教師認為講解課文就是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生字生詞,明白作者的中心思想,但是教師對“教什么”并不明確,僅僅重視字句的特點以及生詞的生機,對課文的審美價值較少關注。很多教師對“怎么教”這方面的問題較少考慮,主要以教師單方面講解為主,導致學生雖然能夠學習到一定的知識,但是主要以教師的灌輸為主,學生難以通過閱讀內容感受到閱讀內容與自己的關系,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學生認為教師講解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幫助學生識字,學生在閱讀教學以后,主要以生字、句式、寫作手法的總結為主,很多學生難以細致入微的品鑒課文的內容,難以將課文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內心難以與文章的作者產(chǎn)生共鳴,缺乏對課文深層次寓意的思考。真正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以心靈教育為主,讓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課文為基礎,對人生哲理進行感悟,對生活有思考,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最終實現(xiàn)學生在學到語文知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心靈的成長。在大語文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用心體會閱讀文本當中的每句話,根據(jù)文章描寫的內容,進行自主思考,將自己的內心感受、生活經(jīng)驗與課文的內容相結合。
在一堂閱讀課當中,教師的講解時間較長,并且教師單方面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聽得如何,接受度如何,學生是否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等因素,教師考慮的均較少。例如: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按照自己的主觀認識給學生布置任務,未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學習的收獲以及學習的能力、對閱讀內容的感悟等方面,教師實際掌握的較少。最終在閱讀教學當中,仍然以教師給學生灌輸課文的中心思想為主,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效果、在學習當中是否遇到困難等方面較為忽視,導致閱讀教學的過程仍然掌握在教師的手中,學生難以獲得實際的主動權。
郭沫若先生說過,兒童時期讀過的書,在成年后都會成為人生的財富,可以豐富知識、指導人們的生活以及學習等,在大語文觀背景下,提倡閱讀的內容需要涉及到更多的課外閱讀內容。但是實際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課內閱讀的任務較重,課外閱讀的內容在考試當中涉及較少,因此,教師未重視課外閱讀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多學生在課外知識方面都比較匱乏,主要原因是教師對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并未科學的理解。很多學生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自由課外閱讀,難以在課外閱讀方面得到教師的指導。
在大語文觀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解決閱讀與生活脫節(jié)的問題,注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運用,著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教學參與度。無論是課內的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需要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盡可能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體會閱讀的內容,提升學生探究和體驗閱讀內容的積極性。綜合實踐活動與閱讀教學相結合是幫助學生體會閱讀內容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的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也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印象。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閱讀的題材的不同,帶領學生結合閱讀的內容進行實踐或者課外資源的收集。教學的閱讀本文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談一談傳統(tǒng)節(jié)日當中,習俗主要有哪些,這些習俗的背后說明了什么?很多學生說出了春節(jié)貼春聯(lián)、包餃子、拜年以及壓歲錢等親身經(jīng)歷的內容,一些學生說出了節(jié)日習俗背后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親友的美好祝愿。像這樣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閱讀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內容實際上與自己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親身經(jīng)歷分享的過程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閱讀內容的深層次情感。
閱讀教學當中,學生的積極性較高是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小學生往往存在希望得到教師和父母的夸獎,教師的夸獎往往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獲得成就感,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思維導圖、積極運用微課堂鼓勵學生自主進行生字詞的學習、翻轉課堂等多種方式使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對競爭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或者小組進行獎勵。在大語文觀背景下,為了更好的發(fā)揮學生的個體化優(yōu)勢,可以適當拓展閱讀的內容范圍,必要時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詞積累大比拼、課文表演以及講解比賽等方式進行閱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文本教學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以文章的內容為劇本進行現(xiàn)場表演,通過小組表演的過程,能夠幫助學生親身體驗課文中描述的內容。在排練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對課文生字進行合作學習,對情感、句式的特點進行合作探究,小組之間進行競爭,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能夠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當中,自己的優(yōu)勢可以得到發(fā)揮,并且還可以從其他的小組成員得到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幫助學生通過閱讀的過程更好的識記生字,幫助學生掌握多種修辭手法僅僅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工作,語文教學的這一種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精神成人。生動有趣、嚴謹科學的閱讀教學應該是能夠讓學生在內心深處與文章的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因此,在大語文觀背景下,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心靈上的陶灶,讓學生在記住生字生詞的基礎上,提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質量,從修辭手法、關鍵詞等內容上入手,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中心思想提出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對描述家鄉(xiāng)的文章進行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梳理出文章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品讀感受,找出自己認為比較具有美感的句子或者自己認為印象深刻的句子,鼓勵學生自主分析自己對文章內容的認識,并且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或者喜歡的方法,寫出描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文章。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文章鑒賞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運用從閱讀當中學習到的技巧進行文章的仿寫,進而有效的鍛煉學生的文章鑒賞和寫作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研究發(fā)現(xiàn)了興趣對學習者的重要性,興趣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鑰匙,要想使學生接受學習的內容,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興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大語文觀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同時關注到課內和課外的教學內容,把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閱讀的自由以及個性特點,例如: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童話故事類的課外讀物,有的學生可能對描述自然環(huán)境的文本更有興趣,這些學生之間的差異在閱讀教學當中是值得被尊重的。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離不開課內課外閱讀內容的大量積累,但是要想真正的讓學生的閱讀獲得成效,首先需要從尊重學生的興趣做起,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閱讀的自由,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喜好以及學習能力自行安排閱讀的內容,并且讓學生定期對閱讀的成果進行展示。個性化閱讀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滿足,閱讀自己喜歡的內容時,學生往往表現(xiàn)的比較積極,更加容易體會到閱讀的快樂。例如:針對喜歡描寫大自然題材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閱讀的比較具有美感的文章。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審美為基礎進行自由的閱讀+寫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滿足,還可以讓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同步得到提升,學生也能夠因為興趣得以滿足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不再認為閱讀或者寫作十分困難或者枯燥。
在大語文觀背景下,教師需要關注閱讀內容的豐富性以及學生的個體化需要,在教學實踐當中,盡可能給予學生欣賞閱讀內容的機會,結合不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閱讀能力,科學的布置閱讀教學的內容,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而全面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