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瑞 孫學東
關鍵詞:籃球;運球;游戲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3)03-0084-02
一、運球同號追逐
(一)游戲目的
與數(shù)學結合,提高學生數(shù)學計算能力與高速跑動中的控球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提升速度、靈敏、反應等素質(zhì),增強求勝欲與競爭意識。
(二)游戲方法
20名學生按照“1、2、3、4、5……”的編號順序站成一個大圈。所有學生原地運球,當教師報出一個號碼例如“5號”或“5”的倍數(shù)如“25號”,所有的“5號”隊員迅速啟動,逆時針運球一周,并努力追上前面的“5號”學生,最后返回到自己的位置。如教師報“26號”,則1號隊員追逐,以此類推。
(三)游戲要求
1.運球追逐的學生用手觸碰到前一名學生就算成功追到。
2.教師可以通過調(diào)整順時針或逆時針運球跑動的方向,分別發(fā)展左手和右手的運球能力。
(四)游戲建議
1.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編號方式,如“1、2、3”或“1、2、3、4”來調(diào)整追逐間距。
2.教師可以規(guī)定學生從不同的原地運球姿勢開始游戲,如原地胯下運球、體前換手運球、坐在地上運球等。
3.教師也可以采用“土豆”“地瓜”等特殊代號組織學生游戲,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
4.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追逐時必須以“S”型路線依次繞過每一個人,以此提高游戲難度。
二、運球“拍7令”
(一)游戲目的
與數(shù)學結合,提高學生數(shù)學計算能力與控球水平,提升協(xié)調(diào)、反應能力,發(fā)展腿部力量,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二)游戲方法
學生6或8人一組,每人運1個球面朝圓心圍成一個圈。圈上的學生以順時針的方向從1~99報數(shù),當有人報到含有“7”的數(shù)字或“7”的倍數(shù)時,不許報數(shù),要保持運球的姿勢深蹲起一次,下一個人繼續(xù)報數(shù)。如果有人報錯數(shù)或蹲錯則要接受5個俯臥撐的懲罰。懲罰完后繼續(xù)游戲。
(三)游戲要求
1.整個游戲過程必須始終保持運球。
2.游戲人數(shù)不能為7人。
(四)游戲建議
1.游戲可以采用不同的運球方式代替“深蹲”。如規(guī)定做胯下運球,當有人報到含有“7”的數(shù)字或“7”的倍數(shù)時,則該學生不報數(shù),而是做一個“胯下運球”。如果出現(xiàn)運球失誤,該學生同樣要接受懲罰。
2.為了加快游戲的速度,教師也可以使用“拍3令”的方式進行游戲,即當有人報到含有“3”的數(shù)字或“3”的倍數(shù)時,不許報數(shù)。另外,游戲也可以從任意數(shù)字開始,以此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三、成語接龍
(一)游戲目的
與語文結合,豐富學生詞匯量,增強靈敏與反應能力,提高學生快速跑動中的控球水平。培養(yǎng)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增進同學間的感情。
(二)游戲方法
15名學生在一片籃球場上運球跑動,1名無球學生在場地內(nèi)追拍運球人,運球人如果被觸碰到,則與無球人交換角色。但運球人在被追到前如果說出任意一個四字成語,他可以原地持球于頭頂進入“漸凍”狀態(tài),等待任意一名運球人解救自己,從而結束“漸凍”狀態(tài),然后他將可以繼續(xù)進入游戲。若第2個人在被追到前也想進入“漸凍”狀態(tài),他同樣必須說出一個成語,但這個成語不能和上一個成語重復。如果這名學生在說成語前被觸碰到,或者所說的成語不符合要求,他將與無球人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看誰抓到的次數(shù)最少。
(三)游戲要求
1.學生在游戲的全程都要保持運球,運球時不能違例。
2.說成語時必須大聲報出成語,并且這個成語必須符合游戲的要求。
(四)游戲建議
在高年齡段的學生中,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特殊要求的成語接龍,如包含動物的成語或包含顏色的成語等;而在低年齡段的學生中,可以進行詞語的接龍,以此調(diào)節(jié)游戲的難度。
四、“奪寶飛花令”
(一)游戲目的
與語文結合,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增強記憶與反應能力,陶冶情操,增進同學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快速跑動中的控球水平。
(二)游戲方法
將學生平均分為2組。在距離15米處放置一定數(shù)量的標志桶,每個標志桶下藏著一個寫有漢字的卡片。每個小組每次出發(fā)1名學生運球至標志桶處,選擇一個標志桶拿起,露出下面的卡片。若該學生能夠迅速向旁邊的老師說出一句包含該漢字的詩詞,即可帶走一個標志桶;若回答不出來,則將該標志桶放回原處蓋住卡片,運球返回隊伍,將球交給下一名學生接力。當所有標志桶都被拿走后,看哪組獲得的標志桶多。
(三)游戲要求
1.取標志桶時要始終保持運球。
2.游戲時要盡量大聲說出相應的詩詞句。
(四)游戲建議
此游戲可以結合投籃教學一起進行,要求學生必須先完成投籃或上籃,之后才有資格去翻標志桶,這樣可以增加游戲的激勵性與趣味性。
五、節(jié)奏大師
(一)游戲目的
與音樂結合,培養(yǎng)學生音樂的節(jié)奏感,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提高變換運球的能力。
(二)游戲方法
教師通過播放有較強節(jié)奏感的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分別采用高運球、低運球、換手運球等方式進行運球。
(三)游戲要求
1.學生必須按照教師規(guī)定的運球動作進行運球。
2.運球的節(jié)奏要和音樂的節(jié)奏同步。
(四)游戲建議
使用“HomeCourt”軟件進行運球練習,將音樂、視頻與運球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球練習的興趣。
六、擊鼓傳花
(一)游戲目的
與音樂結合,培養(yǎng)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提升協(xié)調(diào)、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傳球、運球水平,增進學生間的感情。
(二)游戲方法
教師播放一段音樂,10名學生在圓形場地上相互傳接球。每一位接到球的學生原地完成一次胯下運球后再將球傳與場中任意其他學生。如此傳球若干次后,將音樂突然停止,在音樂停止的同時,球在哪位接球人手中,則那位持球學生需表演一個節(jié)目或完成10個俯臥撐,之后開始下一輪游戲。
(三)游戲要求
1.學生要按照教師規(guī)定的傳球方式進行傳球。
2.傳接球失誤的學生要同樣接受相應的懲罰。
(四)游戲建議
教師可以不斷變換接球后動作方式再讓學生將球傳出,如接球后將球腹部繞環(huán)一周后傳球、胯下“8”字繞環(huán)一周后傳球等,以此增加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基金項目: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三期立項課題《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的中學體育球類教學研究》(編號:2019JK13-L048);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四期重點資助課題《初中數(shù)學跨學科綜合實踐的資源整合與項目設計》(編號:2021JY14-ZA0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