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玲,閆翎鵬,董海亮,韓云飛,楊永珍,馬昌期,許并社
(1.中北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2.太原理工大學 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西 太原 030024) (3.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印刷電子研究中心,江蘇 蘇州 215123) (4.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是通過光電效應直接把光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的裝置,具有成本低、質(zhì)量輕、柔性和可大面積制備等優(yōu)點[1],在清潔能源領域受到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在過去的10年間,研究者們通過開發(fā)新型活性層材料[2]、優(yōu)化器件制備過程[3]、調(diào)控形貌的演變過程[4]以及界面調(diào)控[5]等手段來提高OSCs的光電轉(zhuǎn)換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目前,單結(jié)OSCs器件的PCE已達到18%~19%[6-8],疊層器件的PCE更是超過了20%[9],逐漸接近商業(yè)化門檻,但是較差的穩(wěn)定性成為限制其商業(yè)化應用的一大因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關注到了OSCs的穩(wěn)定性問題,OSCs內(nèi)各層性能退化的主要機制研究也在不斷發(fā)展,衰減機理涉及光活性層、電極、界面層及封裝工藝等多種因素[10]。劉彥甫等[11]概括了由于給受體材料化學分解、活性層形貌變化、傳輸層和電極的腐蝕以及界面反應等原因造成的器件性能衰減。這種由光、熱和電場引起的材料和界面降解稱為本征衰減,可以通過材料分子設計[12,13]、加入第三組分[14-16]和器件結(jié)構優(yōu)化[10,17]進行緩解。
另一方面,由外界空氣中水氧滲入而引起的器件老化稱為非本征衰減。為了限制氧氣和水分從環(huán)境中滲透到器件層,研究者們始終致力于開發(fā)高質(zhì)量的封裝技術[18-21]。具有良好的加工性、高透光性、低的吸水性和滲透性、高的抗紫外線(UV)降解性和熱氧化性、良好的附著力、高機械強度和化學惰性的高性能封裝材料可進一步延長OSCs器件穩(wěn)定性[18,19],使之更具有商業(yè)吸引力。當前,UV膠固化粘合劑是大規(guī)模卷對卷OSCs器件制備中最常見的封裝材料[20,22],但是該材料是否可靠仍然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本文將作者課題組前期報道的具有較高穩(wěn)定性的OSCs器件作為研究模型[16],以聚-3已基噻吩(P3HT)為給體、[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為受體、哌嗪(piperazine)作為第三組分,獲得P3HT∶PC61BM∶3% piperazine(質(zhì)量分數(shù))活性層材料,以氧化鋅(ZnO)為電子傳輸層、氧化鉬(MoO3)為空穴傳輸層、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和Al作為電極,制備倒置結(jié)構OSCs器件。詳細研究了UV膠封裝對倒置結(jié)構OSCs器件性能的影響,并提出了合理的降解機理。同時也開發(fā)出一種有效的倒置結(jié)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用封裝工藝。
P3HT(數(shù)均分子量=5.0×104g/mol,聚合物分散性指數(shù)=1.7,規(guī)整度=95%)購買自朔綸有機光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61BM)購買自荷蘭Solenne B.V公司;ZnO溶液為實驗室自制,分散液為丙酮,濃度為10 mg/mL;哌嗪購自百靈威化學技術有限公司;1,2-二氯苯(99.5%)購自西格瑪奧德里奇(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純)和異丙醇(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倒置OSCs的器件結(jié)構為ITO/ZnO/P3HT∶PC61BM∶3% piperazine/MoO3/Al,結(jié)構如圖1所示。具體制備過程如下:
圖1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OSCs)器件的結(jié)構和活性層材料的分子結(jié)構Fig.1 Devic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s (OSCs)a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materials
