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炬
當我讀到程紅兵老師的《做一個自由的教師》一書,教學十余年的點滴涌上心頭,倍感“自由”這兩個字的彌足珍貴。程紅兵老師作為教育改革的排頭兵,一直致力于追求教育的終極目標——自由教育。這本書展示了其理念的形成過程及對“自由教育”的多維度詮釋。
一、書中核心觀點梳理
(一)自由教育的概念理解
程老師在序言中提出自由教育的目標:“所有的教育行為都應該有教育價值思想,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把孩子變成一個健康的人?!弊杂山逃菃拘研撵`自由的教育,學校應該成為師生生命自由成長的場所。這樣的教育理念是對當下教育的空心化、功利化、口號化現象的重要提醒,從宏觀層面對未來教育的方向指引。在程老師當校長的建平中學,他用這樣的教育理念,達成讓每一個建平學生的名字都充滿神圣和莊嚴,讓每一位建平教師都能擁有歸屬感和光榮感的高遠目標。
(二)自由教育中的語文教師如何成長?
教育要自由,教師先成長。教師自己需要突破瓶頸,要注意視野、思維、習慣,將語文教科書上的文化知識轉化為修煉健全人格的養(yǎng)料。在程紅兵老師的教學實踐中,始終保有一塊“自留地”:讓學生看喜歡的書,“每月一書”,每周一次書摘筆記,一個月讀完后寫一篇書評,每月1~2節(jié)課討論一本書。讓學生多讀一點書,學會思考和表達,就是好的語文教學。語文老師要帶領孩子們在語文中體驗幸福,自己先做閱讀者、實踐者。
程老師還提出,語文教育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作為教育重點。在他看來,他認為健康人格是擁有獨立精神,能夠全面發(fā)展,包括五個方面:自立精神、共生意識、科學態(tài)度、人文情懷、領袖氣質。而這些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要建立在教師對教學的階段目標和終極目標有清晰的認知上。在階段的實施中,始終不忘記終極目標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而自由教育的最大保障是實施教育家辦學。讓有教育情懷、懂教育規(guī)律的人成為管理教育的人。
目前語文教學的“一元”問題十分突出:從教材教法、話語形式到教學評價,都不利于語文教學的良性發(fā)展。從課堂教學的角度,程老師提出對語文教師課堂的三層評價標準:
好課標準: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
好教師標準:胸中有綱、對教材有研究、目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好課堂標準:掌聲、笑聲、辯論聲。
(三)自由教育理念下的學校文化如何構建?
1.學校文化不是大概念,而是細微之處所體現的點滴,校長應是一位精神導師。學校的文化很重要的一點是學校的教育價值取向,學校應該具有個性:(1)學校的文化個性,是學校的文化內涵、辦學特色、精神積淀。(2)建立自己話語系統。擁有自說自話的能力,在新概念中保持話語能力。(3)建立現代學校制度。
2.如何構建學校文化?
(1)確立目標。從學校原點開始思考:學校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建平的自主精神、共生意識、科學態(tài)度、人文情懷、領袖氣質(自我犧牲、責任意識、組織協調)。
(2)課程文化建設。從學科課程改革到多維課程建設,程紅兵老師構建了自由教育課程的完整體系。建平中學的八大領域課程:心理健康、藝術生活、人與社會、科學技能、中華文化、民族精神、西方文化、社會實踐。課程主體、課程資源、課程內容、空間、評價標準,就是課程改革的成果之一。建平中學的自編教材:成長系列、文學系列、文言文系列、大家系列、知識系列、寫作系列。
(3)校本培訓和組織文化
作為校長,程紅兵老師重視教師的培養(yǎng)機制。統整教育科研、課程改革、師資培訓。要求教師要有開闊的眼界、獨立的見識、寬廣的胸懷、自由的心態(tài)。通過開闊視野、名師導航、走進經典、課題研究、教育沙龍、導師制度、研討會、催生成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專業(yè)水平,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完成。
二、我對自由教育的認識
讀完程紅兵老師的著作《做一名自由的教師》,我又查閱了很多關于程老師的論文和報道,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教育改革家讓我肅然起敬。從建平中學的語文學科課程改革到學校的課程體系改革,再到構建學校文化,他完成了以人格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改革,這是對當下教育功利化的一次挑戰(zhàn)。事實證明,這樣的改革不僅沒有違背評價制度,還讓學生收獲了考試以外的人生財富。深圳明德中學短短三年成為教育改革先鋒,構建了“明德模式”的立體課程體系和自由教育的雛形。而今,程老師再次出山,擔任上海金瑞學??傂iL,打造中國的“未來學?!?,在教育思想、課程系統、教學范式、學校文化等方面進行全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教育的新天地。這一系列改革的初衷和支撐點就是自由教育的理念,就是程老師對“教育是塑造健康的人”這種終極目標矢志不渝的堅定。
(一)自由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本真教育
作為語文老師,程老師一貫主張人格教育,從價值取向層面思考課程和教學的意義。引領學生精神成長和塑造健康人格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這種主張展現了語文教育脫“技”入“道”的境界提升,凸顯了語文學科在人格教育中的重要載體作用。在方法途徑上,程老師沒有高深的理論包裝,而是提倡回歸語文樸實的本質,教孩子讀點書,養(yǎng)成一種思考的習慣,能用自己的語言表情達意。這讓我想起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箴言,讓我想起了任玲老師提倡的“做語文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的經典語文主張,讓我想起了黃厚江老師提倡的“用閱讀教閱讀,用寫作教寫作”的共生教學主張。正是有這樣一大批為語文教育不遺余力呼喊的前輩,才有了高考評價體系里的“一核”立德樹人,才有了新課程標準中對閱讀與表達的重視。我們要堅定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堅定地相信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評價標準之間不矛盾,堅定地帶著孩子們在語文世界里感受生活、感受幸福。
