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波
湯瑾老師執(zhí)教的“習作:這樣想象真有趣”,讓筆者深深感受到,一定要用一顆童心來教習作,只有教師有童心,課堂才有童趣。
一、有兒童立場,才會有童真童趣
一個真正關(guān)注兒童的教師是能夠從兒童的立場來審視課堂、設(shè)計教學活動的,湯老師就是如此。
【教學片段一】
師:來,我們欣賞一首有趣的兒歌。(師播放視頻)
師:這首兒歌題目就是——
生:顛倒歌!
師:在這首兒歌里,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顛倒現(xiàn)象?
生:老鼠成了森林之王。
生:我發(fā)現(xiàn)公雞會下蛋了,母雞會打鳴。
生:螞蟻變成了大力士,居然能扛大樹。
生:老鼠竟然當了大王,獅子、老虎都給它下跪。
師: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動物有了和以前相反的特點。看來,動物的特點可以反著說,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去想象呢?(師出示教材中的四張圖片)這是什么呀?
生:母雞會飛了。
師:這是?
生:螞蟻比樹還大,身強力壯。
師:嗯,身強力壯,這個詞很好。再來看,這是誰呀?
生:膽小如鼠的老鷹。
師:再來一個,這個是誰???
生:蝸牛健步如飛。
師:顛倒、顛倒,顛來倒去真是有趣,母雞能在天空飛翔,螞蟻的個頭比樹還大,老鷹變得膽小如鼠……咦,除了這些,你會想象你喜歡的小動物具有怎樣的相反的特點呢?
生:我想到小鳥能在水里游。
生:我想到烏龜跑得比兔子還快。
生:我想到小魚會在空中飛翔。
生:兔子吃肉,老虎吃蔬菜。
師:不僅僅是外形的變化,連性格都變了。
生:蛇長腳了。
師:哦,你聯(lián)想到了畫蛇添足這個成語。
生:貓會汪汪叫,狗會喵喵叫。
師:哇,你們的想象真有趣。
【賞析】相較于文字來說,學生更喜歡直觀的視頻,于是湯老師播放《顛倒歌》的視頻讓學生欣賞,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其實,這段視頻不僅僅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是在示范方法,啟發(fā)思維,讓學生明白:原來換一個視角看世界是如此有趣。從觀看視頻到發(fā)散思維開啟想象,這樣層層推進,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輕松了,思路也得到了拓展。
【教學片段二】
師:好的故事,不僅要有角色,還要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比如,友愛、團結(jié),你們會想到什么話題?
生:自由。
生:助人為樂。
師:真好。這樣,我們就能圍繞一個話題來想象情節(jié)了?,F(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好嗎?我們讓故事的主角隨機地轉(zhuǎn)動起來,停到誰,我們就選誰,好不好?開始?。◣燑c擊大屏幕,紅燈隨機閃亮)
生:停!
師:主角是——
生:飛天小魚。
師:我們再看話題。開始!
生:停!
師:話題是什么呀?
生:助人。
【賞析】童話故事需要圍繞一定的話題展開,需要有主角,有情節(jié)。不過,湯老師沒有生硬地指定,也沒有讓學生直接選擇,而是通過游戲的方式來確定,“點擊按鈕,喊停決定”這樣的游戲不僅好玩,而且刺激。會出現(xiàn)怎樣的組合,事先沒有人知道,課堂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不可預知性而精彩,寫作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不確定性而充滿新鮮感。
二、有兒童視角,才會有恰切指導
講故事,對于教師來說,不難,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那是需要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語言組織以及主題融合在一起的一個巨大的工程。教學時,教師應(yīng)幫助學生合理分解任務(wù),從而達到化難為易的效果。
【教學片段三】
師:誰能根據(jù)剛才選定的這兩個提示,編一個故事呢?別緊張,我們來故事接龍。誰來說故事的開始?
生:有一只小魚,它會在天上飛。
師:故事開始了,主角出場了,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生:它是一條漂亮的小魚,特別喜歡幫助別人。
師:哦,介紹了主角的特點。它會遇到什么呢?
