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明
一、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38—39頁例1、例2,以及練習八1、2、3題。
二、教學目標
1. 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角的畫法。
教學難點: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四、學具準備
4根小棒、一個圓形紙
五、教具準備
課件、活動角
六、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知角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擺小棒的游戲,大家想玩嗎?(指名一生上前擺,其他學生在桌上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拿出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你們擺出了什么圖形?(正方形)很好,那如果現(xiàn)在拿走一根,再擺一擺又會是什么圖形?(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又會擺出什么圖形?
你們知道像這樣的圖形叫什么嗎?(角)對了,你真聰明,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叫作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課件出示“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從學生認識的圖形和已有的經(jīng)驗知識入手,讓他們從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
(二)探究新知
1. 聯(lián)系實際,找角
(1)(出示主題圖)像這樣的圖形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校園里找一找角,好嗎?請四人小組合作找出圖中的角,看看哪一組找得又快又好,找完之后馬上坐好。
①四人小組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②學生匯報后,教師用紅線把角標出來。
教師總結:大家說得很好,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角。
(2)再仔細觀察我們周圍(比如咱們的課室、你家里,課桌上的書本文具),你發(fā)現(xiàn)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把你找到的角指給你同桌看。
生交流,師巡視,生匯報。
【設計意圖】教師借助情景圖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學生處于愉悅的氛圍,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2. 結合實際指出角
誰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給大家看一看?找一名找出書本上有角的同學。(讓學生指出角)
師:這是角嗎?(教師指書本上突出的點用動作表示)
生:不是,這是點。
師:那你認為角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一名學生指出)哦,原來這樣才是一個角?,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摸一摸角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通過找角,學生進一步感知角這個圖形,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角。
3.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課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龍頭)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也有角,瞧,你能找到嗎?(讓學生指出)
(第一幅圖)生:剪刀上有角。
師:你能用手指做出這個角的樣子嗎?(學生做動作)哦,原來這里有角?。ㄖ傅诙⑷鶊D)這個哪里有角???
學生說:吸管上有角,水管上有角。
師:其實生活中處處有角。(課件出示: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叫作角。(黑板出示這三個角)
師:請認真觀察,這3個角都有什么?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生:它們都有一個點,兩條直線)
師:我們把這個點叫作頂點,這兩條直線叫作角的邊。(師邊說邊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當中的物品,抽取出數(shù)學中所要研究的角。然后通過觀察認識角的共同點,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4. 動手操作折角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手上的圓形紙,你們信不信老師能折出一個角(信),你們能折嗎?請你拿出你的圓形紙。
師:把你折好的角指給同桌看并指一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1)摸角
師:請你拿出自己折好的角摸一摸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你感覺角是怎樣的呢?邊又是怎么樣的呢?
生:角是尖的。
師:還有嗎?
生:角的兩條邊是直的。
師:你知道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呢?(老師邊提示,學生回答)先看有沒有什么?(先看有沒有一個頂點)再看什么呢?(再看角的兩條邊是不是直直的)最后看那兩條邊要怎樣?(兩條邊要連在一起)
(2)練習
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師:同學們會判斷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嗎?請看。(課件出示書本42頁第一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并說出理由。(學生用動作來判斷,對的拍掌,錯的坐好)
【設計意圖】通過折角、摸角,學生對角這個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并會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同時,角的不同折法這一教學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5. 課間活動
師:同學們真棒,已經(jīng)學會怎樣判斷角。
師:全班起立,請你伸出兩只小手跟老師一起做一個這樣的角?,F(xiàn)在我們把這個角慢慢變大,慢慢變小。大一點,再大一點,小一點,再小一點。
師說:通過剛才的游戲,我們知道角是有什么和什么?(角是有大有?。?/p>
【設計意圖】學生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在操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并對角的大小這一特點進行了初步認識。
6. 演示活動角
師:同學們,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的這個活動角,(出示活動角)看一看它有什么變化?(變大了)
師問:角的頂點有沒有變?(沒有)角的兩條邊有沒有變長???(沒有)那么角又怎么會變大的呢?(兩條邊張大了)
做一個變小的角,現(xiàn)在又變得怎樣呢?(變小)
哦,原來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從認識靜態(tài)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tài)中的角,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的關系。
7. 比較角的大小
教師講述故事:(出示圖片)這里有兩個角,一個叫紅角,一個叫藍角,它們到底誰大誰小呢?
師:我們怎么知道哪一個角大,哪一個角小呢?有什么好方法?
(1)小組討論。
(2)匯報:學生說出讓兩個角重合時,教師課件演示。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了這兩個角一樣大。
師:哦,原來角的大小不管角的邊長有多長,或者多短,只要那兩條邊張開的大小一樣,那么它們就一樣大。
(出示角1和角2)
問:你知道角1大還是角2大呢?怎么會一樣大?
學生可能會說出:不管角的邊有多長,只要兩條邊張開的大小一樣,那么它們一樣大。
師小結:通過以上的操作,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得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一結論,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會全面思考問題。
8. 畫角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jīng)學會認識角,想不想畫角呢?你認為畫角要先畫什么,再畫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動畫演示。
教師示范畫:先畫什么?(先畫頂點)再畫什么?(再畫兩條邊)用什么來畫?(用尺子來畫)對了,從頂點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直的邊。這樣就畫出一個角。同學們會畫了嗎?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角。
【設計意圖】通過示范,學生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鞏固練習
1. 數(shù)一數(shù)
下面圖形分別有幾個角。(出示書本練習八第二題)
2. 填一填
(1)一個角有(? ?)個頂點,有(? ?)條邊。
(2)三角形有(? ?)個角,正方形有(? ?)個角。
(3)畫角時先定(? ? ? ),再畫(? ? ? )。
3. 判斷
(1)一個角只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2) 這是一個角。(? ?)
(3)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
(4)邊越長,角就越大。(? ?)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的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夠熟練地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談感覺,提升認識。
(五)拓展,游戲
今天的作業(yè)就是回家用角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設計意圖】把今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