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理運用微課,有助于優(yōu)化教學思路、提升教學質(zhì)量.據(jù)此,文章簡述微課的優(yōu)勢,并從課前、課中、課后多個環(huán)節(jié)探究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旨在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教學應用;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21-0095-03
收稿日期:2023-04-25
作者簡介:力萍(1984.11-),女,江蘇省揚州人,碩士,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微課模式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中,除了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之外,還能讓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好地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全面地學習和發(fā)展.為此,高中化學教師應深度分析微課的優(yōu)勢及應用模式,在教學中加以運用,以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
1 微課教學的顯著優(yōu)勢
第一,時間短.微課教學主要是引導學生觀看視頻,視頻的長度適中,大多不會超過十分鐘,這樣的短視頻不僅能提煉和概括出重點知識,還能緩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提升學習效率的同時強化學習效果.第二,針對性強.每個微課視頻中的內(nèi)容多是圍繞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雖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卻是主次分明,能讓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和高效性[1].第三,形象性強.微課具有較強的動態(tài)性,
多以文字、圖片、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生動性與形象性較強,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還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
2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2.1 課前應用,明確教學目標
預習是高效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微課的運用則能幫助學生進行高效的預習,明確教學內(nèi)容、重難點等等,讓學生在積極探究中鍛煉思維并提高學習能力.其實,高中化學中很多知識都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從生活實際入手,將日常生活與化學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幫助學生理解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從而增強化學學習的效果.另外,借助微課視頻的形式來動態(tài)展示學習中的知識,能讓靜態(tài)的化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知識內(nèi)容也更加直觀,學生能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象內(nèi)容,便于吸收和理解[2].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鈉及其化合物”教學為例,教師在講解“焰色試驗”相關知識時,為了讓學生對金屬發(fā)生的焰色反應有直觀的認識,可以利用微課指導學生高效完成預習.首先,教師應圍繞焰色反應制作微課課件,向?qū)W生展示鈉、鉀、鈣、銅等金屬不同的焰色反應,讓學生直觀認識到不同金屬發(fā)生的焰色反應及反應特征.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能直觀地觀察到金屬不同元素形態(tài),并通過視覺基礎建立金屬焰色反應概念,為后續(xù)的金屬焰色反應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隨后,教師考慮到部分金屬焰色反應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學生對焰色反應產(chǎn)生直觀印象后,借助微課視頻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焰色反應的原理、實驗操作步驟及現(xiàn)象.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節(jié)約教學資源與課堂演示的時間,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借助微課指導學生預習后,
結合微課內(nèi)容提出問題:金屬鈉發(fā)生焰色反應的現(xiàn)象是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掌握學生預習整體情況,為高效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2 課中應用,強化教學效果
2.2.1 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雖然認識到了實驗的重要性,卻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仍是以講述的方式開展實驗教學[3].這種模式下,部分學生對實驗操作流程及現(xiàn)象的理解不夠深入,影響了知識體系的構建.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微課,能讓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有直觀的認識,并獨立、自主地探索相關化學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掌握.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第三冊“醛酮”教學為例,在講解“乙醛”部分知識時,涉及到銀鏡反應,這一反應較為復雜,學生理解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展開實驗教學.首先,教師帶領學生研究“乙醛”物理性質(zhì)時,先提出幾個問題:(1)通過觀察乙醛的樣品,能否猜測出乙醛的物理性質(zhì)?(2)在面對乙醛和乙醇兩種無色溶液時,能否通過實驗正確辨別二者?以“乙醛”為核心設計問題,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思考.隨后,學生結合已掌握的知識說出對“乙醛”性質(zhì)的猜測,教師則利用微課展開教學,課堂中借助微課全方面講解乙醛的物理性質(zhì),并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乙醛的結構特點,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乙醛有CO雙鍵且不飽和,—CHO中有C—H鍵極性較強,因此猜測乙醛可能具有氧化性和還原性.最后,利用微課展示乙醛的分析結構模型,再借助動畫演示乙醛與氫氣的反應過程,以培養(yǎng)學生的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
2.2.2 抽象知識教學中應用微課
高中化學知識具有明顯的抽象性、微觀性,若僅憑教師的語言講解,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而利用微課視頻來展示抽象知識,能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真實性,有效避免學生無法理解、理解困難等情況出現(xiàn)[4].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乙醇與乙酸”教學為例,乙醇化學性質(zhì)部分知識具有較高的抽象性,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借助微課教學,讓學生在直觀、形象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首先,教師利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再展示乙醇的分子式和結構式,讓學生在直觀對比中認識到模型中每一部分所代表的元素,進而掌握乙醇的結構和特點.由此,學生通過分析更加直觀地理解乙醇分子的化學性質(zhì).隨后,當學生掌握乙醇的組成結構后,教師繼續(xù)利用微課視頻展示演示實驗,“乙醇燃燒”實驗中在蒸發(fā)皿中滴入少量的乙醇,點燃后用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然后迅速正立,滴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蕩,發(fā)現(xiàn)乙醇安靜的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凝結,滴入石灰水后變渾濁,即
CH3CH2OH+3O2點燃2CO2+3H2O
而“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中則是向試管中滴入少量的乙醇,將銅絲燃燒片刻,立即伸入試管中,反復操作幾次,發(fā)現(xiàn)銅絲被灼燒后變黑,伸入乙醇中又變紅,且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zhì)生成,即
2Cu+O2△2CuO
CH3CH2OH+CuO△Cu+CH3CHO+H2O
由此,結合實驗中的操作步驟和現(xiàn)象,學生認識到乙醇具有氧化性和脫水性.
