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
劉建凱,中共黨員,唐山英才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校長。2005年起,連續(xù)擔任灤南縣第十屆至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2022年當選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獲得唐山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北省“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愛國擁軍先進個人”等稱號。
灤南縣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東南部,礦產(chǎn)資源豐富,而與礦產(chǎn)資源一樣豐富的還有當?shù)乩习傩招闹械摹敖逃坏V”——唐山英才教育集團。
怎樣讓學生學得更快樂?怎樣讓教師教得更科學?怎樣讓家長更滿意?怎樣為灤南、為唐山增光添彩……這些問題??M繞在唐山英才教育集團董事長兼總校長劉建凱的腦海中,他力求在教育實踐中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好措施、好辦法。家長、教師每每提到劉建凱,總會夸一句——劉建凱是個“四致”的人?!八闹隆笔菫茨系姆窖?,既有“追求完美”之意,又有贊嘆其做事注意細節(jié)、妥帖周全的含義。
教育之于劉建凱,既是“大事”又是“小事”,謂之“大”源于教育承載著萬千家庭的希望、關(guān)乎學生的未來,言其“小”意味教育當從點滴細微處育人,把實事辦到師生心坎上。
從軍人到校長,想在家鄉(xiāng)辦所好學校
1981年10月,剛滿17歲的劉建凱踏上了接送新兵的列車,自此開始了10年的軍營生活,退役后被分配到銀行工作。
2001年,灤南縣的中小學通過省級“普九”驗收,中小學辦學條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距離優(yōu)質(zhì)示范學校還有較大差距。在當時的灤南縣,經(jīng)濟穩(wěn)步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外來經(jīng)商人員大量涌入,這些在當?shù)亟Y(jié)婚生子、安家置業(yè),而又無暇顧及孩子學業(yè)的經(jīng)商者對寄宿制學校有迫切的需求,而當?shù)爻烁咧兄?,尚無任何一所寄宿制學校?!稗k一所寄宿制的民辦好學校”的種子在劉建凱心中開始萌芽。
彼時,灤南正處于開發(fā)初期,房地產(chǎn)行業(yè)如雨后春筍,想找一塊滿意的辦學用地,既不能離縣城太遠,又不能選在縣城中心,交通必須便利,租金還得便宜,難上加難。
最后,劉建凱選定了緊鄰官寨村北的一塊閑置土地,距離縣城5公里,交通便利,鬧中取靜??僧攧⒔▌P帶著團隊成員到這塊荒地考察時,卻發(fā)現(xiàn)一條貫穿東西的高壓線由此通過,如果施工出現(xiàn)事故,后果不堪設(shè)想。困難沒有攔住一心想要辦學的劉建凱,他多方求助,積極協(xié)調(diào),最后順利解決了這一難題。
辦學之初,劉建凱提出了“五滿意”的辦學目標——要讓社會滿意、家長滿意、學生滿意、老師滿意、學校滿意。
盡管學校發(fā)展初期困難重重,資金、師資、設(shè)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擺在劉建凱面前,但是他依然堅持投入高標準的硬件設(shè)施。學生健身休閑場所、塑膠跑道等文體設(shè)施建設(shè)完備,并為每位教師配備一臺電腦,這在當時灤南縣其他學校是一種奢望。當時有人提出:“電腦很貴,老師們操作還不熟練,把電腦弄壞可咋辦?”劉建凱回應道:“電腦就是為教學服務的,買了不用才是真浪費!”
利用信息技術(shù)助力課堂教學,英才教育集團走在了前面。2003年“非典”襲來,為了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學校專門組織各科老師將習題等資料傳到校園網(wǎng),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結(jié)合電話答疑等方式學習,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的主動性。
踐行書生教育思想,科學務實辦教育
作為缺乏教育經(jīng)驗的“新兵”,劉建凱不斷走訪優(yōu)質(zhì)學校,汲取先進的辦學經(jīng)驗。2002年,劉建凱在朋友的推薦下參觀盤錦市的一所中心小學時,看到整潔雅致、管理有序、生機盎然的校園時,駐足良久,該校校長見劉建凱欣喜的神情,禁不住解釋道:“在盤錦,無論你走進任何一所學校,只會看到比我們這所學校更好的校園。盤錦教育搞得這么出色,得益于教育家型教育局長魏書生嘞!”
