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雨
(西安思源學院,西安 710038)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在該時期會面對學業(yè)壓力、人際關(guān)系壓力以及經(jīng)濟壓力等,給個人心理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不同的個體面對壓力會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如積極主動解決問題、尋求社會支持、積極思考或消極逃避和回避等。這些應對方式可以影響個體在壓力下的心理適應和情緒狀態(tài),從而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影響[1]。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與其心理健康水平間的關(guān)系,為制定針對性的心理健康干預策略和提高大學生的抗壓能力提供實證依據(jù),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參考,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應對壓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個人的全面發(fā)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和個人訪談相結(jié)合的方法,收集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數(shù)據(jù),并對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關(guān)系進行研究。
隨機選取陜西省某高校大一到大四年級在校大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 93.0%。查閱相關(guān)文獻后,采用自編的大學生壓力應對方式問卷對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進行測量,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共48道題,包括解決問題、求助、幻想、自責、退避、合理化六個因子;本研究采用一般心理健康問卷(GHQ-20)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進行測量,該量表共20道題,由自我肯定、憂郁以及焦慮3個維度組成。
在調(diào)查對象中隨機選取15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訪談提綱見表1。
表1 應對壓力的方式與心理健康水平訪談提綱Tab.1 Outline of the interview of pressure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情況Tab.2 Ways of coping with stress and the scores of ment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n=279)
如表3所示,從性別差異來看,應對方式中的問題解決型、求助型、幻想型以及退避型的性別差異顯著(P<0.01),其他類型的性別差異不顯著。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別差異不顯著;從年級差異來看,應對方式中問題解決型和求助型的年級差異顯著(P<0.05),其他類型的年級差異不顯著。心理健康水平的年級差異不顯著。
表3 應對壓力的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別和年級方面的差異Tab.3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cop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以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與心理健康水平為主題,對隨機選取的15名大學生進行個人訪談,根據(jù)被訪者的回答,得出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具有以下特點:①多樣性。大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會采取各種不同的應對方式,包括積極應對、消極應對、主動解決問題、尋求支持等。②個體差異性。每名大學生在應對壓力時會有自己獨特的應對方式,會受到個人性格、經(jīng)歷、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響。③可調(diào)節(jié)性。部分大學生選擇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式來緩解壓力,如進行身體鍛煉、心理放松技巧、藝術(shù)創(chuàng)作等。④受情緒調(diào)節(jié)的影響。在面對壓力時,有很多學生嘗試通過調(diào)節(jié)情緒來應對。⑤轉(zhuǎn)換性。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可能會隨著時間和情境的變化而變化,他們會根據(jù)具體的壓力源和需求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⑥效果的差異性。積極應對方式有助于大學生緩解壓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極的應對方式可能會加劇其壓力和心理負擔。
由表4可知,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問題解決型應對和求助型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guān)(P<0.05),與幻想型應對、自責型應對、退避型應對以及合理化型應對方式呈顯著負相關(guān)(P<0.01)。
表4 應對壓力的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關(guān)系Tab.4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level
表5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問題解決型和求助型應對方式能顯著正向預測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而幻想型、自責型、退避型和合理化型應對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P<0.05)。
表5 應對壓力的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回歸分析Tab.5 Regression analysis of coping styles to mental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從問卷回歸分析結(jié)果來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別和年級差異均不顯著。大學生的壓力應對方式以問題解決型為主。應對方式中的問題解決型、求助型、幻想型以及退避型的性別差異顯著,應對方式中的問題解決型和求助型的年級差異顯著。大學生壓力應對方式具有多樣性、個體差異性、可調(diào)節(jié)性、轉(zhuǎn)換性和應對效果不一等特點。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問題解決型應對和求助型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guān)性,與幻想型應對、自責型應對、退避型應對以及合理化型應對方式呈顯著負相關(guān)。問題解決型應對方式和求助型應對方式能顯著正向預測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幻想型、自責型、退避型和合理化型應對方式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
基于以上結(jié)論,對大學生應對壓力的方式提出以下建議:
1)了解和認識壓力是正常的生活體驗,大多數(shù)人都會面臨各種形式的壓力。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減輕焦慮和壓力感[2]。大學生可通過自我觀察和反思,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學會管理和表達情緒,并學會釋放負面情緒。給自己留出時間來放松和休息,不要過度勞累。嘗試做一些輕松的活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聽音樂或閱讀等,以緩解身心壓力。
2)積極尋找社會支持,與家人、朋友或?qū)煼窒砟愕睦_和壓力,他們可以鼓勵和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3]。如感覺無法應對壓力或者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應盡快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或輔導員的幫助。
3)設定清晰的解壓目標和時間管理目標,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學業(yè)和生活,減少焦慮和壓力[4]。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將學習與個人愛好、娛樂和休閑有機結(jié)合。
4)根據(jù)自身需求和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水平,明白保持心理健康是一個持續(xù)的過程,需要時間和努力來維護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