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籍中的稿本、抄本因其原始性和稀見性,具有獨特價值。江西省圖書館藏有三種明清時期贛人所著的稿抄本,世所罕見,非常珍貴。明抄本《敬止堂緒鈔》是明代江西廬陵人賀沚的詩文集,明抄本《金臺稿》《鳳臺稿》《松門稿》為明代江西豐城人雷暎的詩集,這兩種抄本對研究明代江西文學具有重要價值。稿本《浮白錄》是清代江西南昌人彭良輔所撰筆記體雜著,文中涉及彭良輔伯祖彭廷謨與年羹堯、父親彭元珫與劉墉、伯父彭元瑞與紀昀交往的掌故軼事,具有特別重要的史料價值。
關(guān)鍵詞:明清時期;贛人著述;稿抄本
稿本、抄本是非常重要的古籍版本類型。古代典籍中的稿抄本因其原始性和稀見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江西歷史悠久、人文鼎盛,留存至今的古籍浩如煙海,其中的稿抄本更是世所罕見,非常珍貴。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江西積極開展古籍普查工作,經(jīng)調(diào)查統(tǒng)計,目前全省有古籍收藏單位97家,古籍藏量100960部786205冊,其中稿本320部、抄本2975部。該省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143部古籍中,有稿本7部、抄本10部;《江西省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稿本44部、抄本227部;《江西省景德鎮(zhèn)地區(qū)古籍普查登記目錄》著錄稿本2部、抄本26部;《江西省萍鄉(xiāng)地區(qū)古籍普查登記目錄》著錄稿本10部、抄本47部。
現(xiàn)對江西省圖書館所藏三種明清時期贛人所著且未曾刊刻傳播的稿抄孤本進行重點介紹,揭示其文學和史料價值,以期引起學界進一步的關(guān)注與研究。
一、賀沚《敬止堂緒鈔》
賀沚(1548—1630),字汝定,號定齋,江西廬陵(今吉安縣)人,隆慶四年(1570)舉人。授荊門學正,遷文昌知縣、蘇州府同知。從安福王時槐學,為師編《塘南王先生友慶堂合稿》,歸與吉水鄒元標講學青原及白鷺書院。著有《敬止堂日札》《圖卦億言》《道德經(jīng)集注》《陰符經(jīng)釋義》《述古題箴》《圣學管窺》諸書。其中,《圖卦億言》四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七云:“是書以《圖書》為《易》原本。首卷圖書八卦說、卷二六十四卦說太極圖說、皆剿掇朱子緒論,無所發(fā)明。卷三卦系雜言,卷四圖卦續(xù)言,則皆其所自撰也。如以《河圖》為先天體,《洛書》為后天用,不知八卦之有先天圖,本道家抽坎填離之說,猶有所本。至《圖書》亦分先、后天,則前人所未有也。又引《陰符經(jīng)》所稱五賊證五行?!蛾幏?jīng)》出自李筌,稱傳自北魏寇謙之,本道家之偽本。用以說《易》,相去愈遠矣?!盵1]
據(jù)明金聲所撰《賀定齋集序》云:“歲在丁丑,豫章之歐陽節(jié)庵使君來蒞我邑,吾未叩使君深,而見其言論豐采,而知使君之從事于學。再更數(shù)月而見其力行鄉(xiāng)約,崇務(wù)教化,及諸善政,而知使君之學有淵源。乃漸叩之,則使君之師為賀定齋先生。定齋師王塘南先生,塘南故近溪先生高足也。定齋先生有遺集,得授自使君而讀之……吾追慕近溪先生甚勤,時見豫章人詢其諸孫,而今見使君之人,又得讀定齋先生之書,不覺心動,使君豈非其法嗣耶?因從臾使君刻《定齋先生集》。”[2]知歐陽節(jié)庵曾為師賀沚刊刻《定齋集》,然檢索各家目錄,未見刻本傳世。