(1)活性層溶液配制:將P3HT、PC61BM和哌嗪按照質(zhì)量比1∶1∶0.03溶于1,2-二氯苯溶劑中,其中,P3HT和PC61BM的濃度均為20 mg/mL,將混合溶液密封并置于充滿N2的手套箱內(nèi),在50 ℃下攪拌12 h,制得P3HT∶PC61BM∶3%piperazine共混液。
(2)倒置OSCs器件的制備:首先依次用玻璃清洗劑、去離子水、丙酮和異丙醇溶液分別超聲清洗ITO玻璃基底30 min,之后將玻璃基底置于異丙醇溶劑中備用。為進一步提高基底平整度和浸潤性,使用時先用氮氣槍吹干表面,再用紫外-臭氧清洗機處理30 min。隨后,將130 μL的ZnO溶液滴加到ITO玻璃基底上,轉(zhuǎn)速為2000 r/min,旋涂時間為1 min,然后置于120 ℃加熱臺上退火10 min,自然冷卻后制得ZnO薄膜。接著,將50 μL的P3HT∶PC61BM∶3%piperazine共混液滴加到已經(jīng)制備了ZnO薄膜的玻璃基底上,轉(zhuǎn)速為600 r/min,旋涂時間為1 min,先置于帶有蓋的表面皿內(nèi)溶劑退火1.5 h,再置于120 ℃熱臺上退火10 min,自然冷卻后制得活性層薄膜。最后,在10-4Pa以下的真空蒸鍍腔體內(nèi),在活性層膜表面蒸鍍10 nm的MoO3和100 nm的金屬Al電極,最終獲得有效面積為0.09 cm2的倒置OSCs器件(圖2a)。
圖2 未封裝(a)和UV膠封裝(b)的OSCs器件示意圖(器件結(jié)構:ITO/ZnO/P3HT∶PC61BM∶3% piperazine/MoO3/Al)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unencapsulated (a)and UV glue-encapsulated (b)OSCs device (device structure∶ITO/ZnO/P3HT∶PC61BM:3% piperazine/MoO3/Al)
(3)OSCs器件的封裝:將50 μL的UV膠(主體成分:環(huán)氧丙烯酸酯;固化機制:陽離子型(光產(chǎn)酸))均勻涂覆在器件周圍,蓋上蓋玻片,用高功率UV燈(波長:365 nm;光照強度:6000 mW/cm2)照射30 s,得到UV膠封裝后的OSCs器件(圖2b)。
通過測試倒置OSCs器件的J-V曲線可以獲得開路電壓(open circuit voltage,VOC)、短路電流密度(short circuit current density,JSC)、填充因子(fill factor,F(xiàn)F)和PCE,測試時用功率為100 mW/cm2的光源模擬標準太陽光譜,并通過Keithley 2400數(shù)字源表輸出電流信號。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測試系統(tǒng)用150 W Osram 64610型鹵鎢燈模擬一個太陽標準光強,先經(jīng)Omini-λ300型單色儀進行機械調(diào)制,然后利用蘇州德睿科儀有限公司QE-IV Convertor型J-V轉(zhuǎn)換器和Stanford Research Systems SR 830型鎖相放大器將測得的光電響應轉(zhuǎn)換為電壓信號。在測試EQE光譜時,器件需密封在充滿N2的透明石英窗口密閉盒內(nèi),且需用標準硅電池進行校準。
OSCs器件穩(wěn)定性測試是采用蘇州德睿科儀有限公司PVLT-G8001M型太陽能電池壽命測試系統(tǒng)對其進行周期性數(shù)據(jù)記錄。采用實驗室搭建的電子器件光電缺陷無損成像分析系統(tǒng)對老化前后器件進行激光光束誘導電流(laser beam induced current,LBIC)成像分析,研究老化前后器件光電性能的變化;采用Perkin Elmer Lambda 750型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對薄膜的吸收光譜進行表征分析。
在同一制備工藝條件下,制備了一系列如圖1所示的倒置OSCs器件,并從中優(yōu)選出器件性能相近的電池用于研究UV膠封裝對器件穩(wěn)定性的影響。所選器件的初始性能為Voc=(0.617±0.003)V,Jsc=(10.78±0.22)mA/cm2,F(xiàn)F=0.609±0.017,PCE=(3.99±0.18)%。將所選器件依次進行UV膠封裝之后再對其進行性能測量,結(jié)果如下:Voc=(0.617±0.002)V,Jsc=(10.45±0.19)mA/cm2,F(xiàn)F=0.604±0.008,PCE=(3.78±0.35)%。圖3為歸一化的UV膠封裝前后OSCs器件性能參數(shù)對比圖,由圖可以看出,UV膠封裝后器件的Jsc略微降低,器件性能略微降低。
圖3 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封裝前后VOC、JSC、FF和PCE對比圖Fig.3 VOC,JSC,F(xiàn)F and PCE difference of P3HT∶PC61BM∶3% piperazine based OSCs devices before and after encapsulation
