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楊春雪 肖甦
摘 要:青少年社會組織作為愛國主義校外實踐陣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潛力。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作為俄羅斯影響力最大的青少年社會組織之一,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該組織通過價值引領、情感體驗和文化理解三大路徑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其實踐特征表現(xiàn)為:受聯(lián)邦政府的政策支持;借助“中央—地方”兩級管理體制擴大影響力;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專業(yè)化實施。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的實踐經驗對我國青少年社會組織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啟示主要包括:保障青少年社會組織的合法地位;拓寬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經費渠道;加強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能力建設。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社會組織;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共青團
中圖分類號:[G40-01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8502(2023)01-0090-11
作者簡介:楊杰,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俄羅斯基礎教育;楊春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俄羅斯中小學德育;肖甦,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蘇俄教育理論、教育制度研究。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這是必須要回答好的現(xiàn)實課題。我國2019年頒布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愛國主義教育要聚焦青少年,不僅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廣泛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密切與城市社區(qū)、農村、企業(yè)、部隊、社會機構等的聯(lián)系,豐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外實踐領域[1],這為當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開辟了新方向。青少年社會組織是一種極具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新型社會組織形式,在促進共青團職能轉變和公民社會建設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2],其主要包括以青年為主體和以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以及活躍在城鄉(xiāng)社區(qū)但未正式注冊的青少年社團、小組、社群等[3]。與學校陣地相比,青少年社會組織作為校外陣地,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時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更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因此充分挖掘其愛國主義教育潛力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切知識和認識都可溯源于比較?!盵4]通過對域外規(guī)范和實踐的現(xiàn)實圖景的描繪,以及由此展開的比較研究,能夠為我國同類問題的解決提供智識上的支持。21世紀伊始,俄羅斯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作為新一任國家領袖的普京發(fā)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羅斯》指出:“我們需要共同找到某個能夠團結整個多民族俄羅斯的因素,除了愛國主義之外,沒有東西能夠做到?!盵5]這闡明了普京執(zhí)政期間的治國理念和施政方針,將愛國主義提升到了“國家思想”的戰(zhàn)略高度,期望通過重拾愛國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再次創(chuàng)造偉大成就。經過二十余年的發(fā)展,俄羅斯公民愛國主義教育基本形成了服務于國家意志的、多主體聯(lián)動的教育格局:從國家政府機構到各聯(lián)邦權力機關,從各級教育機構到各類社會組織,均在不同維度上推動了愛國主義教育政策的貫徹落實[6]。俄羅斯的青少年社會組織作為此過程的重要參與主體,自然也積累了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經驗。本文以俄羅斯規(guī)模最大的青少年社會組織之一——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以下簡稱“俄青盟”)為例,探究其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路徑及特征,以期為我國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借鑒。
一、俄青盟的發(fā)展歷史及愛國主義教育職能
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培養(yǎng)青少年的公民意識及愛國主義思想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7],在此過程中,作為青少年社會組織的俄青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之所以肩負著愛國主義教育重任并發(fā)揮重要影響,首先與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和職能定位密不可分。
(一)繼承蘇聯(lián)共青團遺產的俄青盟
