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要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基于真實情境的挑戰(zhàn)性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等學科關鍵能力。這既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必備品格的有力措施,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使學生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可靠保證。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深度學習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著力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闭n堂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主陣地。如何創(chuàng)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科關鍵能力,更好地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結合七年級上冊第七課“親情之愛”教學實踐,從“建構深度學習課堂,培養(yǎng)學科關鍵能力”視角,進行初步探索。
一、創(chuàng)設基于真實情境的挑戰(zhàn)性問題,讓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關鍵能力,是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具備的綜合能力,主要包括獨立思考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學科關鍵能力培養(yǎng)和發(fā)展蘊含在深度學習過程中。鐘啟泉教授指出:“深度學習是21世紀型學校變革的風向標,也是我國教育部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倡導的教學指導方針?!惫A教授認為:“所謂深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領下,學生圍繞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fā)展有意義的學習過程?!边@里的“任務”,指的是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創(chuàng)設基于真實情境的挑戰(zhàn)性問題,才能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索、深度學習,從而促進學科關鍵能力培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闭鎸嵡榫呈巧疃葘W習的源頭活水,是學生學科能力培育的載體。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能培養(yǎng)真實情境問題解決的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真實情境如何創(chuàng)設呢?首先,要根據學科特點,選取富有時代氣息、能夠弘揚主旋律的真實事例。其次,要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增強情境創(chuàng)設的真實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學習七年級上冊“親情之愛”一課時,為喚醒學生內心真實情感,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促進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筆者結合教學主題,將“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先進事跡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給學生:“1992年出生在湖南郴州市宜章縣的一個瑤族家庭的江夢南,在半歲時由于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左耳損失大于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她聽不到外界的聲音,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失去說話的能力。為了讓江夢南更好地融入社會,父母教她學習發(fā)音和唇語,練習說話,讓她在普通學?!芭月牎闭n程。父母的執(zhí)著讓江夢南堅強地跨越了看似不可逾越的山峰。……2018年8月28日,江夢南走進清華大學。2022年3月3日,江夢南被評為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碑攲W生閱讀江夢南事跡之后,筆者將“對話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父母就是我隱形的翅膀”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并聆聽視頻中江夢南的講話:“當我拿到這個獎的時候,我覺得我最想感謝的是我的父母,因為在我人生的最初的階段,它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模式,我還沒有學會說話,兩個耳朵已經聽不見了。在當時那個情況,像我這種情況要學會說話是非常難的。但是,我父母克服了這些困難,讓我學會了說話,也讓我一直在學校里念書,所以說是我父母的支持,不放棄,才有了今天的我。我想對爸媽說的是,爸爸媽媽辛苦了!感謝父母的不放棄!我覺得真的是無以為報的一個恩情!所以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更好一些,讓爸媽感到更開心。父母給我的影響是很遠的,也很深刻。在我們家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都有一個非常平和、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我在這樣的一個氛圍下長大,也會更加快樂。因為父母的積極樂觀,才沒有讓我養(yǎng)成一種自卑的性格,相反地我在父母的呵護下,變得非常自信。”文字與視頻相互映照,清晰而完美地詮釋了江夢南真實而感人的故事,故事深深打動著學生的心靈,引發(fā)情感共鳴,喚醒學生對家中親情的深層思考,激起對父母感恩之情。
(二)設置挑戰(zhàn)性問題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被谡鎸嵡榫硠?chuàng)設挑戰(zhàn)性問題,能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促進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在本課問題創(chuàng)設中,為克服碎片化問題帶來的淺表化學習,筆者依據課程標準相應內容:“引導學生感念父母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踐行尊老愛幼、孝親敬長的家庭美德;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理性平和,學會處理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增強家庭責任感;對家庭有深厚的情感,培養(yǎng)家國情懷”,將“家的意味”“愛在家人間”和“讓家更美好”三框內容整合為一大單元,圍繞這一學習單元,結合江夢南真實故事,設置挑戰(zhàn)性問題。
問題1:結合家對江夢南成長的積極影響,簡要分析家對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問題2:聯系江夢南感恩父母的言行,簡要分析孝親敬長的原因,探究“生活中,中學生應怎樣孝親敬長”。
問題3:說一說江夢南事跡對我們中學生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有哪些啟發(fā)。
上述問題鏈的創(chuàng)設,總體上遵循了道德與法治學科本質要求,堅持了正確價值觀導向,落實了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突出學科核心觀點、主干知識,并與本課教學重、難點相契合,具有開放性、探究性,注重學科的知識遷移應用,體現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要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被谡鎸嵡榫车奶魬?zhàn)性問題,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激起探究、思考的學習興趣?!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碑攲W生對真實情境問題充滿熱情,課堂活力充分激發(fā),這就邁出了由真實情境思考的興趣走向實際問題解決的關鍵能力培養(yǎng)一大步。創(chuàng)設基于真實情境的挑戰(zhàn)性問題,驅動學生積極思考,是深度學習發(fā)生的前提。
二、在深度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關鍵能力
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完成真實情境問題的真解決,在深度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辯證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等問題解決的綜合能力。
