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飛成
一、指導思想
本節(jié)課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從學生興趣和發(fā)展需要出發(fā),開展足球原地腳背內側傳空中球技術的學習。足球教師通過運用輔助器材開展教學,促進了學生對原地腳背內側傳空中球的認識,提升了學生的足球傳球能力,提高了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了團結協作、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質。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選自《體育與健康》五至六年級(水平三)小足球單元第1個課時。在五年級的足球學習基礎上,繼續(xù)學習傳球的基本技術。傳球技術由腳背內側傳地滾球過渡到腳背內側傳空中球。教學側重點仍然是熟悉球性和技術動作要點(斜線助跑與擊球點位置)的綜合應用。在游戲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實戰(zhàn)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本節(jié)課的要點在于腳背內側踢球底部(前腳掌擦地)的切球動作,幫助學生克服害怕腳踢到地面或球而產生疼痛的恐懼。另外,可以適當減少充氣量讓球變軟而減輕學生的恐懼心理。穿著方面,提醒學生穿TF碎釘足球鞋或IC平底的運動鞋。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為六年級普通自然班的學生。六年級學生感知能力和注意力較好,喜歡模仿球星動作,且對于腳的部位和擊球點位置有一定認識,但在新動作的學習中,會出現動作不協調和不連貫的情況。且原地腳背內側傳空中球技術要求較高,因此,足球教師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和進行示范,教學也從原地腳背內側搓踢羽毛球桶蓋、嘗試踢足球下的羽毛球桶蓋、踢球飛越墊子、“開大腳”比賽等步驟逐漸深入。再加入俯臥撐互撥球的身體素質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核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