俄青盟成立于1991年,雖然看似年輕,但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蘇聯(lián)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以下簡稱“蘇聯(lián)共青團”)。1918年10月29日,全俄工農青年代表大會開幕,這標志著蘇聯(lián)共青團正式誕生[8]。蘇聯(lián)共青團的發(fā)展與其國家歷史緊密相連:內戰(zhàn)時期,在布爾什維克的號召下,青年團員積極參與紅軍戰(zhàn)爭,獲得紅旗勛章;在蘇聯(lián)農業(yè)集體化進程中,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人開墾荒地,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yè)中,為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蘇聯(lián)青年團積極參與衛(wèi)國戰(zhàn)爭,因取得赫赫戰(zhàn)功被授予列寧勛章;在和平年代,蘇聯(lián)共青團積極參與國家建設,主要承擔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國家與青年群體之間的紐帶。在發(fā)展后期,由于社會矛盾加劇,由蘇聯(lián)共產黨領導的共青團最終隨著蘇聯(lián)的解體而走向終點。1990年,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的各州、各邊疆區(qū)和各共和國的共青團組織共同組建了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ЛКСМ РСФСР)。1991年,俄羅斯蘇維埃聯(lián)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發(fā)展至今,該組織已被定位為社會性、非政治性的青少年組織,服務對象為14歲及以上的青少年群體,根據2021年1月的統(tǒng)計數(shù)據,俄青盟的注冊成員共有104170人,其中14~18歲的青少年占比28.2%,18~30歲的青年占比58.3%,30歲以上的青年占比13.5%。
蘇聯(lián)共青團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其愛國主義教育傳統(tǒng)卻被俄青盟繼承下來。俄青盟的前書記雷日諾夫(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Рыжнов)曾指出,俄羅斯的青年工作很有必要汲取蘇聯(lián)共青團的經驗,必須立足于原有的基礎和傳統(tǒng),不斷創(chuàng)新[9]。在俄青盟現(xiàn)行的項目框架中,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便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蘇聯(lián)共青團的許多教育傳統(tǒng)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保存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
(二)俄青盟的愛國主義教育職能
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俄羅斯十分重視發(fā)揮社會組織的職能,這可以體現(xiàn)在各個時期的《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中。《2006—2010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指出:“要通過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協(xié)會)的聯(lián)合行動來解決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廣泛問題。”[10]《2011—2015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提出,要發(fā)揮社會組織在提高俄羅斯公民愛國主義意識中的作用,將俄羅斯青年聯(lián)盟、全俄退伍軍人聯(lián)盟、全俄英雄聯(lián)盟等社會組織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執(zhí)行主體納入國家發(fā)展計劃之中[11]?!?016—2020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則計劃五年內在社會組織和國家機構之間建成統(tǒng)一的協(xié)作體系[12],搭建起國家與地方相互配合、國家機關與社會組織協(xié)同聯(lián)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網絡,有效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充分發(fā)揮社會各界的愛國主義教育合力。從《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的內容變化看,社會組織越來越成為俄羅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著力點。俄青盟作為青少年社會組織的代表,在《2011—2015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中被特別提及,這也正說明其在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職能方面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根據國家政策導向,俄青盟又如何定位自身在愛國主義教育工作中所承擔的職能?對此,俄青盟指出,其使命定位是在培育青少年愛國主義價值觀的前提下,團結青少年,為青少年提供平臺以促進他們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實現(xiàn)潛力的最大開發(fā),從而共同創(chuàng)造俄羅斯的未來[13]。概言之,俄青盟是通過履行組織青少年、引導青少年和服務青少年這三項基本職能,在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調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形式,配合國家機構合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境。具體表現(xiàn)如下:
在組織青少年方面,作為俄聯(lián)邦境內最大的青少年社會組織,據2021年的官方統(tǒng)計數(shù)據,它在俄聯(lián)邦70多個行政區(qū)建立了龐大的地方分支網絡,每年調動逾400萬名全國各地的青少年參與到其舉辦的各類項目中。
在引導青少年方面,俄青盟積極探索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在青少年團體中行之有效的傳播方式和接受路徑。該組織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形式新穎且易于接受的優(yōu)勢,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行合理宣傳;此外,其開展的充滿趣味的實踐探索類、競技類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也有助于厚植青少年愛國主義情懷。
在服務青少年方面,俄青盟在工作中始終貫穿促進青少年自身發(fā)展進而服務國家建設的思想主線。俄青盟與國家機構尤其是青年事務主管部門建立了密切合作的伙伴關系,同時通過學生自治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公民意識,提升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在教育、科學、創(chuàng)意、體育和其他領域的自我實現(xiàn)。