《敬止堂緒鈔》十一卷,十一冊,明抄本,為海內(nèi)孤本。半葉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單黑魚尾,四周雙邊。此本是賀沚的詩文集,無目錄、序言和跋語,收作者所撰書信、揭帖、序跋、碑傳、墓志、雜著、雜吟等。卷一至卷五收錄作者從萬歷二十八年(1600)至四十七年(1619)的各類書信417篇;卷六收錄官中書揭138篇;卷七收序52篇;卷八收跋12篇、行狀5篇、志銘15篇、傳1篇;卷九收祭文33篇、祝詞80則;卷十收銘贊、會規(guī)等雜著59篇;卷十一為雜吟,也即詩歌,收詩98首,并附文昌雜詠40首,荊門雜詠8首。
在《敬止堂緒鈔》卷十一中,作者用詩歌集中描寫了江西滕王閣、鄱陽湖、廬山以及白鹿洞等人文風光,茲摘錄幾首,以見其文學價值。
滕王閣有感
巍峨新閣壓南州,借問東君費幾修。唐代已無遺石在,今時惟有舊文留。世間盡屬風云態(tài),物外孰同日月悠。惆悵斯人迷只眼,田園居第一生謀。
滕王閣用韻
大道看來皆小渚,鳳臺一去韶誰舞。仰懷前圣絕高云,悵望后賢如旱雨。洋洋宇宙一何悠,默默推移春復秋。肯信其間常往事,物華非寶不隨流。
登望湖亭
樓船昔跨望蓬萊,此地望湖亦壯哉。萬頃煙波天際盡,千帆漕艘霧中來。云橫廬岳思飛鳥,風阻吳城數(shù)舉杯。臥壑空然懷杞志,臨流深愧濟川才。
泛鄱湖
四月渡長湖,水天連一色。四望渺無邊,澄渟深莫測。一水分東西,不辨南與北。日影漾金波,天空無鳥翼。遠帆掛飛云,浪靜鯨鯢匿。一境現(xiàn)虛圓,豁然證大極。銀界絕點涘,欲吟已忌識??锷剿谱H冢苼硐蛩畤?。搖搖彼岸登,篙櫓將欲息。
白鹿洞二首
白鹿今何在,洞巖空勒名。一溪鳴玉珂,千嶂抱金城。賢跡游心醉,碑題過眼盈。亭臺留舊址,義利此分明。
名區(qū)皆梵剎,此處獨儒林,寂寞空山靜,弦歌聞谷禽。流風懷古韻,繼響孰知音。大道洋洋在,斯人不昧心。
過柴桑橋
柴桑高士里,千載仰淵明。五斗辭彭令,一生抱清真。室廬何處是,荒草蔽松陰。雖不入蓮社,遠公亦結(jié)盟。歸來三徑菊,信兼吏隱名。高風匡莫并,悠意蠡難傾。況是亭橋袖,能鐫不朽行。躊躇懷古道,曠代有同情。
東林寺有虎溪橋
遠公豈輕出,虎嘯亦何為。兩兩同心語,相攜忘步移。儒禪非麗益,交誼曷如斯。東林曾浪跡,今來有憨師。五乳幾朝話,百年廿載期。意言皆忘卻,知歸獨誡持。師如遠再現(xiàn),我愧匪陶隨。萬法惟心攝,心了法自離。出門臨孔道,閑看車馬馳。
東林寺觀王右軍墨池二首
蘭亭覽賦識真翰,墨妙應(yīng)心摹仿難。地涌靈泉供筆潤,山陰脈出右江巒。
先生游勝到琳宮,不似蘭亭寫景工??墒巧缴疅o主遠,德音金玉望中空。
總記十日游
十日匡山事若何,白云舟壑賞心多。煙霞變幻供游目,泉石潺湲作和歌。晝倚崆峒超色界,夜攀星斗傍銀河。此行頗快平生愿,勝似窗間安樂窩。[3]
二、雷?!督鹋_稿》《鳳臺稿》《松門稿》
雷暎,字元亮,江西豐城人,明萬歷十三年(1585)舉人,官至工部郎中。以名雅見稱,工詩。嘗輯明人于慎行《于少保詩選》,明雷暎藍格抄本,藏復旦大學圖書館[4]。又輯《斗間寶氣集》二卷,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徐鑒刻本,藏江西省圖書館。此書收明代豐城朱善、劉秩、黃堅等87位作者的詩作共523首。萬歷四十五年(1617)雷?!抖烽g寶氣集序》云:“不侫幼聞先中丞過庭之訓,即學為詩,顧垂老未工而嗜詩益甚,每思選次國朝諸名人詩以備一代風雅,奈識力有限,耳目難周,且黯淺寡昧,未敢措手,暇日偶讀里中人詩,殊字斐疊有致,于是選而次之,得數(shù)十人,其中如劉崇明、熊侍御、游賓州、李襄敏、先中丞、袁給諫,翩翩大雅,力追古人,視北地諸君子何多讓焉?!盵5]