為了探究UV膠封裝的可靠性,分別測試了UV膠封裝和未封裝的OSCs器件在空氣中的穩(wěn)定性,如圖4所示。對于未封裝的OSCs器件,隨著在空氣中暴露時間的延長,電池性能持續(xù)衰減,其中,器件Jsc衰減最嚴重。與文獻報道的結(jié)果一致[23-25],未封裝OSCs器件的性能衰減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75 h內(nèi)發(fā)生的“burn-in”指數(shù)型衰減,該過程造成電池性能衰減至初始性能的75%~80%,是由富勒烯二聚導致的[26];第二階段為75 h老化過程結(jié)束后顯示的緩慢線性衰減過程。然而,隨著在空氣中暴露時間的延長,UV膠封裝OSCs器件的Voc、Jsc和FF均出現(xiàn)急速衰減,最終導致器件性能呈現(xiàn)急速衰減,相同時間下甚至比未封裝OSCs器件的衰減都快。為了排除水氧對OSCs器件造成的破壞,測試了UV膠封裝和未封裝OSCs器件在N2中的穩(wěn)定性。如圖5所示,隨著時間的延長,未封裝OSCs器件的性能基本保持不變,而UV膠封裝OSCs器件性能仍然急速衰減。
圖4 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在空氣中衰減所得歸一化的VOC(a)、JSC(b)、FF(c)和PCE(d)曲線Fig.4 Normalized Voc (a),Jsc (b),F(xiàn)F (c)and PCE (d)decay curve of P3HT∶PC61BM∶3% piperazine based OSCs devices in air
圖5 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在N2中衰減所得歸一化的VOC(a)、JSC(b)、FF(c)和PCE(d)曲線Fig.5 Normalized VOC (a),JSC (b),F(xiàn)F (c)and PCE (d)decay curve of P3HT∶PC61BM∶3% piperazine solar cells in N2
為了進一步研究封裝引起的降解原理,采用LBIC無損成像對比UV膠封裝和未封裝OSCs器件在N2中老化400 h后的光電性能。LBIC表征技術可以探測激光束掃描時從OSCs器件中提取的電流,還可以對光吸收、自由電荷收集及OSCs器件性能進行定量映射[21]。LBIC成像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點激光掃射薄膜產(chǎn)生光電流,進而被儀器檢測形成LBIC圖像,因此只有在活性層區(qū)域中有效面積內(nèi)才會呈現(xiàn)明亮的圖像。圖6為未封裝P3HT∶PC61BM∶3% piperazine器件老化前、老化100和400 h后的LBIC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老化前、老化100和400 h后的未封裝OSCs器件活性層有效區(qū)域光電響應都比較均勻,僅出現(xiàn)少量缺陷點,這可能是由于活性層中PC61BM存在少量結(jié)晶。圖7分別為原始未封裝、UV膠封裝后、老化0,12,30,100和400 h所得P3HT∶PC61BM∶3% piperazine器件的LBIC圖,與原始未封裝的器件(圖7a)相比,UV膠封裝后的器件(圖7b)活性層有效面積仍比較均勻。隨著老化時間的延長,活性層有效區(qū)域逐漸皺縮。老化400 h后的UV膠封裝OSCs器件(圖7f)的活性層有效區(qū)域光電響應分布非常不均,出現(xiàn)大量缺陷,這些缺陷使得活性層薄膜中給受體材料的有效接觸面積降低,抑制了電荷的分離和傳輸,從而導致器件性能驟降,這與圖5中的實驗結(jié)果相一致。
圖6 未封裝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老化前(a)、老化100 h(b)和老化400 h(c)的LBIC圖Fig.6 LBIC maps of the unencapsulated P3HT∶PC61BM∶3% piperazine based OSCs devices before (a)and after aging of 100 h (b)and 400 h (c)
圖7 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原始未封裝(a)、UV膠封裝后老化0 h(b)、12 h(c)、30 h(d)、100 h(e)和400 h(f)的LBIC圖Fig.7 LBIC maps of P3HT∶PC61BM∶3% piperazine based OSCs devices,pristine without UV glue encapsulation (a),UV glue-encapsulated after aging of 0 h (b),12 h (c),30 h (d),100 h (e)and 400 h (f)
利用膠帶去除OSCs器件的金屬電極,再重新蒸鍍新的電極,可以證明器件老化是否與界面有關[27,28]。若重新蒸鍍后性能有所恢復,則說明OSCs器件的老化與界面相關。圖8a和8b為原始器件、UV膠封裝老化后器件和重新蒸鍍MoO3/Al電極后所得器件的J-V曲線和EQE光譜,從圖中可以看出,原始器件、UV膠封裝老化后器件和重新蒸鍍MoO3/Al電極后所得器件的EQE分別為3.88%、0.12%和3.01%。也就是說,UV膠封裝老化后器件基本無法正常工作,對老化后的UV膠封裝器件進行重新蒸鍍MoO3/Al電極后,器件的PCE恢復至原來的78%,說明UV膠封裝器件的老化過程發(fā)生在活性層和頂電極之間的界面,這與文獻報道的老化過程中在電極和活性層界面處形成了厚約10 nm的聚合物層,阻擋電極電荷收集,從而降低器件性能的結(jié)論相一致[28]。圖8c為重新蒸鍍MoO3/Al電極后所得器件的LBIC圖,與老化400 h所得器件的LBIC圖(圖7f)相比,重新蒸鍍MoO3/Al電極后所得器件的活性層有效區(qū)域恢復,光電響應較均勻,僅出現(xiàn)少量缺陷點,因此器件性能得到恢復,這進一步證實了MoO3降解導致的界面變化是器件性能衰減的重要原因。
