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伶伶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由此可見,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尤為重要。因此在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方面,教師需要尋找和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與方法,如可以從加強預習方法指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通過多種方法引導識字及拓展識字范圍等幾方面嘗試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文章闡述了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策略,僅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新課標
教師可以從加強預習方法指導、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引導多種方法識字及開展課外閱讀拓展識字范圍等幾方面嘗試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一、加強預習指導,培養(yǎng)識字意識
(一)明確預習流程,指導自主預習
教師要教給學生“五步識字”預習法。
首先,讓學生熟悉“五步識字”預習法的流程:1. 拼一拼:學生在讀書時將遇到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借助拼音拼讀三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 讀一讀:學生將課文正確、流利地大聲讀3~5遍。3. 組一組:學生將課后的生字讀熟后組2~3個詞。4. 說一說:學生向家長或?qū)W生說一說怎么記住課后會議的生字。5. 寫一寫:學生觀察課后田字格的生字,將生字描一描。
其次,教師將預習流程發(fā)在班級QQ群或釘釘群里,利用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宣傳指導,讓家長熟知預習流程與要求,以充分發(fā)揮家長的作用,請家長督促學生認真按要求預習,確保預習效果。
再次,學生根據(jù)預習流程,課前自主進行“五步識字”的預習后,以掌握大部分生字的讀音、組詞、字形,還練習了書寫,在上課時就會大幅節(jié)省學習時間,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實踐證明,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已熟練掌握了“五步識字”的預習方法,并逐漸內(nèi)化為學生自主識字的學習方法。這種識字預習方法被學生所喜愛,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與識字效率也大幅提高。
(二)及時檢查反饋,增強識字信心
學生按照預習流程自主預習課文時,需要教師具體的指導、監(jiān)督與激勵,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學生才會自主地、認真地、嚴格地按照預習流程進行預習,切實達到預習的效果。
在上課前三分鐘,教師可讓學生“拼一拼”“讀一讀”“組組詞”,檢查學生朗讀的正確與熟練程度,及時反饋預習評價,并對學生予以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增強學生自主識字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與能力。
二、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增加識字趣味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當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堂做到生動、有趣,把學生引入學習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具有“想識”“樂識”的內(nèi)在學習動機。
(一)創(chuàng)設(sh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識字興趣
例如,在《小馬過河》這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幫助小馬闖關(guān)過河的游戲,即遇到問題一步步想辦法解決問題、最終順利過河的教學情境。
在《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跟隨導游到太空進行一日游,了解太空生活中睡覺、走路、喝水和洗澡的趣事。
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shè)到野外進行探險之旅的情境,即學生在黑夜、晴天、陰雨天、下雪天游玩迷了路,該如何運用書中的知識正確辨識方向安全回家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教學情境中,能夠興致勃勃地投入識字學習,始終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二)設(shè)計生動有趣的識字游戲,鞏固識字成果
教師可以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設(shè)計生動有趣的識字游戲,如“放飛氣球”“摘蘋果”“幫小馬過河”“送動物回家”“摘星星”等,學生會非常喜歡這些游戲,并樂于參與。
教師還可以設(shè)計一些有趣的記字游戲,讓學生通過念口訣識記生字,如“記住了念,nian,上下結(jié)構(gòu)念念念,今字頭,心字底,念,思念的念”,這樣的口訣朗朗上口,包含了生字的讀音、字形和組詞,既有趣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反復認讀,能對容易混淆的字區(qū)分開來了。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展示識字能力
教師應為學生的識字能力提供一個可以展示的平臺,讓學生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促使他們對識字更感興趣,進而更加積極地投入識字的學習活動中。如舉行詞語接龍、朗讀、講故事、查字典及課外識字展示等比賽活動,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情趣,推動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進步。
三、加強方法指導,提高識字能力
在課堂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指導學生使用多種識字方法,并不斷進行總結(jié)提高,使得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學習策略,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
(一)根據(jù)漢字構(gòu)字規(guī)律識字
漢字都有一定的構(gòu)字規(guī)律,教師依據(jù)漢字不同的構(gòu)字規(guī)律,采取適當?shù)姆椒ㄒ龑W生識字,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一,通過已知學習未知。在識記單個生字時,根據(jù)學生的識字量,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熟字,采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這既能使學生鞏固熟字,又能提高學生對新字的識記效率。比如疊加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疊加在一起的字,兩個不同含義的生字疊加在一起就組成了另一個含義不同的字。比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日月明》一文中,學生對日、月并不陌生,但是日月疊加起來的“明”字,學生卻不認識。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日”就是太陽,“月”就是月亮,它們都會發(fā)出光芒或反射光芒,能帶給人們光明。祖先把日、月合在一起,組成了“明”字,代表明亮的意思。又如,在學習“塵”字時,學生對小和土都不陌生,此時教師可以將灰塵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清晰地看出“塵”是利用無數(shù)個小小的灰土組合而成的,所以小與土疊加在一起,叫“塵”??梢?,通過已知帶動未知,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生字,還能讓學生對學習生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其二,形聲字相同——字根歸類識字。教師利用形聲字的聲旁類推字音,形旁聯(lián)想字義,培養(yǎng)學生主動批量識字的意識,這有效地拓展了學生識字量,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在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每一課生字,有意識地進行相同字根,不同部首的一批字的歸類學習。比如對帶有字根的“包”“票”“青”,可以進行加部首組成新字的練習,還可以進行比一比組詞的練習,從音形義三方面全面鞏固生字。