《金臺稿》一卷,《鳳臺稿》一卷,《松門稿》一卷,明藍格抄本,三冊,為海內(nèi)孤本。半葉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單藍魚尾,左右雙邊。此抄本無目錄,無序跋,字體古樸,墨跡粲然,入選第四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名錄號10822 。第一冊為《金臺稿》,存《重陽前一日袁吉卿邀游北湖分賦》《送朱元價太史奉使朝鮮》《送梁書之都諫出使高麗》等詩129首;第二冊為《鳳臺稿》,存《十月見新柳率成短歌》《過采石太白詞》《歸興》等詩80首;第三冊為《松門稿》,存《送曹伯纓吳飛子二文學還粵》《章江舟中阻雪》等詩63首。時人對其詩歌成就贊賞有加,明袁宏道《四樓詠引》云:“雷元亮以詩名海內(nèi),既丞余郡,有清譽,而嗜為詩益甚,所之必以吟篋自隨。其于四樓皆有述,才情高潔,雅與景敵?!盵6]明李維楨《雷起部詩選序》稱:“元亮自諸生時負詩名,可四十年,著作日富,復屬友人精校之,今所選行者是也。元亮因公車謁選人,以高等除荊州郡丞。久之,稍遷督府參軍,垂十年。后為郎起部,在陪京。陪京諸曹郎數(shù)十人,談詩推為祭酒,每一篇成,眾皆贊服……明興,嘉、隆諸子起敝興衰,升堂入室,而頃日又陵夷矣。元亮才具博而陶冶勤,領(lǐng)習久而神情合,繩尺方而節(jié)奏舒,興寄超而色澤勻……萬歷以來,明詩小變,而起部挽之,反正為難。”[7]
《章江舟中阻雪》四首,描寫贛江風光,寄托作者情思?!稓w興》十二首,追憶詩人生平境遇,表達詩人解任歸田的心境。現(xiàn)摘錄如下,以見其詩風特色和文學價值。
章江舟中阻雪
歲慕空江景寂寥,那堪雨雪阻歸橈。蓬窗獨坐渾無賴,呼酒頻將磊塊澆。
同云黯澹集瑤空,六出飛花態(tài)轉(zhuǎn)工。試揭孤蓬聊送目,西山一抹有無中。
四望山川政皎然,挑燈聊復伴愁眠。無端騰六驅(qū)寒劇,子夜難回訪戴船。
半生蹤跡寄江湖,垂老依然泣阮途。人生古今多缺陷,且開笑口醉清酤。
歸興十二首
夙昔明農(nóng)頭,于今喜不違。西山招隱士,南浦問漁磯。一任呼牛馬,無勞辨是非。試看天外鳥,飛倦即知歸。
踰紀羈簪紱,堪憐數(shù)溷塵。出元同小草,命卻比勞薪。五斗腰難折,群書腹未貧。拂衣竟長往,山水日相親。
世道今如此,欣然賦遂初。只知耽寂寞,何用借吹噓。且解疏君綬,還懸漢殿車,故園松菊在,吾自愛吾廬。
生平殊偃蹇,白首始為郎。萋菲原無賴,滄溟詎可量。莫嫌隱牛僧,且幸脫羊腸,避世墻東去,田園未就荒。
留滯周南久,年來鬢已秋。偶遭三篋謗,恰遂五湖游。夢醒驚蕉鹿,機忘狎海鷗。甕頭春釀熟,好拜醉鄉(xiāng)侯。
依隱淹金馬,如何浪得名。星潢慚纂述,水部愧平成。未遂匡時志,徒深戀闕情。竭來無寸補,漫道俟河清。
一別鐘陵后,扁舟恣所之。含香奚足慕,漱石總堪怡?;伦靖蕰r棄,途窮信數(shù)奇。北山有猿鶴,翻笑掛冠遲。
八載長安客,空教嘆陸沉。鶢鶋厭鐘鼓,麋鹿戀山林。泣有陵陽璞,囊無南越金。惟余風雨夜,雙劍作龍吟。
承明吾已厭,卸卻進賢冠。共笑稽生嫚,誰憐范叔寒。竹林宜嘯詠,松徑足盤桓。身世元蓬梗,從茲賦考盤。
去國身如葉,蕭蕭出白門。一官輕敝屣,萬事付清尊。白雪詞人調(diào),青山圣主恩。千秋須努力,不朽在乾坤。
澤畔行吟日,何人識獨醒。壯心猶驥伏,幽意已鴻冥。苔雨侵階碧,梧陰匝地青。問奇兼載酒,時過草玄亭。
