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宏珍
線上幼兒教育應當堅持將幼兒的自主學習與線上教師的指導相結合。教師除了用微課的形式教授方法,還應對幼兒的學習進行線上指導。教師應豐富教學方式,甚至將平臺交給幼兒,通過家長分享幼兒的線上學習成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獲得成就感。教師作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及時對幼兒分享的行為給予贊美和鼓勵。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家線上教育,教師不能時刻陪伴幼兒、觀察幼兒,但家長可以做到。教師先將滿足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要的親子音樂發(fā)給家長并給予一定指導,讓家長發(fā)揮主體作用,參與幼兒的音樂活動。這樣不但有利于音樂活動的開展,而且對親子關系有積極作用。教育信息化離不開資源建設,建設高質量的音樂教學資源,有利于促進幼兒園網上音樂信息活動的開展。家長是否樂于參與線上音樂活動,主要取決于幼兒園是否推送了優(yōu)質課程資源。豐富的教學內容既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感受音樂的熱情,又能給枯燥的線上活動增添一抹亮色。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可以提高純音樂欣賞的比重,讓幼兒大量接觸純音樂,不但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才能,而且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有一定幫助。幼兒雖然認知水平不高,但是能與優(yōu)美的音樂產生共鳴。
手指謠、身體律動等活動,既可以增強幼兒音樂節(jié)奏感,又能激發(fā)幼兒音樂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無道具的聲音教學中,教師會提醒家長,引導并鼓勵幼兒想想還有哪些物品可以發(fā)出聲音,陪伴幼兒搜索家中可以變成樂器的小物品,讓幼兒更好地體會節(jié)奏、感受音樂。
學習打擊樂器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掌握節(jié)奏感,有利于幼兒增強自信心。教師可以在網上播放自制打擊樂器的視頻,讓幼兒明白簡單的生活用品就可以制作出不同的演奏樂器。同時,教師通過線上示范,引導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用瓶子、杯子、筷子、鈴鐺等制作打擊樂器,讓幼兒與家長一起體會動手的樂趣。
與線下相比,線上音樂游戲活動在情境設置及活動方式上選擇空間較小。但是,如果教師縝密策劃,線上音樂游戲活動是可以順利開展的。例如,教師引導和鼓勵幼兒扮演某一音樂劇中的角色,完成音樂活動,讓幼兒沉浸在音樂故事中,感受音樂的氛圍,學到相應的音樂知識。除了音樂劇以外,還可以開展“你唱我接”線上音樂接力賽等,促進幼兒在線上保持興趣。
直播互動是有效的線上教學模式。教師要想成為一名“教育主播”,不僅要有主播的特質,還應具備教育者的特質和直播策劃者的特質。在直播互動中,教師要想完善教學過程,就要認真思考每一個步驟、細節(jié)。
線上活動前的策劃、活動中的深入互動、活動后的效果評價和檢驗,共同組成了線上教學模式。無論是活動前,還是活動中、活動后,教師都需要結合線上教學模式來開展。特別是活動后的效果評價環(huán)節(jié),縝密的教學評價式有助于提升下一次互動質效。幼兒線上音樂活動教學評價,不僅要注重對幼兒學習、參與和感受效果的評價,還要注重家長參與效果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