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琴,張冬霞,周鳳霞
(安陸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 湖北 安陸 432600)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一般多見于40歲以上的已婚婦女,絕大部分患者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但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子宮出血、疼痛等癥狀。目前對于子宮肌瘤的發(fā)生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子宮肌瘤的疾病進展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患者性激素水平、正常肌層細胞突變以及局部生長因子水平升高等[1]。目前,對于子宮肌瘤治療最為有效的方式為外科手術切除,切除病變組織,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隨著微創(chuàng)外科在臨床的廣泛開展,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成為了臨床常用的術式[2]。但是由于在子宮肌瘤手術過程中,存在組織牽拉、手術創(chuàng)傷以及腹腔氣腹鏡腹腔壓力大等因素,均可造成回心血流量降低以及血流動力學異常變化等,引發(fā)機體出現(xiàn)一系列生理、病理改變,對患者手術治療預后造成影響[3]。腹腔鏡手術要求在全麻下進行,其中丙泊酚是臨床常用的全麻藥物,其具有起效快、患者術后蘇醒迅速且恢復完善等優(yōu)點,也成為了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手術的首選麻醉藥物。為了達到理想的鎮(zhèn)痛效果,臨床多使用丙泊酚復合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以維持術中全麻鎮(zhèn)痛,但研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阿片類藥物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延髓嘔吐中樞興奮,導致患者發(fā)生嘔吐,影響術后恢復質量以及鎮(zhèn)痛效果[4]。地佐辛為混合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的同時,減少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被認為是一種優(yōu)于傳統(tǒng)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的新型鎮(zhèn)痛藥[5]。為了進一步提高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麻醉質量,本研究探討分析丙泊酚復合地佐辛靶控對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及術后疼痛程度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03~2021-03在安陸市婦幼保健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例數(shù)均為55例。(1)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子宮肌瘤,且擇期行腹腔鏡手術治療;②患者無腹腔鏡手術禁忌證;③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I~II級患者;④年齡20~60歲;⑤患者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機體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②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③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觀察組患者中平均年齡(54.28±4.62)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23.64±3.15)kg/m2,肌瘤直徑(4.63±1.25)cm,ASA分級I級43例、II級12例;對照組患者中平均年齡(53.79±5.25)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23.29±2.79)kg/m2,肌瘤直徑(4.59±1.37)cm,ASA分級I級45例、II級10例。兩組患者年齡、BMI、肌瘤直徑以及ASA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兩組患者術前均常規(guī)禁食物8h,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建立靜脈通道,并常規(guī)檢測患者心率、血壓以及脈搏血氧飽和度等,麻醉前肌肉注射0.01mg/kg鹽酸戊乙奎醚(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H20203023)。麻醉誘導:2m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H20010368)、4mg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H20031071)、0.5μ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H20030197)。氣管插管成功后,對照組患者:400mg丙泊酚、12μg/kg瑞芬太尼;觀察組患者:400mg丙泊酚、0.02mg/kg地佐辛(揚子江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H20080329),兩組患者均給予靶控持續(xù)靜脈輸注,術中維持患者血漿靶濃度在3~4μg/mL之間;術中間斷給予患者0.1mg/kg羅庫溴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H20123188),手術結束停止麻醉藥物的使用。
①血流動力學觀察:分別于進入手術室即刻(T0)、插管即刻(T1)、手術開始5min(T2)以及手術結束即刻(T3)各時間點記錄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MAP)以及心率(HR)。②術后恢復: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以及蘇醒時間。③術后疼痛:分別于術后6h、術后12h以及術后24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VAS評分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
T0、T3時刻,兩組患者MAP、HR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而T1、T2時刻,兩組患者MAP、HR均較T0顯著升高(P<0.05);T1、T2時刻,對照組患者MAP、HR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為(5.47±1.79)min、蘇醒時間為(7.85±2.52)min;對照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為(7.03±2.32)min、蘇醒時間為(9.32±1.97)min。觀察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以及蘇醒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6h、12h以及24h VAS評分為(2.19±0.46)分、(1.48±0.39)分、(1.18±0.44)分;對照組患者術后6h、12h以及24h VAS評分分別為(2.75±0.52)分、(2.16±0.47)分、(1.42±0.36)分。術后6h、12h以及24h,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VAS評分比較分)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種常見良性病變,一般而言,子宮肌瘤患者需采取手術治療,其中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由于其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經成為臨床治療的常用手術方式[6]。但是由于腹腔鏡術中人工氣腹的牽拉,容易引發(fā)患者血流動力學的異常波動,導致患者手術風險的增加,因此,對于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而言,對麻醉具有更高的要求[7]。
丙泊酚是臨床常用的一種靜脈麻醉藥物,具有速效特點,在ICU危重癥患者以及手術麻醉維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8]。但是丙泊酚單獨使用并沒有鎮(zhèn)痛作用,因此臨床上一般選擇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復合應用,但是常規(guī)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嘔吐等不良反應,同時可能延長患者的蘇醒時間,對蘇醒質量造成影響[9]。瑞芬太尼作為一種常見的鎮(zhèn)痛藥物,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阿片受體激動劑,在機體內半衰期較短,容易被代謝,具有起效快、無蓄積等特點,但同樣由于其代謝快的特點,導致患者術后疼痛感較強,甚至可能引發(fā)痛覺靈敏[10]。臨床上一般為了維持手術有效的麻醉效果,會聯(lián)合其他阿片類藥品使用,而麻醉藥物的用量增加則可能引發(fā)患者發(fā)生呼吸抑制的風險。因此,尋求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鎮(zhèn)痛藥物,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手術全身麻醉中,已經成為了臨床工作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地佐辛是一種新型的混合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既為κ受體激動劑,又是μ受體拮抗劑,可通過κ受體激動作用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且鎮(zhèn)痛時間、鎮(zhèn)痛強度以及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可與嗎啡相當;同時地佐辛可通過μ受體拮抗作用,從而不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且對呼吸抑制作用較低,因此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1]。學者研究報道顯示,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使用地佐辛進行鎮(zhèn)痛,不僅可取得較為滿意的麻醉效果,同時也有利于患者術后的迅速蘇醒,且術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小[12]。
為了進一步提高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麻醉質量,本研究探討分析丙泊酚復合地佐辛靶控對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及術后疼痛程度影響。研究結果顯示,T1、T2時刻,兩組患者MAP、HR均較T0顯著升高,且對照組患者MAP、HR顯著高于觀察組。與學者相關研究報道結果相似[12],兩組患者術中均可出現(xiàn)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改變,而觀察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幅度更小,表明丙泊酚復合地佐辛靶控麻醉更有助于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平穩(wěn),從而減輕患者生理應激反應。觀察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以及睜眼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術后6h、12h以及24h,觀察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丙泊酚復合地佐辛靶控麻醉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效果,且對患者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丙泊酚復合地佐辛靶控麻醉,有助于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指標的平穩(wěn),且對患者具有良好的術后鎮(zhèn)痛效果,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