別館鐔江上,雙流入戶斜。宅栽陶令柳,門種邵侯瓜??劢歉枞赃m,持螯興轉(zhuǎn)賒,漁樵可終老,無夢到京華。[8]
三、彭良輔《浮白錄》
彭良輔,字星樞,江西南昌人。彭良輔家族書香門第,賢才輩出,累世官宦。
祖父彭廷訓,字尹作,號補堂。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編修,歷官右春坊、右贊善。分校禮闈,校習庶吉士,典試山東,視學山西,充《明史》纂修官。少知名于時,與兄廷典、廷謨,弟廷誥,號稱“江西四彭”,既通典籍為翰林,益以文章自任。著有《補堂集》《半靜齋集》《使晉集》《蘿屋吟》《耦耕吟》等。
伯祖彭廷謨,字夏庚。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舉人,客四川布政使署。時對西藏用兵,軍需銀米費百萬,吏不能理其數(shù),廷謨會計以對。年羹堯欲延入幕,謝不往。
父親彭元珫,字實之,一字石芝。廷訓第九子。乾隆七年(1742)成進士,改庶吉士充《永樂大典》纂修官,授檢討加文淵閣校理,兼充武英殿四庫全書館、三通館提調(diào)官,遷右春坊中允。以事謫內(nèi)閣中書。少善屬文,長通韻學,工詩賦,尤精數(shù)學,著有《館課存稿》。
伯父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號云楣。晚號身云居士。廷訓子。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士。歷禮、戶、兵、吏、工五部尚書,太子少保、太保,掌翰林院,文淵閣、武英殿、國史、會典等諸館總裁。卒謚文勤。輯有《西清續(xù)鑒》《天祿琳瑯書目后編》諸書,著有《恩余堂經(jīng)進稿》《恩余堂輯稿》《宋四六話》《知圣道齋讀書跋尾》等。
《浮白錄》二卷,一冊,稿本,為海內(nèi)孤本。半葉八行,行二十三字,白口,無邊欄。此本在天頭、行間于原文多所補正,最明顯者,是作者在行間為每篇增補標題,當為修改稿本。此本為筆記體雜著,多掌故軼聞,卷一收文25篇,卷二收文16篇,共41篇。
卷一《年大將軍》《劉相國》《紀相國》三篇,皆其長輩親歷之事,足資考證,具有重要史料價值?!赌甏髮④姟肥銎洳媾硗⒅冎x絕年羹堯延攬之緣由;《劉相國》敘其父親彭元珫與劉墉之間以誠相待的趣事;《紀相國》記其伯父彭元瑞與紀昀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茲錄三文如下:
年大將軍
二伯祖夏庚公,學業(yè)與才識并長,困于場屋??滴跷熳樱詫m贊公官卷,與大伯祖漢桓公,同學于鄉(xiāng),牓諸門曰:“官卷中舉,自覺可恥,凡我戚友,概勿恭喜。”豪慷不羈如此。應(yīng)年大將軍羹堯聘,為記室。見其行事,而逆料其必敗也,以母老辭,不獲,遂佯狂忤之,得脫去。在幕中時,年命二童子侍,偶晨起,見蘭上有蟻,以手拂之。適年至,曰:“若輩安在,何為勞先生。”答之曰:“藉此遣興,非若輩偷閑也?!蹦耆ィD(zhuǎn)瞬遣使捧一榼來,請先生啟視之,則二童子之手在焉。驚悸不安者數(shù)日,雖慰留再三,而去志益決。年威名遠著,富貴已極,使能謙沖自抑,克盡臣禮,安見不作唐之汾陽,明之中山也哉。
劉相國
