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要】? 目的? ? 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阜寧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干預,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后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肺功能、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結果? ? 護理后,觀察組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 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負性情緒,促進肺功能恢復,并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整體護理;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9-007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9.023
肺氣腫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的雙側肺彌散性肺泡充氣量過多或者局限性充氣過多,使得局部殘留的氣體超量造成[1]。臨床上,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屬于常見疾病類型,反復發(fā)生咳痰、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嚴重時可引起患者肺功能下降,進而發(fā)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或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健康[2]。有研究表明,高質量的護理對加快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選取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50例作為觀察對象,旨在探討整體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本次研究對象為阜寧縣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采用計算機隨機系統(tǒng)將其分為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納入標準:符合《內科學》第8版[3]中關于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胸部X線檢查確診;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病歷資料不全者;伴有凝血障礙癥、精神障礙者。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51~89歲,平均年齡(67.42±6.34)歲;病程1~6年,平均(3.56±0.47)年。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50~87歲,平均年齡(67.35±6.26)歲;病程1~5年,平均(3.49±0.43)年。
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 方法? ?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指導患者根據(jù)醫(yī)囑服用藥物,明確用藥劑量與次數(shù);提供整潔衛(wèi)生的住院環(huán)境;查房巡視,仔細觀察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若有異常積極進行干預糾正;常規(guī)協(xié)助患者進行排痰。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整體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包括:(1)結合患者具體情況指導其進行正確的呼吸訓練。臨床常用呼吸訓練法有腹式呼吸法及縮唇呼氣法,腹式呼吸法訓練要求患者腹部用力進行呼吸,每日訓練2次,每次20 min;縮唇呼氣法訓練時指導患者閉口用鼻子呼吸,接著采用縮唇的方式將肺部氣體吐出并使用呼氣囊吸氣4~6 s,每日訓練2次,每次10~20 min,以患者不感到吃力為宜,對于身體狀況不佳的患者可適當減量。在呼吸訓練過程中,定期清理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指導每日3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潔。每隔8 h進行叩背排痰,若痰液濃稠,則給予霧化處理,吸氧流量控制在1~2 mL/min,時間為15 h。加強室內通風,預防患者吸入有刺激性氣體或冷空氣,在病床上放置加溫毯,做好保暖工作。(2)心理護理干預。積極且友好地與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體會到護理人員的熱情,普及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疾病相關知識及護理過程,增強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認真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惑,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結合相關資料評估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并根據(jù)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措施糾正其不良情緒,如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并協(xié)助進行適當運動。(3)生活護理干預。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受天氣、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很大,對氣溫以及空氣清新程度較為敏感,因此護理工作中要注重住院環(huán)境一體化管理,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保證空氣清新,為患者提供干凈、整潔、溫暖的病房環(huán)境。根據(jù)患者喜好可適當播放一些節(jié)奏輕緩的音樂,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壓力。對患者作息習慣進行干預,鼓勵適當運動,包括散步、瑜伽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氣溫下降時提醒患者加衣。建議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食物,如雞蛋、瘦肉、動物肝臟等。(4)睡眠護理干預。加強環(huán)境管理,減少病房訪視人員,病房周圍保持安靜,將室內溫度調至27~28 ℃,濕度調至60%左右,提供柔軟、舒適的被褥和床單,尤其是在寒冷天氣下,應做好保暖工作。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有助于提高患者睡眠質量。針對輕、中度失眠患者,夜晚可給予音樂助眠、燈光助眠,播放輕緩、柔和的純音樂,睡前1 h調暗室內燈光,或開設光線柔和的暖光燈,可以幫助患者快速入眠;白天可以適當運動,每日運動時間為30~60 min,利于睡眠質量提升。針對重度失眠患者,遵醫(yī)囑給予助眠藥物,并解釋助眠藥的作用、不良反應等。
1.3? ? 觀察指標
1.3.1? ? 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評價時間為護理前、護理后1周,采用4級評分,主要評定項目所定義的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標準為:“1”沒有或很少時間;“2”小部分時間;“3”相當多的時間;“4”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其中1,2,3,4均指計分分數(shù))。臨界分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3.2? ? 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時間為護理前和護理后1周,采用1~4級評分,共計20個項目,臨界分為53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1.3.3? ? 肺功能:采用上海伊沐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肺功能檢測儀(型號為AS-507)檢測2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時間為護理前、護理后1周。
1.3.4? ? 睡眠質量評分: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評價2組患者護理前、護理后的睡眠質量,包括入睡時間、夜間蘇醒、早醒、總睡眠時間、總睡眠質量、白天情緒、白天身體功能、白天思睡8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0~3分),評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3.5? ? 簡明健康狀況問卷(SF-36)評分:采用SF-36對2組患者護理后1周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該表共包括8個維度,即生理機能、生理職能、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各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DS、SAS評分對比? ? 2組護理前SAS、SDS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2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 護理前,2組患者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 2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評分對比? ? 護理前,2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 2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社會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職能及軀體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反復喘息、咳嗽、呼吸困難,會影響情緒狀態(tài),還會引起失眠,導致睡眠障礙,生活質量降低,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常規(guī)護理雖能給予患者相關指導,但護理內容單一,無法兼顧患者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和機體功能恢復,應用具有局限性。整體護理是以護理程序為核心、現(xiàn)代護理理念為指導的新型護理模式,通過關注并改善患者所處環(huán)境、生理狀況、心理狀態(tài)等加速身體康復進程[4]。這種護理方式護理內容涉計患者生理狀況、心理狀態(tài)、社會地位、文化背景以及精神狀態(tài)等多個方面,并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提供最佳護理服務,以提升護理質量[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整體護理根據(jù)患者的護理需求和臨床治療需求制定護理方案,可以彌補常規(guī)護理存在的不足之處,通過實施護理專項護理,給予專業(yè)的心理干預,有助于調節(jié)患者的心態(tài),同時向患者解釋疾病病因、治療方法及作用、不良反應等,解決患者因缺乏認知而產生不良情緒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焦慮和抑郁心理。另外,根據(jù)患者偏好播放舒緩的音樂及提醒其天冷時加衣,表現(xiàn)出護理過程中濃厚的人文關懷,在減輕患者生理壓力的同時也滿足其被關懷的心理需求,可有效改善心理狀態(tài)[6]。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體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肺功能改善具有促進作用。究其原因,常規(guī)護理主要重視患者治療效果,遵醫(yī)囑實施藥物治療,配合醫(yī)師完成整個治療方案,但易忽略物理因素、環(huán)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對疾病康復的影響,故患者肺功能恢復緩慢。在整體護理中,除了對患者自身疾病的關注外,還會將注意力放在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上,幫助患者快速恢復肺功能。強化環(huán)境、排痰咳嗽、通氣管理,避免患者受涼、痰液增加而加重病情,同時引導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減少不良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干擾,為病情改善奠定良好基礎。通過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可有效減輕呼吸困難,縮唇呼氣訓練和腹式呼吸訓練可以收縮膈肌,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暢,有助于增加潮氣量,緩解呼吸困難癥狀,從而提高肺功能[7]。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體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睡眠質量提升具有促進作用。究其原因,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溫暖的病房環(huán)境有助眠作用,讓患者可以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快速入睡。同時針對不同程度失眠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針對輕中度失眠患者,給予音樂、燈光及運動干預,柔和的燈光可以讓患者放松身心,輕緩的音樂可以放松大腦神經(jīng),適當運動可以增加機體疲憊感,使患者更快進入睡眠狀態(tài),加深睡眠深度,從而有效提高睡眠質量[8]。針對重度失眠患者,給予助眠藥物能更好地解決長期失眠問題,確?;颊咴谟行咧羞M行機體代謝,恢復各系統(tǒng)組織功能[9]。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整體護理可顯著提高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的生活質量。究其原因,整體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健康宣教,使其了解疾病相關知識與治療、護理內容,可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有利于增強護理依從性,使治療過程順利進行,加速康復進程;此外,對患者實施睡眠護理,提高其睡眠質量,促進機體代謝和功能的恢復,進而減輕疾病對患者心理、睡眠、日常生活的影響,有效提升生活質量[10]。
綜上所述,將整體護理干預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氣腫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和失眠情況,促進肺功能恢復,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臨床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 郎華,王芳寧.呼吸功能訓練結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情緒及肺功能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9,43(2):159-160.
[2]? ? 王芳寧,劉建英,郎華.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18,42(5):113-115.
[3]? ?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473-474.
[4]? ? ?駱瑞紅.整體性護理模式對急性支氣管肺炎患兒服藥依從性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8):172-173.
[5]? ? 王曉霞,任志芳.延續(xù)性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7,28(19):3259-3261.
[6]? ? 孔凡英.以奧馬哈系統(tǒng)為基礎的個案管理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肺功能、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147-150.
[7]? ? 艾華.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慢性支氣管炎伴肺部感染患者負面情緒與睡眠質量的影響[J].系統(tǒng)醫(yī)學,2021,6(3):174-177.
[8]? ? 龐秀麗.醫(yī)護一體化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1,19(1):167-168.
[9]? ? 丁海俠.健康教育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20,52(12):1533-1534.
[10]? ? 李靜靜.早期護理預防及護理用于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黑龍江中醫(yī)藥,2020,49(4):284-285.
(收稿日期: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