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肖霞
班主任是帶班級披荊斬棘的目標導航者,是讓家校美美與共的班級建設者。做班主任十幾年來,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和對學生的熱愛,我逐步形成了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學生樂學會學、班風正學風濃的班級管理特色。下面我將我的幾點班級管理體會和大家分享。
一種精神
一個班級要有一種精神,精神是班級的靈魂,一個班級有了精神就有了行動的指南和奮斗的目標。班級精神的擬定要切合班級的實際,才能起到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團結力量的作用。班級精神取決于你用哪種文化屬性來引導全班學生。強勢文化積極向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尋求發(fā)展,在時代的發(fā)展之下主動尋求機會,真正做到堅持到底;而弱勢文化則在時代發(fā)展中自暴自棄,不會主動尋求出路,寄希望于他人。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十幾歲的初中生正是朝氣蓬勃、不甘落后的年紀,所以我用強勢文化去引導他們。通過引導,建設弘揚正氣的氛圍,正確地引導班級輿論。在引導的同時建立一些監(jiān)督機制,獎懲制度,定期檢查,定期反饋,賞罰分明,讓班級成為一個風氣正、學風濃、凝聚力強、和諧向上的集體。
兩個核心
在班級管理和班級建設中要努力形成兩個核心,即“以班主任為核心”和“以班委會為核心”。
“以班主任為核心”通俗講就是“跟班主任走”,這就要求班主任要走近學生?!坝Q童子心,更下一層樓?!痹诠ぷ髦?,我常常深入學生之中,掌握學生的特點、心理,采取靈活機動的方法“對癥下藥”,以理服人,并時時做出正確引導。其實在走近學生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對我的認同感,這也形成了我們所說的班主任效應。其次認識學生,從學生的個性出發(fā),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適合他自己的發(fā)展。最后是關懷學生,在這一點上我看重的是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我經常給學生講:人不自信誰信之?學生有了自信就有了動力,就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他就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為了加強學生對自我管理的信心,我制訂了班級量化考核表,實行班級一日常規(guī)的量化管理,孩子們每天都滿懷信心地去達成自己希望的目標。
“以班委會為核心”,就是使班干部成為班級自治的核心力量。在一個班集體內,班主任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就必須不斷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通過班干部實現(xiàn)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同時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為其他學生作出榜樣。在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上我是這樣做的:一是逐步放“權”鍛煉班干部,樹立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威信;二是加強對班干部言行監(jiān)督,對違紀班干部要嚴加處理,做到班規(guī)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加強班干部學習和工作方法訓練,提高其領導水平;四是定期對干部進行述職評議,及時表彰優(yōu)秀班干部,對不稱職者及時調換。
三種策略
一是“夸”的策略?!翱洹本褪琴p識教育。從某種層面上講,好學生是夸出來。所以學生做得好,我夸獎,夸獎能激發(fā)他們想做好的欲望,這樣教育鏈的良性循環(huán)就慢慢形成了。當然,夸獎也要講究策略,夸獎的步驟:
1、清楚的向學生說明每一項要求;
2、在學生身上發(fā)現(xiàn)想看到的,而不是去尋找不想看到的。
3、學生按要求做時要及時給予肯定。
適時的夸獎,不時的點撥。矯正他們的言行,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
二是“逼”的策略。逼什么呢?逼出學生的共性,逼出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做法很簡單,就是“一人犯錯,集體受罰”.比如說,某個同學的衛(wèi)生沒有做好,那么這個小組集體受罰。雖然這種做法看起來不盡人情,但效果非常明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時刻提醒學生他不是一個人,而是集體的一員,他自己的個人行為,代表的是一個小組、一個班級乃至學校的形象。
三是“談”的策略。所謂“談”就是談心。談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談心中,班主任可以了解學生的個人思想、了解學生的個人興趣和愛好、了解整個班級存在的問題。在談心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感受到老師的真誠。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對一個管理者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要講究方法去贏得學生崇敬。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其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中,這就更要求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要把智慧貫穿在日常管理中。
班級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有賴于學校、家庭、社會等一系列要素的共同作用,有賴于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制度。教育百年事,得失寸心知。班級管理、學生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我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付出了汗水,就一定能夠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