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鳳嬌
語文是初中教育的重點科目,老師除了教會學生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求知欲望和學習意愿,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對語文課程的濃厚學習興趣,這樣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教育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讓學生透過語文知識領會核心思想,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欲望,對推進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們要重視初中語文課程的情感教學,讓學生既能夠學好語文,又能培養(yǎng)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將結合前人已有的教學建議和措施,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推進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希望相關分析研究對廣大教師起到一些借鑒作用。
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增加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豐富學生的內心情感
對于學生而言,初中時期雖然脫離了小學的稚嫩,但在情感認知方面并不完整,需要家長及教師進行正確的情感教育引導。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偏向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著重培養(yǎng)學習技能,而忽略了學生生活中的情感管理指導,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融入情感教育,帶入情感的課堂教學,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深入理解文章內涵
初中正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人生價值觀在此期間基本成型,所以教師用需要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初中課文大多蘊涵著深奧的人生道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自己的感悟、生活經驗融合到課堂中,使學生在讀懂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很好地吸收文章中的人生哲理,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三)拓展語文教學內容
對于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有些知識晦澀難懂,通常需要課外知識的補充輔助理解內容。對此,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合到課外讀物及課內知識中,會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化解學習中的疑難。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重視教材中情感資源的挖掘
初中語文課本中很多課文都富有情感色彩,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資源,并且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和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過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課文的背景,以便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當時的寫作心情以及作者想表達的情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情感朗讀,感知課文中的情感世界。
(二)有效進行師生互動
教師是課堂學習的主要引領者,所以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在用心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是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去傾聽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我們知道,每個人對事物都會產生不同的看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課堂中也應該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觀點和觀點之間產生碰撞,產生新的火花,從而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場景。
(三)注重對學生內心情感的激發(fā)
初中生相對來說年紀較小,還處于比較稚嫩的狀態(tài),所以他們對情感的把握更趨于感性,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教學較難理解的古詩文時,教師可以穿插一些作者的生平故事,也可以講述一些課文的背景,或者是播放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樂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從而達成學生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共鳴。
(四)讓學生更有興趣地進行學習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語文教材中很多素材都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是部分教師對這些有趣的成分沒有充分挖掘和融合,導致課堂教學比較乏味。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播放與課文相關的視頻讓學生進行賞析,并拓展閱讀相關的作品,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有更好的審美體驗,也能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五)鼓勵學生豐富課外閱讀
很多時候,學生在寫作時會出現(xiàn)有想寫的內容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書面語表達出來的情況,這其實和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太少有很大的關系?!案褂性姇鴼庾匀A”,大量的閱讀積累有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其語言文字運用和布局謀篇的能力。初中語文教材中雖然也有不少閱讀材料,但是很多閱讀材料是節(jié)選的,而且閱讀材料并不能完全學生的閱讀需求,所以,提高課外閱讀量就成為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重視群文閱讀訓練和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適合學生閱讀的篇目,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例如《城南舊事》《駱駝祥子》《紅星照耀中國》《傅雷家書》等。閱讀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道理,讓他們的情感體驗更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