其三,相同部首歸類識字。對有相同部首的同類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歸類識字。比如,在《我要的是葫蘆》一文中,教師在教“蚜”字時,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學生會說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這個字的,一個蟲字旁加一個牙就是蚜蟲的蚜。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這個字是蟲字旁?”學生可以回答:“是因為蚜蟲是一種昆蟲?!痹谶@一問一答中,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蚜字是蟲字旁,同時明白了,與昆蟲有關(guān)的一類字大多是蟲字旁。由此,學生列舉了很多表示昆蟲名稱的蟲字旁生字,提高學生課外自主識字的能力,增強了學生識字思維。再如教學《中國美食》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菠菜”“茄子”“蘑菇”這幾個詞語的特點,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帶有“艸”的字大多與植物有關(guān),并拓展說出很多帶有“艸”的字,如草、花、蔬、苦、茶、芳、蓮、蓬、荷、蒲等;在學習“煎”“煮”“蒸”“燒”“烤”“爆”時,學生將容易聯(lián)想到其他帶“火”或“灬”的字,比如“熱”“焦”“煙”“燈”等。
其四,利用圖畫識記象形字。象形字起源于圖畫,學生可通過看圖認識事物的特點。如教師在教“燕”字時,由于這個字的筆畫很多、字形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展示出這個象形字演變過程的圖片,把“燕”字的圖片與這個字進行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燕”字的上部就像是燕子的頭,兩邊的“北”字就好比燕子的一對翅膀,而下面的四點底則像燕子的尾巴。這種圖片配以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很快記住了這個字,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既有趣又形象,不易忘記。
(二)猜謎語識字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教師引導可以學生根據(jù)生字的特點,編字謎,學生需要自主分析字形,理解字義,編出恰當?shù)淖种i,在編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如學生編的謎語:“牙齒生了蟲”(蚜);“一撇三橫四豎,夕陽西下,牽?;丶摇保ㄎ瑁?。在猜字謎的活動中,既增添了學生的識字樂趣,又增強了學生的識字信心,一舉多得。
(三)動作表演識字
有些表示動作的生字,用語言描述字義比較困難,對此學生可以通過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以識記這些漢字。比如,在教“盯”字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他們此刻這樣一動不動、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自己,就叫“盯”,使學生在自主體驗中,真正明白了“盯”字的含義。又如,在教“蹲”“躺”“踏”等字時,教師通過做動作,能讓學生很快記住這些字,并理解它表達的意思,既增加了趣味,又提高了效率。
(四)編順口溜識字
當學生的識字量增加后,其形近字或者同音字混淆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這將阻礙學生識字的正確率,影響學生對生字的正確運用。采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辨析,是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比如針對生字“辯”“辨”“瓣”“辮”,教師可以編順口溜“中間點撇仔細辨,中間有言來爭辯,中間有瓜長花瓣,中間絞絲是辮子”。又比如針對生字“漂”和“飄”,教師可以編順口溜“三點水的漂,水上漂;風字邊的飄,空中飄?!被蛘摺坝惺u出去,沒十買進來”。學生也可以自己來編順口溜,邊拍手念兒歌,邊識記辨別這些形近字。這能夠促使學生清晰地辨析不同字,提升學生的自主識字的能力。
課堂教學是識字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師應加強課堂教學,指導學生掌握并運用各種識字方法,鼓勵學生嘗試自主學習,促使他們在識字中找到樂趣,形成自主識字的能力,這樣學生識字的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四、開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識字能力
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外學習、鞏固生字的最佳途徑。一方面,教師可以有組織地在課外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讀書活動,比如,開展“月芽閱讀”“親子閱讀”和“共讀書箱”等主題讀書活動,由教師在閱讀平臺上精心挑選一些有趣的童話故事閱讀文本,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激勵學生在課外多讀書,引導學生養(yǎng)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引人入勝的故事的同時,也能激起學生的閱讀欲望,而閱讀正需要的是識字能力。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學生識字的能力得到了鞏固鍛煉。
高效識字、大量識字的首要目的就是促使學生提前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一是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二是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學過的生字在具體語境中不斷再現(xiàn),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字的意義,從而有效地鞏固了生字。閱讀與識字可謂相得益彰。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促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漢字。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把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作為重點,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閱讀鞏固等環(huán)節(jié)逐漸形成自主識字能力,擴大學生的識字量,識字鞏固率也會不斷提升。另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讓學生在自主識字的過程中找到識字的快樂,還能讓學生熱愛識字,以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這為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讀寫能力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