不久,劉建凱求教于魏書生,潛心學習他的管理經(jīng)驗、教育智慧,以他山之石指引英才教育集團的發(fā)展。其中,“民主與科學”是魏書生教育思想的兩個重要原則,英才教育集團把這兩個原則融入學校管理各方面。
魏書生倡導通過學生自主管理,提升組織能力,增強互助意識。英才教育集團結(jié)合魏書生提出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教育管理思想,在初高中成立團委、學生會,小學實施少先隊自主管理,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學校每天的三餐兩操、樓道衛(wèi)生、宿舍執(zhí)勤均由學生會負責,日有記錄,月有總結(jié),并張貼公示,錄入云平臺。每個學科實行學科代表工作室制,學科代表由學生民主投票產(chǎn)生,負責收發(fā)作業(yè),協(xié)助教師為學生講解基礎(chǔ)性習題,同時反饋學生學習中的困惑。
為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學校從2017年開始先后組織學生分批前往北京、天津、錦州、葫蘆島等地,走進故宮、軍事博物館、國旗班、科技館、航母主題公園等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活動圍繞“跟著課本去研學”的主線——既立足課內(nèi)鞏固所學知識,又面向課外走進社會大課堂,研習社會這本大書,品味人文精神,感悟厚重文化底蘊,領(lǐng)略自然風光的美。
當看到新聞報道中孩子溺水的消息,劉建凱提出教授學生游泳技能,讓英才的學生都學會游泳,掌握水中逃生本領(lǐng)。英才教育集團一年四季都開有游泳課,特別是寒冷的冬天,戶外寒風瑟瑟,游泳館內(nèi)水溫始終保持在26℃—28℃,一個冬天僅取暖的電費就要87萬元。魏書生談及此事時曾說:游泳的本領(lǐng)跟人們普遍看中的“分數(shù)”“升學率”關(guān)聯(lián)度很小,一個民辦學校的董事長,為了學生的長遠利益,為了信守承諾,毫不吝嗇,透過此事看到的是一顆辦教育的真誠的心。
此外,全校普及輪滑,新生第一學期需要學會輪滑,100米速滑考核標準為:一、二年級達到一分半,三、四年級達到一分十秒,五、六年級達到一分鐘。2014年,英才教育集團被中國輪滑協(xié)會評為“中國輪滑運動示范?!?。
對寄宿制學校的很多學生家長而言,長期看不到孩子,又渴望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因此,英才教育集團隨機選擇不同班級的學科課堂進行直播,每個學部每周直播的課程總量不低于120節(jié),這樣家長們不進校園就可以實時了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
在英才教育集團,很多學生的兄弟姊妹在不同學部就讀,平時很難有機會見面,學校為此在每周末設(shè)置“家宴”——各小家庭的兄弟姊妹到總校聚餐,分享彼此學習生活的感悟與收獲,增進親情,這樣的活動讓家長、學生倍感溫暖。
建“種養(yǎng)殖基地”,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2011年,“蘇丹紅”“地溝油”“三聚氰胺”這些關(guān)乎食品安全的字眼不時見諸報端,刺痛著劉建凱的心。有老師感慨: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如果我們餐廳常用的肉類、蛋類、青菜類的原材料能夠自給自足,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劉建凱雷厲風行,說干就干,開始思考籌建“種養(yǎng)殖基地”的事。
全校幾千名師生學習、生活、工作幾乎都在學校,如何讓師生吃得營養(yǎng)健康,是劉建凱始終牽掛的問題。在他看來,無論學生成績?nèi)绾危】档捏w魄始終是第一重要的。
