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雨
摘要:文言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文章從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出發(fā),探討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性,闡述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并對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指出文言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重視文言文的經典誦讀,拓展文言文知識背景。
關鍵詞:中學語文;文言文;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8-0063-02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流傳下來的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當前,文言文作為中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存在著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效果較差。本文對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新思考進行探討。
1.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歷史文化與內涵
學生只有掌握了漢語,才能真正理解先輩,理解過往的歷史,進而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是學生接觸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開始,也是學生深入理解歷史文化與內涵的重要途徑。
2.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的認識與感知能力
學習文言文,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對文字的感知能力。而學生對文字有了較好的感知能力,就會對文字產生極大的興趣,為后續(xù)的漢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文字感知能力較強的學生,會在學習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其他與文字有關的領域也能夠游刃有余。
3.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
在當代的教育理念中,品德教育尤為重要。一個學生被評為優(yōu)秀需要“三好”,首先是品德好,其次是學習好、身體好。由此可見,品德的好壞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有著關鍵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格外注重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內涵,以提升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
4.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文言文發(fā)展的背后,是我國數(shù)千年輝煌的歷史文化,無論從形式、內容還是題材上,都是學生學習和寫作的典范。當前,學生課業(yè)繁重,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習題集上,忽略了語文課外閱讀,難以獲得足夠的閱讀學習材料,會導致寫作困難,出現(xiàn)“學語文,卻害怕作文”的現(xiàn)象。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言簡意賅,不斷積累好詞佳句,從而做到隨心所欲,提高寫作能力。
1.忽略學生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
文言文教學評價方式往往以考試為主,考查詞義與翻譯等固定知識要點,因此部分教師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仍采用逐字逐句講解的教學模式,把教學重點放在如何翻譯文言文的實詞虛詞以及句子上,整理出固定的文言文句式模板讓學生背誦,并讓學生在考試中直接使用模板答題。在文言文教學中,一些教師會忽略學生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由于教學任務的需要,教師很少延伸拓展其他的內容,如創(chuàng)設一個文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其中感受文言文的獨特魅力,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內涵。目前,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大多都是從翻譯文章開始,至背誦全文結束,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沒有獨立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思維固化,遇到問題只會生搬硬套,不利于其文言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2.忽略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一般來說,中學語文文言文課堂上呈現(xiàn)出的大多是一種單一、古板的教學模式,教師簡單讀一下注釋讓學生了解作家和寫作背景,接下來就是對文章的逐句翻譯和對重點字詞的勾圈點畫,注重的更多是這個字詞在考試中是否???、是否重要,哪句話要背誦默寫等。需要說明的是,文言文課堂教學不是對考試的分析會,而是教師帶領學生去學習古文,去感受文人思想內涵的過程。教師忽略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會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刻板,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無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3.忽略互動的必要性
在中學語文文言文課堂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于初中是學生剛接觸文言文的階段,學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識較少,師生互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時間長了,教師就會習慣用直接講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授課,學生也會在這種方式下接受新知。而互動能夠對學生的大腦產生刺激作用,通過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其大腦活躍起來,不斷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這樣,教師就能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了解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1.重視文言文的經典誦讀
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誦讀是必不可少的。而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中的字詞,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誦讀,奠定了不同的感情基調。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新時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等新型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文言文誦讀。部分教師認為自己的范讀不夠生動形象,就可以在網絡上找一個有感染力的誦讀視頻作為學生的閱讀實例。除了范讀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齊讀,通過配樂朗誦、小組比賽、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朗誦時,學生切忌將“文”和“言”分開,過于強調字詞的翻譯,要回到原文,用情感來醞釀,要留心字音和停頓。在背誦時,學生也不要死記硬背,要按照文本本身的規(guī)律,抓住文章的規(guī)律,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教師既要抓住講文章前的誦讀,也要重視講文章后的誦讀。在講完文章后,誦讀會使學生對文本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進而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這就是閱讀的真正意義。閱讀要與會意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通過閱讀加深對文意的了解,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拓展文言文知識背景
文言文的教學,不能只局限于對文字的解讀,教師應拓展文言文知識背景,讓學生了解文言文背后的歷史。例如,一篇文章所處的年代、人文環(huán)境、所發(fā)生的歷史事件以及作者的生平經歷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文言文時需要了解的。學習相關的歷史文化,能夠使其深入到學生的心靈,讓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學生應以文言文中豐富的人文意蘊為指導,克服“怕”文言文的心理誤區(qū),提高對文言文學習的親近感??梢哉f,文言文教學也是對學生進行歷史文化方面的教育。
總之,文言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學習文言文的目的不僅僅是應對考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繼承古代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雖然當前中學文言文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通過教師的不斷革新和學生的自我提升,一定能促進文言文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于漪.改進語文教學效果的實踐探索[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21(06).
[2]張芝豪,路曉宇.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課外語文, 2020(15).
[3]黃志紅.中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困境及改進建議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19(22).
[4]趙冰華,康健.中學文言文教學困境及思考[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5(04).
New Thoughts on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in Middle School
Song Jiayu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musi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Jiamusi 154000, China)
Abstract: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s an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passed down by the Chinese nation for five thousand years, and is a common wealth of all humanity.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orta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language,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language,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language. It points out innovative strategies for classical Chinese teaching: emphasizing the classic recit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expanding the knowledge background of classical Chinese.
Key words: middleschoolChinese; classicalChinese;writingability;innovation;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