二、俄青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路徑
俄青盟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在校外開展搭建了實踐平臺,其開展的各具特色的全俄活動在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歸納起來,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路徑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價值引導路徑:通過護照頒發(fā)儀式培育青少年的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的形成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幫助青少年形成符合俄羅斯國家、民族價值觀念的公民身份是俄青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主線。自2002年以來,俄青盟與相關機構協(xié)作開展了“我們是俄羅斯公民”活動,該活動的形式是每逢國家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如勝利日、俄羅斯獨立日等,在社會活動、學業(yè)和運動等方面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杰出青少年便會被國家政要、社會公眾人物授予俄羅斯聯(lián)邦護照。在2017年的勝利日上,普京總統(tǒng)在克里姆林宮親自為優(yōu)秀青少年頒發(fā)了護照,帶領他們參觀克里姆林宮。普京在活動期間指出:“你們在14歲的年紀就已經取得了諸多成就。你們中的一些人表現(xiàn)出絕佳的人格特質——勇氣,甚至可以說是在困難的情況下伸出援助之手,挽救他人生命的自我犧牲精神,這讓我感到尤其自豪?!盵14]這項活動旨在青少年中普及俄羅斯聯(lián)邦的國家象征,讓青少年對公民所持有的象征公民身份的證件形成尊重的態(tài)度,加強他們對公民文化的理解。多年來“我們是俄羅斯公民”活動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項目,這是通過儀式渲染愛國氛圍的成功嘗試。一方面,該活動往往在國家重大節(jié)日之時開展,利用其在全社會中的強大愛國氛圍和情景渲染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國家重大節(jié)日的愛國主義教育涵養(yǎng)功能;另一方面,通過社會重要人物在公眾場合授予杰出青少年護照,不僅能夠增強青少年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使之具有更大的熱情不斷提升自我,為祖國發(fā)展服務,而且在青少年成長及身份轉變的關鍵節(jié)點舉辦這種儀式,能使青少年真正情感“在場”,增強他們對公民身份的認同感,能讓青少年明確自己的責任擔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018年,共有來自俄聯(lián)邦30個行政主體的250名優(yōu)秀青少年參與了此活動。
(二)情感體驗路徑:通過衛(wèi)國戰(zhàn)爭紀念活動激發(fā)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俄青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緊跟國家政策的指引,圍繞著衛(wèi)國戰(zhàn)爭開展了一系列紀念活動。俄羅斯高度重視以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為內容載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在開展以衛(wèi)國戰(zhàn)爭歷史和精神為內容載體的公民愛國主義教育方面,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發(fā)揮該國還健在的“二戰(zhàn)”老戰(zhàn)士的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15]。根據總統(tǒng)令,為紀念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將2020年定為俄羅斯的“紀念與榮耀年”。為響應國家號召,留存老兵功績,俄青盟向全社會征集在世老兵與其孫輩的紀念照片,以及戰(zhàn)后積極參與國家重建的原蘇聯(lián)共青團員的光輝事跡。此舉,一方面讓青少年在與老一輩的交談中了解親人的革命事跡,明白家庭記憶與國家歷史的緊密聯(lián)系;另一方面,投稿者在整理照片、訪談老戰(zhàn)士和共青團員的過程中,個人的積極性和公民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除了自行組織開展紀念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的活動,俄青盟還組織青少年積極參加其他社會組織開展的愛國活動,如“國家一號崗”執(zhí)勤活動,其主要職責是守衛(wèi)無名烈士墓,每隔一小時便會舉行一次換崗儀式。此外,“俄羅斯搜索運動”還鼓勵青少年參加搜尋殉難老兵遺體,進行檔案研究,并根據搜索工作的結果舉辦展覽等,以增強對先烈的崇敬之情。俄青盟依托衛(wèi)國戰(zhàn)爭開展的多項緬懷“二戰(zhàn)”老兵的活動,旨在使青少年能把對親人的追思上升到國家情感層面,把對家庭的溫情上升到對國家的熱愛,把個人價值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在緬懷先烈的過程中受到使命感召,積極進取,發(fā)揚青少年的先鋒品格。
(三)文化理解路徑:通過歷史和民族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的國家認同
俄青盟重視加強青少年對國家歷史和民族文化的理解,以此提升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自信心。
在歷史文化教育方面,俄青盟開展了多項引導青少年了解歷史、參與國家建設與發(fā)展的全俄活動。例如,在《2016—2020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實施辦法中提出的全俄歷史教育論壇“時代閱兵”,該活動由俄聯(lián)邦科學和高等教育部主辦,俄青盟和俄羅斯軍事歷史學會負責組織實施,其目的是激發(fā)青少年學習俄羅斯歷史和軍事歷史遺產的興趣,夯實愛國主義教育基礎。該論壇包括專題教育平臺、學生研究項目實踐會議、互動活動(脫口秀、問答)、電影放映、聯(lián)邦和區(qū)域的最佳實踐介紹、游覽計劃、以及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的武器互動展覽等。2018年,共有來自俄聯(lián)邦30個行政主體的400多名青少年參與了該論壇。2019年,在薩馬拉地區(qū)舉辦的第二屆論壇中,俄羅斯還開設了以“運用檢索技能和方法對青少年進行軍事愛國主義教育”“俄羅斯哥薩克的榮耀”等為主題的專題教育班,每位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專題進行學習研討。