唐山英才教育集團選定距離總校兩公里處的一塊農(nóng)田,和當?shù)卮迕窈炇鹆俗赓U合同,投資1500萬元,建設(shè)160畝無公害種植和養(yǎng)殖基地,800畝的稻田,滿足師生日常所需的蔬菜、水果和糧食。蔬菜大棚中種有西紅柿、西葫蘆、茄子、黃瓜、白菜等品種豐富的蔬菜,采用有機肥,不打農(nóng)藥;水果大棚中種有草莓、葡萄等孩子們愛吃的水果;養(yǎng)殖基地養(yǎng)有雞、鴨、豬,還有混養(yǎng)魚塘,其中養(yǎng)雞不能喂有任何添加劑的飼料,養(yǎng)豬不能用催肥劑、瘦肉精,且豬要長到1年、體重達到300斤才能宰殺……而學校無法生產(chǎn)的一些烹飪調(diào)料,則從多個競標的供應商中嚴格篩選優(yōu)質(zhì)的大品牌產(chǎn)品。
此外,學校面向?qū)W生、家長征集食譜,保證飯菜既健康又可口,營養(yǎng)搭配,一周不重樣,同時邀請家長參觀后廚加工食材全過程,與廚師交流廚藝,優(yōu)化菜品的烹飪方式,并針對全校130多名對個別食材過敏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就餐選擇,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吃到舒心飯菜。
其中,英才教育集團的師傅“燉魚”技術(shù)頗有講究。一條大魚基本要截成三段,一般情況下,中間魚腹肉最豐滿,大約三兩半,魚頭那一段七八兩,魚尾那一段五六兩。這樣分配,既科學又公正,是師生們比較認可的一種方式,但這卻是一件考驗廚師刀工的事情。手熟的廚師,手起刀落,每一塊的分量與預期相差無幾。
有一天,餐廳里來了一位新廚師。他在剁魚塊時將魚剁成了小塊塊,學生們每人領(lǐng)到的魚塊明顯比平常小很多,正在檢查學生用餐情況的劉建凱發(fā)現(xiàn)后,當即找到餐廳負責人老肖問:這魚賣出去多少塊了?老肖說:“一百多塊吧?!眲⒔▌P說:“賣出去的每一份魚,再加一塊補給學生,克扣學生們的伙食份額,這可不是小事,必須給學生和家長一個交代。”
經(jīng)歷“剁魚風波”后,食堂的師傅們給學生打菜時絲毫不敢懈怠,“小魚塊”的事再也沒發(fā)生過。
為教師辦實事,讓他們的心“定”下來
2008年英才教育集團共有32名青年教師被錄取為公辦學校教師,劉建凱從心里舍不得這些教師離開,但是著眼家鄉(xiāng)公辦教育未來的發(fā)展,他為教師們舉行了歡送會并在會上說:“大家考上了公辦學校教師,這是英才的驕傲,到了新的工作崗位要好好工作,別給咱英才丟分兒!想家了就時常回來看看……”
從創(chuàng)校至今, 英才教育集團更多的教師伴隨學校的發(fā)展在這里度過了22年的教育生涯。不少老教師在談到這所學校時,都會感慨地說:“這是一所有人情味的學校!”
留得好老師,才能教得好學生。英才教育集團最大限度地為教職工提供生活和物質(zhì)保障,全體教師已納入灤南縣教師人事保險體系,享受同公辦教師一樣的保險待遇,且工資待遇遠高于同類學校。
學校設(shè)立教師風險基金,本著救急不救貧的原則,用于教師退休金補貼和教職工重大疾病救治等特殊需要;建有教師公寓,公寓內(nèi)的床柜、沙發(fā)、廚具、電視全由學校配置,教師享有用水、用電、取暖全免費的待遇;每位教職工生日當天,學校都會送上生日蛋糕和禮物;學校每月從種養(yǎng)殖基地供給全校621名教職工每人五斤肉、十斤米、一箱雞蛋、十斤菜,過年過節(jié)均有福利禮品;全體教職工可以攜帶家屬享受旅游福利;教職工子女在本校上學,學費可減免70%……英才教育集團的教職工,無論是婚喪嫁娶、孩子升學等,劉建凱都會送上禮金、慰問金等。教師生活上有困難時,學校層面在給予幫助的同時,還會號召所有教職工對其伸出援助之手。
劉建凱為學生、為教師想得越來越周到,服務得越來越細致。在教育這條路上,他始終堅定地追求著“完美”,就如同在兩棵樹之間拴一根臨時曬衣服的繩子,拴結(jié)實了,能晾衣服不就行了嗎?劉建凱卻要把繩子拴得又平又直,而且方向必須明確,要么正東正西,要么正南正北,打起的繩結(jié)實實在在,余下的繩頭不能太長……
22年來,唐山英才學校不僅培養(yǎng)了一屆又一屆的優(yōu)秀學生,也發(fā)展了一批又一批的骨干教師,已成為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國際高中于一體的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