生: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想把奶酪搬回家,但有一條河擋住了去路……
師:看,他加了一個角色,誰呀?
生:小老鼠。
師:加得妙不妙?
生:妙。
師:對,獨角戲不好玩,角色加一加,故事更精彩。小老鼠出場了,它在搬奶酪,可是它搬不回家,怎么辦呢?誰來繼續(xù)編。
生:小魚看到了這只小老鼠,對它說會幫忙把奶酪送回家。
師:我們的小魚會說話了。他加上了對話,故事就更精彩了。這時候小老鼠怎么說?
生:謝謝你,小魚。
師:對話很精彩。誰來用一句話給這個故事畫上完美的句號?
生:小魚用嘴叼著奶酪,把小老鼠駝在背上,不一會兒,就把小老鼠和奶酪送回了小老鼠家。
師:怎么樣?掌聲送給他。看,同學們合作完成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誰?
生:會飛天的小魚。
師:這個故事的話題是什么?
生:助人。
師:圓滿完成任務(wù)。還想挑戰(zhàn)嗎?
生:想!
師:那我們再玩一次,這次讓主角和話題同時出現(xiàn),我說開始,你說停。(師點擊大屏幕,紅燈隨機閃亮)
師:這次故事的主角是誰?
生:是善良的鯊魚。
師:對,性格不一樣了。這是關(guān)于什么故事呢?
生:友情。
師:誰來獨立編個故事呢?四個同學舉起了手,我想把這次機會給沒有發(fā)言過的同學。
生:大海里有條鯊魚,它不像其他的鯊魚那么兇猛,它很善良。
生:有一天,它游出了家,在路上,碰到小魚卡在了珊瑚里面。
師:嗯,添加了一個角色,還有了新的情節(jié)。這樣想象真有趣。
生:鯊魚立刻游過去,用它鋒利的牙齒把珊瑚咬斷,救出了小魚。
師:這時候,鋒利的牙齒就起到了作用,這就是巧合。了不起啊,掌聲送給他。我們的小作家!
【賞析】對于兒童來說,認識新的事物,掌握新的知識,形成新的能力都需要化難為易,循序漸進。湯老師心中裝著兒童,從兒童的視角觀察,看到了兒童的需求。于是,在講故事環(huán)節(jié),她請學生通過故事接龍的方式來講,幾個人進行合作,有效減低了難度。當學生能夠通過合作來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后,湯老師再請一個學生完整地講故事,自然就能講得流暢、完整了。
【教學片段四】
師:關(guān)于這樣的主角,這樣的話題,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粋€故事,想不想看?
生:想。
師:我們可以學學怎樣把這個故事想象得更加有趣。讓我們走進——
生:《愛笑的鯊魚》。
師:故事開始,主角出場了,你來讀。(師生合作讀繪本《愛笑的鯊魚》)這就是《愛笑的鯊魚》的故事,我們再完整地看一下這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誰?
生:愛笑的鯊魚。
師:還可以怎么說?
生:最善良、最陽光、最愛交朋友、最愛笑的鯊魚。
師:我們說過,一個好的故事,不能只唱獨角戲,要做什么?
生:加一加角色。
師:這里加了誰?
生:魚兒們。
師:我們編故事的時候也可以——
生:角色加一加。
師:鯊魚笑笑用什么救了魚兒們?
生:笑笑唯一能做的就是——笑!
生:他一笑就嚇跑了漁夫。
師:你覺得這樣寫好不好玩?
生:好玩。
師:這就叫故事的巧合。我們可以——
生:巧合用一用。
師:這樣一來,我們編出的童話故事就特別有趣了。想不想自己也來編一編?
【賞析】課堂上,怎樣才能指導學生寫出滿意的習作?這不僅需要打開學生的思路,也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方法指導。湯老師的課堂上有獨特的方法指導,而且指導十分有效,更為可貴的是,她的指導幾近無痕。湯老師帶著學生們閱讀繪本,在學生們饒有興致地閱讀繪本的過程中,“角色加一加”“巧合用一用”等方法已深入他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