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增壽
教師是推動學校教育教學發(fā)展、保證教學質量的主體,肩負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任。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為了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教師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明白初中學生年齡小、紀律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差、好動等特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習慣行為,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德育工作實踐經驗,探討了農村初中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以期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良好班級風氣的激勵下,勤奮學習、努力進步,讓德育工作真正發(fā)揮效用。
一、言傳身教,營造氛圍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毖詡魇巧斫痰幕痉绞?,身教是言傳的有效手段。教師的言行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作為一名農村初中學校的班主任,筆者為自己定下了一條原則:事事從自己做起。作為班主任,除了要在言行舉止、衣著穿戴方面發(fā)揮表率作用,還要提高自身修養(yǎng),做到身體力行。例如,筆者所在學校規(guī)定學生早上6點10分之前到操場進行操前小讀,筆者會在6點05分之前到達操場,規(guī)范學生的姿勢,強調操前小讀狀態(tài)。
班主任應具有“讓全班學生向我看齊的勇氣”,體現(xiàn)“身正為范”。為了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筆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轉變身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所帶的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剛剛從小學步入中學校園,一些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學校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tài)。對此,筆者經常利用班會課的時間,為學生講解中學與小學的學習區(qū)別,讓學生能夠盡快實現(xiàn)身份的轉變,適應中學時代的學習和生活。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學習習慣,筆者會督促學生學習常規(guī),檢查學生的衛(wèi)生情況,幫助他們逐步糾正不良習慣。與開學之初相比,筆者所在班級的學生經過一個學期的適應,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在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他們也會自覺完成各科作業(yè)。同時,在每次的考試中,筆者所在班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各科的平均分、優(yōu)秀率、及格率都高于其他班級。這說明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標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幫助學生改變習慣,在督促的基礎上,班主任還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比如,筆者每次進班聽課時都會保持認真的狀態(tài),慢慢地,學生也會受到啟發(fā)和感染,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認真。
其次,讓教室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課外之余,筆者讓學生通過手抄報的形式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和體會,并選擇優(yōu)秀的手抄報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筆者還創(chuàng)設了“班級作文周報”墻,選出班里作文寫得好的學生,成立班級作文編輯部,每周選出班級優(yōu)秀作文,并張貼在“班級作文周報”墻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由閱讀。筆者把學生的進步展示在墻上,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另外,筆者還鼓勵學生辦黑板報,讓學生思考不同的主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通過這一系列文化墻面的建設,筆者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
最后,德育評比,激發(fā)學生的無限潛能。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自己課堂中的表現(xiàn),還要關注他們在其他教師課堂上的表現(xiàn)。筆者要求學生在其他教師的課堂上認真聽講,并抽時間到班級聽課,關注學生在其他教師課堂上的表現(xiàn),并將表現(xiàn)好的學生記錄下來,在每周的德育評比活動中,為進步較大的學生頒發(fā)獎狀。
二、集體榮譽,找到歸屬
班級里各種有趣的活動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班級的熱愛,使其對班級產生歸屬感。為放松學生的身心,在學校組織活動的基礎上,筆者在班級內也組織了多種多樣的活動。
首先,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筆者為學生分發(fā)了月餅,和他們一起慶祝美好的節(jié)日,并引導學生為父母送上了專屬祝福。很多農村家長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較少,他們收到孩子的祝福后,紛紛對筆者表示感謝。作為班主任,看到學生懂事了,看到他們的成長和進步,筆者感到由衷的開心和自豪。
其次,筆者經常舉行主題班會活動。比如,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筆者專門組織了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向父母和教師表達感恩,使其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懂得在今后的實際生活中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師長。
最后,美化教室。筆者鼓勵學生在教室的窗臺和空地養(yǎng)一些盆栽植物,并選出責任心較強的學生來管理這些植物,定期給植物澆水。同時,筆者在教室后面的空桌子上放了一個小魚缸,并在魚缸里養(yǎng)了幾條小魚。每次下課,學生都會圍著魚缸看小魚,既放松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
以上活動帶給學生的不只是一瞬間的精彩和快樂,還能讓學生在班級中找到自身的歸屬感。通過活動,大部分學生對班級有了榮譽感和歸屬感,對集體有了新的認知。
三、嚴愛相濟,關注“個性”
冰心說 :“有了愛便有了一切?!苯虝耸墙處煹奶炻?,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職責。班主任要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習慣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方式等,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作為班主任,筆者努力與學生建立友好關系,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用心陪伴他們成長。
筆者不僅注重傾聽學生的心聲,還在課堂內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首先,引導學生善于傾聽。筆者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他人發(fā)言的習慣,引導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在他人表達想法時,不插嘴、起哄,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和看法,并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對他人的觀點和想法進行相應的評價。其次,引導學生敢于表達。很多農村中學生缺乏自信,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此,筆者在課堂中注重鼓勵學生,告訴他們說錯了也沒有關系,讓他們敢于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最后,引導學生善于交往。筆者指導學生在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學會調控自己的情感狀態(tài),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德育過程中,筆者也會采取嚴格的態(tài)度,讓學生知道錯誤行為的后果,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反思。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課間打鬧、追逐等不安全現(xiàn)象明顯減少。同時,筆者發(fā)動學生和家長的力量,讓他們將生活中看到的不安全行為拍下來并上傳至班級群中,引導學生說出正確做法,順勢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另外,在拍攝照片后,筆者會對照片中人物的臉進行馬賽克處理,一是保護當事人的隱私,二是希望學生多將關注點放在行為上。此項活動在班級開展以來,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好評,有效制止了學生的不安全行為,從而達到了預防教育的效果。
“人上一百,種種色色”。一個班集體的學生各有個性,這就要求教師不能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了解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比如,筆者所在班級有一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但是唱歌和跳舞都很棒,于是筆者鼓勵他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并讓他在班級內組建舞蹈社團和唱歌社團,發(fā)展他們的個性。
通過這種方式,這些學生很快地找到了自信,他們比以往更加自律,也學會了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
四、家校合力,共筑未來
家長的評價對學校和教師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主動和家長交流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使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一些學生面對家長的愛意,羞于表達,不知道該說些什么。筆者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對父母的愛。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筆者利用微信群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在群里分享班級取得的榮譽,表揚優(yōu)秀學生,告知學校舉行的活動,展示學生的飲食、學習情況等。筆者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收獲了學生的成長,獲得了家長的認可。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班主任應該多貼近學生,靜下來與學生交談,傾聽學生的心聲。班主任還要多與學生溝通,多進入班級,與學生一起實踐,一起思考。筆者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將教育這縷春風化為細雨,在無聲無息中滋潤那抹新綠,靜待花開,傾聽花開的聲音。
結語
班主任的工作雖然極其瑣碎,但是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廣大農村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重視德育工作,要耐心、細致地對待學生,通過言傳身教、寬嚴相濟、家校共育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用真誠、真心去對待學生,讓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山縣洛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