(一)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自主學習,是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形式,是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獨立思考問題,整體感知教材,自主建構學科知識、學科觀點,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在本課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筆者通過PPT呈現給學生自主學習提綱。
1.家的內涵、功能及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
2.中華民族“孝”的內涵;
3.“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法定義務;
4.家庭結構的演化、現代家庭的特點;
5.親子沖突的原因、影響及化解方法等。
學生根據自主學習提綱,閱讀教材,獨立思考,整體感知學科知識、學科觀點,同時進行知識遷移應用解決真實情境挑戰(zhàn)性問題,并形成獨立見解、獨立觀點。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弊灾鲗W習,保護和發(fā)展了學生獨立思維品質與獨立思考能力。
(二)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焙献魈骄繉W習,是學生通過分工合作、交流切磋,思維碰撞,解決挑戰(zhàn)性真實問題,發(fā)展辯證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深度學習過程。
辯證思維能力,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學科關鍵能力之一。辯證思維,指的是用聯系、發(fā)展、全面的觀點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辯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體現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如解決問題“結合家對江夢南成長的積極影響,簡要分析家對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分組討論問題、分析問題,完成任務。討論的過程是問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是思維相互碰撞的過程。學生聯系家庭對江夢南產生的積極影響,“溫馨幸福的家?guī)Ыo她帶來積極樂觀、快樂自信的品質;是父母的堅持、不放棄成就了她”,從而深刻感受親情之愛,認識家對我們成長的重要意義。用聯系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開放性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開放性問題正契合中學生活躍性思維發(fā)展特點。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指出,與創(chuàng)造力最相關的是發(fā)散性思維。“所謂發(fā)散性思維,是指根據已有的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思考,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考方式。”如問題“說一說江夢南事跡對我們中學生創(chuàng)建和諧家庭有哪些啟發(fā)”,該問題開放性強。因為,每一位中學生都有著真實、豐富的家庭生活體驗。當學生自身的家庭生活體驗與江夢南家庭故事相“遇”時,必然會觸動他們內心深處家的情感,激發(fā)諸多感想。發(fā)散的、多樣化的想法會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家和萬事興”的深刻道理會深入幼小的心靈,進而生成學科觀點“和睦相處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創(chuàng)建;中學生要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yǎng)成勞動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意識,為建設和諧家庭做貢獻?!碧N含在發(fā)散性思維中的新見解、新發(fā)現都是創(chuàng)新思維。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潛力,促進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健康發(fā)展。
三、讓學生參與總結、反思與升華活動,以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
總結、反思與升華活動,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深度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常情況下,遵循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讓學生參與課堂總結、反思與升華活動,以培養(yǎng)其批判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主要表現: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敢于表達不同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
在本課,筆者設置總結、反思與升華活動任務是:“通過本課學習,你在價值觀念、學科重點知識、核心觀點和學科能力方面有哪些收獲?你還有什么疑惑?”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進行反思,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概括及升華。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討論,相互質疑,要有理有據地表達和論證自己的觀點,分享觀點,學會提合理化建議。老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傾聽者。當發(fā)現有的學生思維出現片面性、單一性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恰當的補充和完善;當發(fā)現有的學生因缺乏獨立思考、出現人云亦云時,教師則鼓勵他們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說出不同意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特別是當發(fā)現有些學生缺乏思想高度上的升華時,教師應及時點撥。例如,筆者將升華內容呈現給學生:“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學生要樹立家國情懷,積極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踐行尊老愛幼、孝親敬長的道德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履行孝敬父母的法定義務,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要學會處理與家庭的關系,積極溝通,化解沖突;學會生活,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提升對家庭的責任感,主動承擔家庭責任,增強擔當精神!”該升華,凝聚了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五大學科核心素養(yǎng),集中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yǎng)要求。高度的思想升華,彰顯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價值追求,令課堂生輝。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背踔械赖屡c法治課學科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易事。要真正打破“滿堂灌”“填鴨式”“死記硬背”“機械刷題”等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淺表化教學,勇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實施深度學習;要善于利用現實真實情境創(chuàng)設挑戰(zhàn)性真問題,驅動學生主動思考,在建構學科新知識、新觀點,形成正確價值觀和必備品質的同時,培養(yǎng)和發(fā)展獨立思考、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批判性思維等學科關鍵能力。培養(yǎng)學科關鍵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促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yǎng)[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3]萬作芳,任海賓.問題情境的類型與設計[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7(11).
[4]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8.
[5]岡田昭人.牛津式高效溝通[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8.
[6]連山.哈佛課程[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2018.
責任編輯:黃大燦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JK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