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麗霞 邵建剛
【文本解讀】
《貓》是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中,老舍先生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這是在“初步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學生既要體會情感,又要關注如何表達。所以,本節(jié)課旨在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習得作者表達的方法,進而用于實踐。
【教學目標】
1.認識“慮、職”等生字,讀準多音字“屏”,會寫“憂、慮”等字詞。
2.感受貓的古怪,體會老舍用具體事例來表達對貓的喜愛的方法。
3.體會第2自然段寫法上的特點,并嘗試練筆。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學習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達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教師引導學生聊聊朋友圈,欣賞朋友圈,認識“文案”。
二、情境導入
1.導入:本單元給我們介紹了好幾位名家筆下的動物。(出示單元目錄)如果想讓你給這些作家筆下的動物發(fā)朋友圈,你會怎么發(fā)?這節(jié)課我們率先給老舍家的貓發(fā)個“九宮格”(板貼朋友圈格式),看看選取哪幾個鏡頭最能展現(xiàn)出他家貓的氣質(zhì)。
2.揭題:一起走進老舍的《貓》。(齊讀課題)
三、布置任務
◆任務一:尋找文案
1.朗讀課文:發(fā)朋友圈需要文案和照片,這個文案該怎么寫?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詞最能反映老舍家貓的氣質(zhì)。
2.找關鍵詞:你發(fā)現(xiàn)老舍家有幾種貓?最能反映它們氣質(zhì)的詞是什么?
預設:古怪、淘氣。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初讀課文,厘清課文結構,知道課文圍繞貓的可愛講了兩層意思,分別是大貓“古怪”和小貓“淘氣”,找到關鍵句,提取關鍵詞。)
◆任務二:構思導圖
1.釋義“古怪”:生活中你遇到過脾氣古怪的人嗎?你怎么理解“古怪”?
2.尋找“古怪”:貓的古怪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4自然段,圈出形容貓性格古怪的詞語,完成思維導圖(如圖1)。
3.感受“古怪”:發(fā)現(xiàn)圖中三組詞的特點,引出關鍵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4.說說“古怪”: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貓為什么古怪嗎?老舍爺爺是怎么說的呢?
(設計意圖:這一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找找貓“古怪”在哪里,初步體會老舍先生是通過描寫貓矛盾的性格來突出古怪中的可愛的,使其感受到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發(fā)現(xiàn)一個“可是”把貓矛盾的性格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為語言習得做好鋪墊。)
◆任務三:選取鏡頭
1.師生合作拍攝:發(fā)朋友圈要圖文并茂?,F(xiàn)在文案有了,那要配哪幾張照片才能把貓古怪的氣質(zhì)體現(xiàn)出來呢?請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我們可以抓拍哪些鏡頭?
◎預設1:睡大覺的鏡頭。
提問:你是從哪句話中捕捉到這個鏡頭的?
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
追問: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你仿佛看見了怎樣的畫面?(師范讀)那我們就拍一張貓睡大覺的照片來發(fā)朋友圈。
◎預設2:在外玩的鏡頭。
提問:這個鏡頭你又是從哪句話中捕捉到的?
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追問:同學們,生活中你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那我們就拍一張貓在外面玩的照片來發(fā)朋友圈吧。
◎預設3:抓老鼠的鏡頭。
提問:這個鏡頭老舍爺爺是怎么描述的?
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兒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教學“屏息凝視”,體會盡職。
小結:那我們就抓拍一個屏息凝視的鏡頭來發(fā)朋友圈。
2.小組合作拍攝鏡頭。
(1)總結方法:畫讀句子—想象畫面—捕捉鏡頭。
(2)小組合作學習,尋找剩余的6個鏡頭。
合作要求:自讀第3、4自然段,找出鏡頭。小組交流,用詞語描述鏡頭。
(3)小組匯報,教師板貼貓不同姿態(tài)的圖片。
(4)小結:老舍爺爺真不愧是語言大師,用一個個具體事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畫面。(板書:具體事例)
3.點贊評論,升華“古怪”。
(1)引導評論:同學們,如果你刷到這樣的朋友圈,你會怎么評論?
(2)順勢點明寫作手法(板書:明貶實褒),引出關鍵句:這種古怪的小動物,真讓人覺得可愛。
(設計意圖:該任務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升華“古怪”,體會可愛。本任務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教師“扶”著學生找鏡頭,第二步是教師“放”手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捕捉貓剩余的鏡頭。學生邊說,教師邊板貼,生動的畫面代替具體事例展示在大家眼前,貓的可愛更直觀了?!懊髻H實褒”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任務四:仿寫語言
要求:老舍筆下的貓之所以可愛,是因為他善于抓住貓矛盾的特點,還善于描述一個個具體事例。如果你能模仿老舍的語言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或小伙伴,它(他)也一定這么可愛。
說它(他)? ? ? ? ? ? ?吧,
??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所有的語文能力最終都要落實到運用上。因此,在結尾之處設置小練筆,既能檢驗教師搭建的學習支架的有效性,又可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真正實現(xiàn)教學評有機融合。)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給老舍家的大貓發(fā)了朋友圈。
接下去我們還要給老舍家的小貓、母雞以及豐子愷家的白鵝發(fā)朋友圈。你們會用什么方式呢?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收獲更多的贊。
【板書設計】
【教學思考】
《貓》是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經(jīng)典的老課文。在新課標的大背景下,要想把老課上出新意,必須另辟蹊徑,用全新的構思促成課標理念的有效落地。
為此,本課從學生熟悉的朋友圈入手,先給朋友圈寫文案,找到文章的關鍵語句,再給朋友圈選取對應的圖片,根據(jù)具體事例讀出畫面感,最后通過為朋友圈點贊、評論,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整個教學過程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推進,從扶到放,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文中這只脾氣實在有些古怪的貓,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水到渠成。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