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發(fā)病機制為患者的胃失和降、肝失疏泄、胃氣上逆[1-3]。本研究進行舒肝健胃丸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莫沙必利片與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6 年4 月~2018 年5 月在本院治療的87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43 例)及實驗組(44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21 例;年齡32~68 歲, 平均年齡(46.83±7.15)歲;其中經(jīng)胃鏡檢查分級為Ⅰ級患者12例, Ⅱ級患者22例,Ⅲ級患者9 例。實驗組:男23 例, 女21 例;年齡34~65 歲, 平均年齡(45.16±6.79)歲;其中經(jīng)胃鏡檢查分級為Ⅰ級患者15 例, Ⅱ級患者23 例, Ⅲ級患者6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s)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n, ±s)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shù) 性別 平均年齡(歲) 經(jīng)胃鏡檢查分級男女Ⅰ級 Ⅱ級 Ⅲ級實驗組 44 23 21 45.16±6.79 15 23 6對照組 43 22 21 46.83±7.15 12 22 9 χ2/t/Z 0.011 1.117 0.896 P 0.918 0.267 0.370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與莫沙必利片進行治療, 口服莫沙必利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0317), 5 mg/次, 3 次/d;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6379), 20 mg/次, 2 次/d。連續(xù)治療8 周。
1.2.2 實驗組 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結合舒肝健胃丸(山西華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Z14020369)進行治療。舒肝健胃丸的主要成分為厚樸(姜制)、香附(醋制)、白芍(麩炒)、柴胡(醋制)、青皮(醋炒)、香櫞、陳皮、檀香、豆蔻、枳殼、雞內(nèi)金(炒)、檳榔、延胡索(醋炒)、五靈脂(醋制)、牽牛子(炒)。1 袋/次,3 次/d。連續(xù)治療8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RDQ 評分 使用反流性疾病問卷[4](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RDQ)評估患者的反酸、反流、燒心、非心源性胸痛癥狀評分及總分, 患者的分數(shù)越高說明其癥狀越嚴重。
1.3.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24 h pH 檢測指標 檢測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食管24 h pH 檢測指標, 患者在檢查前停用一切影響檢測結果的藥物, 檢測前12 h 禁食, 6 h 禁飲。將pH 電極經(jīng)患者的鼻部進入食道下段括約肌上, 連續(xù)記錄24 h, 得到患者的反流持續(xù)≥5 min 次數(shù)、最長反流持續(xù)時間、pH<4 的總時間百分比及DeMeester 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shù)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RDQ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反酸、反流、燒心、非心源性胸痛評分及RDQ 總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反酸、反流、燒心、非心源性胸痛評分及RDQ 總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RDQ 評分比較( ±s,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RDQ 評分比較( ±s, 分)
組別 例數(shù) 反酸評分 反流評分 燒心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4 6.05±1.53 3.83±1.49a 5.27±1.85 3.17±1.28a 4.73±1.75 2.97±1.14a對照組 43 5.97±1.50 4.55±1.24 5.19±2.11 4.06±1.62 4.57±1.71 3.61±1.38 t 0.246 2.447 0.188 2.847 0.431 2.361 P 0.806 0.016 0.851 0.006 0.667 0.021
續(xù)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RDQ 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非心源性胸痛評分 RDQ 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4 3.98±1.66 2.69±1.24a 20.06±4.21 12.21±3.59a對照組 43 4.01±1.42 3.03±1.35 19.68±5.30 14.89±4.19 t 0.090 1.224 0.371 3.206 P 0.928 0.224 0.712 0.002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24 h pH 檢測指標比較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反流持續(xù)≥5 min 次數(shù)、最長反流持續(xù)時間、pH<4 的總時間百分比、DeMeester 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反流持續(xù)≥5 min 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 最長反流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 pH<4 的總時間百分比及DeMeester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24 h pH 檢測指標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食管24 h pH 檢測指標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反流持續(xù)≥5 min 次數(shù)(次) 最長反流持續(xù)時間(min) pH<4 的總時間百分比(%) DeMeester 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4 7.84±2.02 2.96±2.34a 31.22±9.28 7.93±2.44a 13.48±3.79 6.02±3.25a 33.28±5.06 8.07±3.06a對照組 43 8.16±1.15 3.85±1.23 29.78±7.02 11.43±3.20 12.36±4.22 7.55±3.40 32.28±6.54 10.48±2.68 t 0.905 2.213 0.815 5.745 1.303 2.146 0.799 3.904 P 0.368 0.030 0.417 0.000 0.196 0.035 0.427 0.000
在臨床上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主要采取對反流液酸度進行降低處理、促進患者的胃食管排空程度, 從而達到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復發(fā)[5-8]。市面上出現(xiàn)了很多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藥物, 種類也比較豐富, 故尋找到適合患者病癥的藥物是至關重要的。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是一種質(zhì)子泵抑制劑, 對于患者分泌的胃酸不僅能夠有效的調(diào)節(jié)、快速進入胃分泌小管,還能夠通過在體內(nèi)轉變成亞磺酰胺, 治療胃酸分泌效果更加明顯[9-12]。莫沙必利片屬于一種5-羥色胺4(5-HT4)受體的激動類藥物, 患者服用后可促進胃腸動力, 在機體局部有效釋放乙酰膽堿。
本研究對舒肝健胃丸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莫沙必利片與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RDQ 評分、食管24 h pH檢測結果進行了仔細觀察與對比。結果顯示, 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反酸、反流、燒心、非心源性胸痛評分及RDQ 總分分別為(3.83±1.49)、(3.17±1.28)、(2.97±1.14)、(2.69±1.24)、(12.21±3.59)分, 均低于對照組的(4.55±1.24)、(4.06±1.62)、(3.61±1.38)、(3.03±1.35)、(14.89±4.19)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反流持續(xù)≥5 min 次數(shù)(2.96±2.34)次少于對照組的(3.85±1.23)次, 最長反流持續(xù)時間(7.93±2.44)min 短于對照組的(11.43±3.20)min,pH<4 的 總 時 間 百 分 比(6.02±3.25)% 及DeMeester評 分(8.07±3.06) 分 低 于 對 照 組 的(7.55±3.40)%、(10.48±2.68)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表明舒肝健胃丸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莫沙必利片方案治療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方案。
綜上所述, 舒肝健胃丸聯(lián)合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莫沙必利片方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著顯著的效果, 但是關于治療后的長期效果該研究未進行深入探討, 存在一些不足, 在此處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