圖8 原始的、老化后和重新蒸鍍所得器件的J-V曲線(a)和EQE光譜(b);重新蒸鍍所得器件的LBIC圖(c)Fig.8 J-V curves (a)and EQE spectra (b)of fresh,aged and re-evaporated devices;LBIC maps of re-evaporated devices (c)
為了進一步揭示UV膠的破壞機制,設計如下實驗:首先在干凈的石英片上蒸鍍一層MoO3薄膜,然后在MoO3薄膜上涂敷一層UV膠,分別測試不同輻照時間下的UV-vis吸收光譜。為排除空氣中水氧的影響,除樣品測試外,其他操作均在充滿N2的手套箱中進行。如圖9所示,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位于400 nm處MoO3的吸收峰逐漸減弱,這是由于UV膠為環(huán)氧丙烯酸酯類,所用的光引發(fā)劑為鎓鹽,該種光引發(fā)劑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強六氟磷酸,呈現(xiàn)出強酸性,此類強的質(zhì)子酸會與MoO3反應,使得MoO3的紫外吸收強度降低,導致器件性能下降。
圖9 MoO3上涂覆UV膠所得薄膜在不同輻照時間下所得歸一化的UV-vis吸收光譜圖Fig.9 Normalized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films coated with UV glue on MoO3 at different irradiation times
基于以上研究結(jié)果,對UV膠封裝引起的OSCs器件持續(xù)老化問題提出可能的降解機理(圖10):由于OSCs器件活性層采用本體異質(zhì)結(jié)結(jié)構,雖引入第三組分,并通過工藝優(yōu)化使得器件的PCE和穩(wěn)定性達到最優(yōu),但該活性層機構始終處于熱力學亞穩(wěn)態(tài),當采用UV膠封裝OSCs器件時,UV膠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強的質(zhì)子酸,并與MoO3反應,阻礙了空穴傳輸,最終使得器件效率大幅度下降。
圖10 UV膠封裝引起OSCs中MoO3降解的機理圖Fig.10 Mechanism of MoO3 degradation in OSCs caused by UV glue encapsulation
值得欣慰的是,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膜代替UV膠對OSCs器件進行封裝可提高OSCs器件在空氣中的穩(wěn)定性。圖11為未封裝和EVA膜封裝OSCs器件在空氣中的穩(wěn)定性測試圖,相比于未封裝的OSCs器件,EVA膜封裝后的器件Jsc大幅提升,使得器件在空氣中的穩(wěn)定性得到提升,說明EVA膜的存在不僅能有效阻隔水氧的侵蝕,而且還不破壞器件各功能層之間的連接,因此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穩(wěn)定性,證實EVA膜封裝是一項非??尚械姆庋b技術。
圖11 EVA膜封裝P3HT∶PC61BM∶3%哌嗪基OSCs器件在空氣中衰減所得歸一化的VOC(a)、JSC(b)、FF(c)和PCE(d)曲線Fig.11 Normalized VOC (a),JSC (b),F(xiàn)F (c)and PCE (d)decay curves of P3HT∶PC61BM∶3% piperazine based OSCs devices with EVA film encapsulation in air
本文以ITO/ZnO/P3HT∶PC61BM∶3% piperazine/MoO3/Al為研究模型,研究了UV膠封裝對倒置結(jié)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OSCs)器件性能的影響。隨著輻照時間的延長,UV膠封裝器件的性能明顯下降,這是由于活性層有效區(qū)域光電響應分布不均,出現(xiàn)大量缺陷,使得給/受體材料的有效接觸面積降低,抑制了電荷的分離和傳輸,從而導致器件性能驟降。更換MoO3/Al電極后老化器件性能恢復,證實MoO3/Al界面破壞是器件性能衰減的重要原因,這可能是由于UV膠中的光引發(fā)劑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產(chǎn)生強質(zhì)子酸,質(zhì)子酸與MoO3反應,阻礙了空穴的有效傳輸,從而使器件性能大幅下降。同時也開發(fā)出一種有效的OSCs器件用EVA膜封裝工藝,豐富了OSCs的封裝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