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培養(yǎng)青少年對民族和宗教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理解是青少年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民族團結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俄青盟將提升青少年之間的文化互動性、增強民族寬容意識、促進理性愛國作為組織發(fā)展的優(yōu)先事項。在該理念下開展了以“我們在一起!”為主題的競賽,其獨特之處在于,用青少年聽得懂、能接受的語言,把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理念帶到了彼此面前。在競賽中,隸屬于“我們在一起!”項目的志愿者協(xié)會,不僅籌劃旨在增加和傳播俄羅斯各民族的文化、歷史和民族遺產知識及尊重其多樣性的主題活動,而且也負責對項目參與者進行方法和技術培訓。參與競賽的團隊參加在線網絡比賽“世界的語言”“文化對話”和“大國偉人”,并進行線上答題,滿足項目所有參賽條件且得分最高的團隊將被邀請參加每年5月在全俄兒童中心舉辦的“我們在一起!”全俄青年學生節(jié)。青年學生節(jié)除舉辦在線競賽的現(xiàn)場決賽外,還開展了一系列以研究不同民族文化為主題的學術交流活動、青少年與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見面交流會等?!拔覀冊谝黄?!”項目的開展有助于青少年參與到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中,通過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加強族裔之間的理解和包容,增強民族向心力。
三、俄青盟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特征
(一)俄青盟受聯(lián)邦政府的政策支持
俄聯(lián)邦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以確保俄青盟等青少年社會組織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1992年頒布的俄羅斯總統(tǒng)令《關于國家青年事務的若干優(yōu)先舉措》,成為俄羅斯青少年工作領域的第一份專門文件。隨后,俄羅斯又接連頒布了《俄聯(lián)邦國家青年工作主要方向》《聯(lián)邦專項綱要“俄羅斯青年1998—2000”》《聯(lián)邦專項綱要“俄羅斯青年2001—2005”》《聯(lián)邦專項綱要“俄羅斯青年2006—2010”》《聯(lián)邦專項綱要“俄羅斯青年2011—2015”》《聯(lián)邦專項綱要“俄羅斯青年2016—2020”》《國家支持青少年社會組織法》《俄羅斯學生運動》等多部聯(lián)邦政策法規(guī)。上述文件明確了國家對社會組織提供支持的職責與青少年工作的方向和形式,承認了青少年社會組織的合法地位,闡述了青少年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的青少年事務的職責,目的在于推動青少年社會組織在俄羅斯的發(fā)展,形成俄羅斯社會固有的價值體系[16]。以《國家支持青少年社會組織法》為例,擁有獨立法人資格且運行時間不少于一年的青少年組織,可以被列為國家級社會組織,享有國家專項資助[17],這有助于廣大青少年社會組織打破資源經費方面的掣肘。此外,《2011—2015年俄羅斯聯(lián)邦公民愛國主義教育綱要》實施辦法還對愛國主義項目運作的經費使用進行了明確分配,例如在政府與俄青盟協(xié)同開展的系列活動中,舉辦愛國主義教育青年專家交流討論會的預算為120萬盧布,編寫愛國主義教育手冊的經費開支是20萬盧布等[18],這些較為細化的規(guī)定也說明了政府對俄青盟政策支持的深入性。
(二)俄青盟借助“中央—地方”兩級管理體制擴大影響力
進入21世紀以來,俄青盟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2005年,參加俄青盟各類活動的青少年人數(shù)約100萬人,自2017年以來,參與人數(shù)超過400萬人,如此廣泛的影響力得益于其“中央—地方”兩級管理體制的促進作用。俄青盟的最高行政機構為該組織的中央委員會,負責愛國主義教育項目的頂層設計,地方分支機構設在70多個聯(lián)邦主體,這些分支機構在中央委員會的頂層設計基礎上,根據本地區(qū)實際情況開展有地方特色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這種自上而下的項目推廣機制使得俄青盟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在開展活動的同時,俄青盟還注重加強對活動的宣傳力度,通過官方自媒體平臺,積極播報活動動態(tài),進一步提升組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中,使得俄青盟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三)俄青盟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專業(yè)化實施
俄青盟愛國主義教育的專業(yè)性體現(xiàn)在專業(yè)的項目和專業(yè)的人才上。俄青盟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通過“項目制”形式開展,即以達成預期目標為出發(fā)點而設立一個項目,通過調配人力和物力資源達成該目標。針對不同愛國主義活動項目,俄青盟還編制了相應的專業(yè)指導方案。以軍事愛國主義教育游戲“啟明星”項目為例,該項目的指導方案系統(tǒng)地介紹了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特點、俄青盟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性、項目的資金來源與使用、前期的準備工作、活動的流程和環(huán)節(jié)以及突發(fā)事件的應對措施等,完備的指導方案使得該項目的開展有章可循。
此外,俄青盟項目的組織者本身就具備青少年工作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再通過大量實踐成為青少年事務領域的專業(yè)人才,負責項目策劃、預算編制、應急處置等工作。除專業(yè)的管理人才外,俄青盟還邀請專家學者對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進行指導,從而保證了項目的高質量開展。
四、反思與啟示
我國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建設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課堂教學為主體的核心陣地、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主體的實踐陣地和以輿論宣傳為主體的多媒體平臺陣地[19],而青少年社會組織在此過程中卻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一方面,社會對青少年社會組織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另一方面,不少青少年社會組織缺乏從事愛國主義教育的專業(yè)人才和活動資金。這些因素制約著青少年社會組織真正發(fā)揮其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補充作用。俄青盟作為俄羅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經驗值得我們反思與借鑒。
