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萍
教育是愛的藝術(shù),寬容是愛的表現(xiàn)。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幼小的心靈需要師愛來呵護,尤其在小學生偶犯錯誤時,更需要教師踐行愛的教育,在尊重學生個體的前提下,用寬容來感染學生,讓其在犯錯改錯中主動成長。
一、個案情況
我在查閱學生訂正試卷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林同學的試卷在錯題處有涂抹修正,成績改成97分,而成績登記本上,他的成績是91分。當時我怒火升起,準備和家長聯(lián)系,教訓一下這個擅改分數(shù)、弄虛作假的孩子。拿起電話的那一剎那,我忽然想起了教育名言: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眼下怎樣抓住這個契機,讓小林同學自我反思,從內(nèi)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成長起來呢?
我決定對小林同學的情況進行分析。先聯(lián)系孩子媽媽,了解到這孩子的爸爸有一個規(guī)定:孩子考試不到95分就要吃鞭子。再和孩子爸爸溝通,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小林改分的原因弄清楚了,一是小林同學的父母教育方法不當,這是主要原因;二是小林同學有僥幸心理,這是次要原因。
我冷靜以后,把小林同學請到了辦公室,指著試卷平和詼諧地說:“你這是向老師借了6分嗎?”小林同學低著頭,羞愧地向我承認了錯誤,見孩子心生悔改之意,我說:“下次考試要償還6分哦?!薄案姆纸璺帧背闪宋液托×滞瑢W之間的小秘密。后來小林同學進步很大,在考出高分的時候,我按約定扣除6分,還教育他切不可驕傲自滿。初秋,桂花飄香的時候,小林同學鄭重地送給我一張教師節(jié)賀卡,上面寫著:李老師真心愛我,我也愛李老師。
二、愛與尊重是教育的真諦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密鑰。小林同學在班級不屬于優(yōu)秀學生,平時我了解不多,他的擅改分數(shù)讓我氣憤。但如果只是把他叫到辦公室嚴加批評,或者告知班主任管教,只會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我表達出的善意讓小林同學感受到“愛”,使得他勇于承認錯誤,拉近了師生彼此之間的距離,讓“借分還分”成為可能,成為兩個人的小秘密。
尊重是學生自尊、自我教育的催化劑。孩子需要尊重,而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尤其能激發(f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本案例中,我通過電話家訪,糾正了家長錯誤的教育方法;通過平等交流,給小林“借分”的臺階,使他感受到尊重,進而提升了自身努力的動能,催化自我教育,讓“還分”成為現(xiàn)實。
三、適度寬容是無聲的教育
教育管理要考慮年齡、身心發(fā)展等特點,特別注意情感的熏陶。教師要有慈母之心,包容著孩子非原則性的犯錯,呵護弱小的心靈。當然,對學生寬容不是老師無原則退讓。如果老師對學生改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學生一次得逞,就會得寸進尺,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養(yǎng)成壞習慣,影響一輩子。適度的寬容,要求老師表達出愛和尊重,輕輕扶起偶爾跌倒的孩子,用慧眼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成長潛質(zhì);趕緊拉回誤入迷途的孩子,用善意指引他們直面錯誤,知錯改錯。
在小學生犯了錯誤心里忐忑不安時,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會在學生心中燃起希望之火,他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愛和尊重,就會從心底里接納和敬佩老師;他感受到老師的期盼和希冀,就會從心靈深處受到鼓舞,變得自覺努力,不辜負老師的苦心“懲罰”。小林同學用“還分”來改正自己的錯誤,用賀卡來回報老師的“借分”,真正說明了寬容具有超越懲罰的教育力量,寬容讓學生心靈充滿愉悅,也讓教師的工作充滿陽光。
四、結(jié)語
因為“借分還分”的成功,我常常把這個小經(jīng)驗運用在教學實踐中。有些學困生雖然努力,依然考出不及格的分數(shù),我會在卷面上寫上鼓勵的話,并“借”幾分給他們,希望他們在下次考試時把借的分數(shù)“還”回來。這種做法使他們在好奇中感受到老師希冀和關(guān)愛的目光,從而更加努力和自覺地學習。在等待“還分”的過程中,我不僅享受著師生之間互相信任的愉悅,還常常能收獲他們成績進步帶來的“連本帶息”的驚喜。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