劉文清相國,性孤峭,同朝莫不敬畏,獨與先大夫厚,先大夫提調(diào)《四庫》時,相國為總裁,一日赴館會議公事,先大夫往院中溺,忽有所得,急呼曰:“劉中堂速來,有要事相告也?!毕鄧鲁?,含笑就溺桶問之,談良久,同歸坐。館中僚寀一時皆駭然,謂:“相國翰林前輩,位極人臣,而傲慢無禮以加之,必因此獲罪?!倍酥嗟靡嬲?,先大夫歿,相國來吊,哭之痛,且執(zhí)余兄弟手而加勉勵焉,自愧老大無成,不能仰副相國之期望也。先大夫坦率襟懷,固非協(xié)肩諂笑者所能及,更非趨炎奉勢者所敢為,而相國略分總勢,降志下交,其休休之度,因人而施,又豈高自位置者,所得而窺之耶。
紀相國
紀曉嵐相國,文名與七伯父相頡頏,有南彭北紀之稱,位亦相等。而歿邀易名之典又相同。然曉嵐之作輕靈,雖老嫗可解,七伯父之作典雅,非有切實學業(yè)者,不能探其本源,似未可一律視之矣?!都儚R實錄》,司稿本者,七伯父也,未成而歿。相國來吊,贈挽聯(lián)云:“包羅河岳之才,允矣韓文能立志;繪畫乾坤之手,惜哉堯典未終篇?!蓖纯拊唬骸霸崎顾溃杏形易魍炻?lián),我死之時,有誰作以相贈耶?!弊载摬蝗海奁卟钢葰{也。先是獻縣城樓,有赤練蛇盤踞于其中,自睥睨間垂首下飲水,頭大如斗,已生冠,類雄雞。而特十倍之耳,兩目若燈盞,光芒遠射。城高數(shù)丈,蜿蜒及地,只見半身,尚不知尾之所在。夜行者,常于月下遇之,不害人,亦不避人。橫陳道,即自其身上跨過,未嘗昂首相向也。相國誕生,蛇忽不見,邑人遂傳為相國之前身云。大抵居顯要而享文者,非天上之星宿,即地下之精靈,載諸史冊,未必盡鋪張也。然諸故老云:“七伯父落地之初,平平無奇?!眲t事之或者或偽,相國不藉此而名始著,置諸不議不論可也。[9]
四、總結(jié)
江西省圖書館所藏三種贛人著述稿抄本,皆為海內(nèi)孤本,非常珍貴?!毒粗固镁w鈔》是江西廬陵人賀沚的詩文集,《金臺稿》《鳳臺稿》《松門稿》為江西豐城人雷暎的詩集,此二集對研究明代江西文學具有重要價值。《浮白錄》是江西南昌人彭良輔所撰筆記體雜著,彭良輔伯父為彭元瑞,所述如《年大將軍》《劉相國》《紀相國》諸篇,皆其長輩親歷之事,足資考證,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參考文獻:
[1][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2008:57.
[2][明]金聲.金聲集[M].合肥:黃山書社,2019:177-178.
[3][明]賀沚.敬止堂緒鈔[M].明抄本.
[4]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集部)[M].北京,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28.
[5][明]雷暎.斗間寶氣集[M].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徐鑒刻本.
[6][明]袁宏道著,任亮直選注.袁中郎詩文選注[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257.
[7]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四輯,第八冊)[M].合肥:黃山書社,2015:490-491.
[8][明]雷暎.金臺稿鳳臺稿松門稿[M].明抄本.
[9][清]彭良輔.浮白錄[M].稿本.
作者簡介:
王昭勇(1979—),男,漢族,江西泰和人。碩士研究生,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古籍整理、地方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