作為校長,程老師倡導的自由教育更加全面地踐行了人格教育的理念。學校能自由辦學、教師有自由教育情懷、孩子能自然生長,這個理念涵蓋了教育的三個維度,客觀層面營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氛圍,主觀層面擁有主動的教育態(tài)度、情感,終極目標是為孩子們帶來自然的成長。教育成為一個自然發(fā)生的過程,不是為現實所迫,不是為分數所制,不是為評價所生。如果教育的氛圍能像空氣一樣自由地讓學生呼吸,在一種極自然的狀態(tài)下去追尋人生的目標,最終成長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我想教育就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而學生也會樂而好學。這才是真正地以人為本,一切為了人的發(fā)展,才是可持續(xù)性的長遠的有序教育的發(fā)展目標。
(二)自由教育是指向未來的理想教育
社會發(fā)展的多元和快速,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驗,一邊是功利化教育的侵蝕,一邊是現代化教育的沖擊。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無法回到一本書、一支粉筆可以支撐的課堂模式。正如教育家杜威曾說:“如果我們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無疑就是掠奪了他們的明天?!泵鎸ΨN種復雜性與不確定性,教育該以怎樣的方式迎接未來?程紅兵老師用他的自由教育做出了嘗試:校長利用自己的辦學條件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學校問題,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針對自己的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和教育,讓學生自由與快樂地成長。從時代性上來看,自由教育打開了一扇追尋未來的窗。在符合人性發(fā)展的基礎上,順應時代要求,立體地將教育與信息化社會融合在一起,在自由的發(fā)展中不丟棄對人格的塑造,健康向外成長為多面人才,這是一種未來思維。
三、自由教育理念與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方興未艾,在立德樹人的概念統領下,核心素養(yǎng)成為學生發(fā)展需具備的最重要能力。這樣的改革目標呼喚與之相匹配的教學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改變,程老師自由教育的理念就是具備思想啟迪、指向未來的理念。它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一)課程理念層面的一致性
面對未來世界,教育的應對策略是培養(yǎng)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這一點在新課程理念中已經作為重要目標突出,那么如何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就是擺在所有教育者面前需要嘗試探索的問題。新課程改革從理念上賦予了學生廣闊的自由發(fā)展空間,力圖使學生實現從被動服從、被迫接受的束縛狀態(tài)到主動選擇、自主創(chuàng)造的自由狀態(tài)的轉變。其目的就是使今天的課程設置無論是學科建設還是課程標準都指向將應試和素質統一到一個體系中,不是簡單地對錯判斷或選擇,而是用更好的方式在保留教育公平的基礎上,改變教育思維,逐步改變教育功利化的現狀。程老師的自由教育理念倡導用創(chuàng)新課程把學生的思想打開,讓他們和這個世界對話、和未來對話,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次外加科技化的課程設置,構建了一個內核指向核心素養(yǎng),外在適應時代要求的立體化課程體系。程老師的自由教育就是朝著這個方向所做的具有前瞻性的嘗試。他說,我們應該取得的不是孩子所學的知識,而是他的判斷能力,培養(yǎng)“高未來性的公民”。我們現在接觸到的好的語文教學理念無一不是倡導語文教學應超越功利,最終實現的是雙贏。
(二)學校建設層面的一致性
未來學校對學校的整體性要求極高,學校有怎樣的理念就會產生怎樣的教學效果。現實中很多學校都非常注重學校文化的建設,但是收效和預設不能完全匹配。出現目標被功利裹挾、目標和做法的不統一、對于目標的堅持因現實而無奈放棄等現象。程老師在書中用了很大篇幅闡述自己對學校文化的構建。他倡導學校文化要從三個層面進行建設,學校領導要有教育家辦學的理念和氣魄,對于學校的目標有大格局和長遠目標;學校要有系統的適合自己的課程文化體系;教師培養(yǎng)要有系統性和前瞻性,這三者都統歸到自由教育的理念之下,關照到與教育直接相關的三個核心要素,并結合社會發(fā)展的現實打造新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校。
(三)教師要求層面的一致性
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形成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角色意識。但是,不能產生教師主導是輔助,變得不重要的誤解,主導比起之前的主講灌輸更難,對教師的要求更高。從技到道,教師的進階更加注重自身素養(yǎng)和品質的提升,更加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程紅兵老師從語文人格教育到自由教育的理念發(fā)展中,始終貫穿的就是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一是語文教師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以高尚的品行在常規(guī)教學和日常管理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語文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熱愛語文教育事業(yè),全身心投入到語文教育教學中;三是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優(yōu)秀的教學技能,提升自己的學養(yǎng)。由此看出,從教師要求這個層面上來說,程老師的自由教育理念是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人格素養(yǎng)的高層次要求,也是培養(yǎng)未來教師具備更高教育境界的路徑。當教師的境界和格局得到提升,教學過程就更容易實現對人的本質教育,學校教育的氛圍自然就會得到改變,我們所期待的教育未來可期。
在程紅兵老師的書中,我感受到一名未來教育家的情懷。就像程老師在序言中說,自由教育是意義上的,是非功利化的,是指向未來的。我們每一個教育人都應該懷著對教育的熱切期待和信心,身在教育中,關心教育事,用自己的理念更新和行動實踐去改變一點點教育中還不夠好的現實,大家共同努力,教育才能眾望所歸。
◇責任編輯 茍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