(一)保障青少年社會組織的合法地位,夯實政社合作的法律基礎
只有當青少年社會組織享有與其他社會主體平等的地位時,才能提高其社會影響力,由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才能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取得更多實質性效果。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要加快制定青少年社會組織基本法。相較于俄羅斯頒布的《國家支持青少年社會組織法》等法律,我國缺乏支持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展的專項法律這一問題凸顯。截至2021年初,我國各級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共90多萬個,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為2292個,據初步估算,以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社會組織超過9000家。這亟須我國出臺青少年社會組織基本法,以確保青少年社會組織的合法地位,使其在法律的框架內有序設立和運行,進而為青少年社會組織參與愛國主義教育保駕護航。第二,進一步完善有關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展的針對性政策。俄羅斯針對青少年社會組織的政策目的在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公民道德和愛國精神,積極挖掘青少年的潛力和才能。除了官方政府機構,越來越多諸如青少年社會公益機構的民間團體,以及非政府組織也加入到青少年政策的實施過程中[20]。2017年,我國出臺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級青年領域專項規(guī)劃《中長期青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2022年,我國首次就專門青年群體發(fā)布了白皮書《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自20世紀90年代第一次頒布,每十年一版,截至目前共有4版。這表明我國在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展方面的政策保障日益完善,但面對我國龐大的青少年體量,仍需國家從政府層面及時制定并更新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展的針對性政策,使得青少年社會組織的發(fā)展措施更加體系化,在此基礎上才能使青少年社會組織更加主動地協(xié)助黨、團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二)拓寬愛國主義教育經費渠道,建立有效的資源供給機制
資金支持是青少年社會組織廣泛、深入參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保障。俄羅斯在經濟財政較為困難的情況下,也未削減對青少年社會組織的服務購買力度,還為俄青盟等青少年社會組織分撥愛國主義教育專項經費,支持其舉辦全國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因俄羅斯長期面對經濟制裁,聯(lián)邦政府所能投入的經費有限,因此俄羅斯的青少年社會組織嘗試突破外部資源的局限性,拓寬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資金來源渠道,這一經驗對我國同樣適用。
首先,政府、共青團要加強對青少年社會組織購買教育服務的支持力度。近年來,民政部持續(xù)印發(fā)《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資助全國性社會組織,由較大影響力的地方性社會組織聚焦重點地區(qū)、領域和群體開展社會服務[21],對關愛兒童、扶老助殘、救助扶貧等社會項目予以高度重視,但政府購買教育服務并未成為關注重點,支持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項目尚未廣泛開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2022年團中央發(fā)布的《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實施綱要》提及,要“突出組織化教育優(yōu)勢,將面向青少年開展思想政治引領工作作為各級團、隊組織的核心職責”[22]。此外,自2013年以來,聯(lián)系、服務和引導成為共青團與青少年社會組織關系的基本取向,各省共青團開始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共青團+青少年社會組織”新模式,這就為共青團購買青少年社會組織的教育服務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其次,青少年社會組織要拓展融資渠道,合理運用公益創(chuàng)投籌措活動經費。俄青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所需的資金由該組織的中央委員會統(tǒng)籌管理,其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但還有部分經費來自于社會投資、捐贈及俄青盟官方周邊商店產品銷售的盈利收入,這啟示我國青少年社會組織的經費來源應多元化。目前,盡管社會捐贈能在短時間內緩和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資金短缺問題,但畢竟無法幫助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實現(xiàn)組織的良性運轉,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大力推進公益創(chuàng)投。公益創(chuàng)投指針對初創(chuàng)期的中小型社會組織,與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為其提供資金、管理和技術等服務支持,幫助其提高發(fā)展與服務能力[23]。由此,青少年社會組織如若開展長期性、大規(guī)模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公益創(chuàng)投不僅能夠解決其教育資金缺口問題,同時能獲得有關財務、法律、管理及活動策劃等方面的專業(yè)服務。
(三)加強青少年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助推愛國主義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青少年社會組織只有自身具備過硬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從而獲得青少年認可,擴大其影響力和感召力。
第一,青少年社會組織要以統(tǒng)一的價值理念為導向?!岸砹_斯新思想”作為俄羅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統(tