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語文課上,有個男孩總是高高地舉著右手,身子向老師的方向傾斜,嘴里不停地喊著:“我!我!我!老師叫我回答!”紅撲撲的臉蛋上洋溢著自信,鼻梁上架著的黑框眼鏡更是增添了書生氣,回答問題條理清晰,觀點恰當,令同學們佩服不已。他便是班里的超級“演說家”——小銘同學。
可就在幾個月前,剛剛踏入初中的小銘,跟現(xiàn)在比可謂判若兩人。七年級伊始,小銘是讓老師們頭疼的問題學生之一。上課愛說好動,鬧騰得周圍的同學都不能好好聽課;字體是“狂草”,寫的字沒有幾個可以辨認。找他談心,總是一副無所謂的神態(tài),聽不進老師的話。他的表現(xiàn)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但我始終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閃光點,只待慢慢發(fā)現(xiàn)——
七年級上學期,按照語文教材的要求,要進行《西游記》的整本書閱讀,為了讓學生熟悉情節(jié),加深閱讀印象,我在班級開展了“大話西游”講故事活動:課前五分鐘,抽名字讓學生講西游記故事,每節(jié)課課前講一回。學生的熱情都很高,沒被抽到的都嘆氣自己運氣差。有一次抽到了小銘,我想著他應該沒有準備,會把機會讓給別人。誰知道,小銘仿佛就在等這個機會。他大步走向講臺,從容大方地講起了“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只見他臺風穩(wěn)健,表達流暢,主要情節(jié)一個不落,還融入了夸張的表情和滑稽的動作,仿若一個喜劇演員,引得陣陣笑聲和掌聲!又有幾次,在別的同學講完后,他都會舉手補充漏掉的情節(jié)。他優(yōu)秀的記憶力和講演能力很是讓大家佩服。我長舒一口氣,暗自竊喜:這個孩子“有救”了!
為了更好地幫助小銘建立自信,讓他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我充分利用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雙重身份,在各種場合去發(fā)現(xiàn)他的點滴進步。哪怕是作業(yè)多寫了兩行,或是廣播操的動作稍微規(guī)范了一點,或是潦草的字跡可以隱約辨認等,我都會點名表揚他。再調(diào)皮的孩子也是單純可愛的,面對老師的信任與鼓勵,小銘開始慢慢變得好起來。但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壞習慣的影響可是“遺臭萬年”的。很多時候,小銘還是“惹人厭”的。怎樣讓他改變更多呢?那就信任更多,讓他展現(xiàn)更多吧!剛好,班級在午讀時間開展了“笑草講壇”活動:每個學生自愿報名,把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或感興趣的事物拿出來跟大家分享,每天一人,每人15分鐘。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報名,活動進展得非常順利。我觀察到,小銘在別人分享的時候聽得格外專注,神情里滿是羨慕,甚至有點躍躍欲試的沖動,但卻遲遲不見他報名。我約他到辦公室聊聊,問他喜歡讀什么書,對哪些事物有興趣。他說最喜歡《西游記》,已經(jīng)看了好多遍。我就建議他給大家講《西游記》,并且答應給他開設(shè)“專欄”,來個系列講壇,每周講一次,把整本書講給大家聽!他聽后,眼里閃著淚光,連忙點頭,臉上綻放出從未有過的光芒,抹著淚又含著笑走出了辦公室。
考慮到如果按照回目講,時間長,容量大,學期僅剩的六周時間講不完。于是,我再次跟小銘商量,能否加大難度,通過專題探究的形式整合內(nèi)容,把分享講壇分為“取經(jīng)故事會”與“話說唐僧師徒”兩個專題,每個專題講三次,內(nèi)容上我?guī)退黄鹫稀P°懧牶蠊麛啻饝?,興奮不已,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于是,辦公室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小銘的身影,我倆一起精選故事,梳理情節(jié),交流想法。每確定好一回講稿,他回到家后總會演練幾次。終于,連著六周的六次分享取得了圓滿成功!每個同學在如何概括故事的梗概、怎樣進行人物形象分析、如何把握講解時的詳略等方面都受益匪淺,小銘徹底成為了班上當之無愧的超級“演說家”!于是,以后的每節(jié)語文課,都會有文章開頭的那個場景。
教育沒有速成的秘笈或藥方,只要師者相信孩子“能”,不斷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亮點,設(shè)法去實現(xiàn)孩子的價值,那么每個孩子都能在前行的路上發(fā)光發(fā)亮。
本文系河南省基礎(chǔ)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借助整本書閱讀提升初中學困生學習內(nèi)驅(qū)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CJYC21010100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