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瑞,張 玉
河南省職工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河南 鄭州 450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心臟結構及功能發(fā)生異常改變,從而影響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正常進行,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無法維持有效心排血量,進而引發(fā)的一系列心臟類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終末期表現(xiàn)和最主要死亡原因,多發(fā)于老年人[1]。既往研究[2]顯示,臨床上治療CHF的藥物和手段多樣,但其預后效果不佳,可能與患者在治療期間運動耐力下降、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等因素有關,同時因體力活動受限其生活質量明顯降低。近年來臨床上對于心衰類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護理在治療中的作用被逐漸重視,心臟康復是臨床常用輔助治療CHF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內容是心理護理及運動康復[3],在治療疾病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同時配以健康宣講和運動康復訓練。本研究對CHF患者采用此類康復手段干預,旨在探究心理護理聯(lián)合運動康復對患者各方面的影響。
選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河南省職工醫(yī)院收治的符合標準的108例CHF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建檔時間不同分為觀察組(n=54)和對照組(n=54),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情況(±s)分
組別對照組(n=54)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觀察組(n=54)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SAS評分SDS評分65.49±6.17 58.43±4.94 6.564<0.001 61.52±4.34 55.38±4.09 7.566<0.001 65.37±6.31 51.03±4.17 13.932<0.001 60.94±4.48 50.17±3.01 14.664<0.00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情況
納入標準:(1)均符合CHF相關診斷標準[4]。(2)按照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5]分級標準,心功能受損為Ⅱ、Ⅲ級和Ⅳ級的患者。(3)近期未使用過受體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抑制劑。(4)患者對研究知情且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1)正在使用胰島素、激素類藥物。(2)合并機體臟器功能不全。(3)血鉀、血肌酐異常。(4)合并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難以配合研究。
入院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心衰治療,常規(guī)治療手段包括擴張血管、服用利尿強心藥物、控制鈉鹽攝入等。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照組治療,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康復指導等。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聯(lián)合運動康復護理干預,方案如下。
1.3.1 個性化心理護理 讓患者及家屬了解不良心理情緒對疾病的影響,鼓勵患者主動傾訴心中的疑慮,并耐心為其解答,緩解其焦慮、緊張等負面心理情緒,利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積極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同時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情況進行詳細了解,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根據(jù)患者實際需求對患者個性化護理方案進行補充完善,使患者感受到充分的尊重、關心和重視,從而提高治療積極性以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3.2 運動康復護理 根據(jù)患者具體的病情發(fā)展以及運動耐受情況,護理人員為其制定個性化運動康復訓練方案,在護理人員監(jiān)督下所有患者均按照該方案執(zhí)行。NYHA分級:(1)II級?;颊咦灾鬟M行站立、步行練習,5~10 min/次,5~6 次/d,日常生活中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自行完成進食、洗漱等日常生活。(2)III級。在護理人員指導下患者進行床邊站立、移步以及步行練習,5~10 min/次,3~4次/d,根據(jù)患者病情改善程度護理人員適當為其增加運動量、延長運動時間;日常生活中協(xié)助患者完成床旁用餐、練習坐浴及大小便,并從坐浴過渡到自主洗浴。(3)IV級?;颊呷朐汉筮M行絕對臥床休息,在護理人員幫助下活動各個關節(jié),5~10 min/次,4次/d,當患者可進行主動關節(jié)運動后,在醫(yī)護人員幫助下床運動;日常生活中協(xié)助患者在床上完成進食、洗漱、翻身、大小便等。
(1)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分別于兩組患者護理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評價,SAS 和SDS 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況越嚴重。SAS 重測信度為0.96,內容效度為0.88,SDS 重測信度為0.93,內容效度為0.86。(2)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分別于護理前后采用心臟智能超聲心動圖系統(tǒng)(江蘇安茂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Q-7 C型)測量兩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等。心功能改善效果:顯效:行護理干預后NYHA 分級恢復為I 級或改善II級,有效:NYHA 分級改善I 級但未達到II 級,無效:心功能無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心功能改善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別于兩組護理前后采用心力衰竭生活質量量表(MLHFQ)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價,滿分100分,評分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重測信度為0.96,內容效度為0.89。
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與護理前比較,護理后兩組LVESD、LVEDD 等心功能指標均降低,LVEF升高,且觀察組LVESD、LVEDD均低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心功能改善率為92.59%,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指標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功能指標情況(±s)
組別對照組(n=54)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觀察組(n=54)護理前護理后t值P值LVESD(mm)LVEDD(mm)LVEF(%)49.54±4.43 41.95±3.86 9.492<0.001 62.76±4.63 54.73±5.47 8.234<0.001 38.64±4.13 45.18±4.87 7.526<0.001 50.28±4.65 37.96±4.25 14.371<0.001 63.54±4.87 49.28±4.32 16.097<0.001 39.29±4.51 53.74±5.42 15.060<0.001
表3 兩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
與護理前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MLHFQ 量表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表4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s)分
組別對照組(n=54)觀察組(n=54)t值P值護理前79.43±5.32 80.06±5.57 0.601 0.549護理后62.17±4.35 54.12±4.47 9.484<0.001 t值16.811 26.691 P值<0.001<0.001
CHF是心臟類疾病患者住院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具有較高致死率,可對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以控制疾病惡性發(fā)展。既往研究[6]認為,為避免加重心臟負荷,CHF患者需臥床修養(yǎng),盡可能減少外出,但患者長時間臥床,會導致機體運動耐力下降,增加血液黏度,增加血栓發(fā)生風險,對患者預后生存產生不利影響。個性化心理護理是通過加強醫(yī)護人員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提升對疾病的認識,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獲得家庭及社會支持,建立心理支撐,增強治療信心[7]。運動康復是臨床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干預措施之一,運動康復訓練可明顯改善患者體力,降低醫(yī)療成本[8]。
本研究對CHF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聯(lián)合運動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SAS、SD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聯(lián)合護理可有效緩解治療期間患者發(fā)生的不良情緒,在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方面具有積極作用。此外,本研究還顯示,護理后兩組LVESD、LVEDD 降低,LVEF 升高,而觀察組指標變化更為顯著,且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對照組,與謝巖[9]研究相似,提示聯(lián)合護理在提高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本研究中觀察組聯(lián)合運動康復護理方案,根據(jù)患者病情發(fā)展,醫(yī)護人員可適度安排其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有效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使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充分激活,提高細胞氧化酶活性,促進骨骼收縮,在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顯著作用[10]。隨著病情惡化發(fā)展,CHF患者軀體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日趨下降,在治療過程中不良情緒的出現(xiàn)也會影響患者預后,在患者個性化心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講,使患者及其家屬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同時對治療及疾病的預防預后進行了解,個性化方案的制定可以針對性解決患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問題,維護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提升生活質量。本研究中對兩組生活質量進行比較,顯示觀察組MLHFQ 評分較對照組低,提示對CHF 患者行聯(lián)合護理有利于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CHF患者行個性化心理護理聯(lián)合運動康復手段干預,可緩解患者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情緒,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改善心功能,從而利于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