2.2.3 重難點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重難點知識多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會將更多精力放在重難點講解上,并反復多次進行講解,期望學生可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結果往往不佳,導致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仍無法攻克學習中的重難點.而微課能以動態(tài)的動畫或視頻,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中的重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氧化還原反應”教學為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攻克化學學習中的難點,教師應利用微課展開教學.首先,教師應在課堂初始,為學生布置自主探究任務,要求學生利用移動端觀看微課視頻,并結合教材嘗試探究氧化還原反應的內(nèi)涵、概念及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這一過程中,涉及到利用化合價升降及電子轉移來判斷氧化還原反應,是本課中的重難點,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從而準確把握學生學習中的盲點.隨后,教師利用屏幕播放微課視頻,結合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其從微課中尋找答案,如氫氣與氧化銅發(fā)生反應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無法準確判斷這種反應類型,教師則利用動畫展示反應中得氧和失氧的過程,即根據(jù)
H2+CuOCu+H2O
發(fā)現(xiàn)氫氣因為得氧生成了水,而H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為+1價,而氧化銅因為失氧被還原為了Cu,化合價由+2降低為了0價.由此,在教師合理地指導下,學生認識到只要化學反應中發(fā)生了化合價升降變化,就說明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攻克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助力學生高質(zhì)量完成學習任務.
2.3 課后應用,構建知識體系
微課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應用在課后則有助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梳理化學知識脈絡,顯著提高課后復習的效率.而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以點帶面展開復習,突出化學知識中的重點內(nèi)容.具體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圍繞一條知識主線引導學生復習,通過集中化、精髓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復習和把握重點知識,以便達到優(yōu)化學生思維、提升學習效率的目的.
以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第二冊“硫及其化合物”教學為例,本課中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且內(nèi)容分布較為零散,部分學生不具備梳理脈絡、總結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引導學生復習,助力學生系統(tǒng)性掌握知識點.首先,教師在課堂初始要求學生根據(jù)所學知識,嘗試繪制硫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關系圖,初步對知識體系進行梳理.接著,教師向?qū)W生出示微課視頻,要求學生參照自己繪制的關系圖,觀看微課視頻,在對照中完成理論知識的查缺補漏,對硫元素的物質(zhì)性質(zhì)及轉化關系有進一步地認識.隨后,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繪制的關系圖,思考“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有哪些?”同時借助視頻展示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如無色、有刺鼻性氣味、密度大于空氣、還原性、弱氧化性、漂白性等等.并繼續(xù)提問“如何制取二氧化硫?”學生思考后在微課中展示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引導學生說出其中的反應原理,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再引導學生結合圖1中的信息,思考這一反應中,石蕊試劑、品紅試劑、H2S溶液、KMnO4溶液、NaOH溶液會產(chǎn)生什么現(xiàn)象?NaOH溶液又在實驗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學生回答后,教師利用微課視頻直觀演示實驗中各個溶液的現(xiàn)象變化情況.由此,教師以微課為輔助手段,復習中先引導學生思考,再利用微課視頻加以驗證,從而提高復習的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黃維.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技巧[J].科幻畫報,2022(12):199-201.
[2] 李娜.小微課 大實驗:以高中化學學科為例[J].名師在線,2022(33):82-84.
[3] 殷東升.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中化學微課教學策略探析[J].新教育,2022(32):81-82.
[4] 黃麗丹.微課導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高考,2022(32):105-107.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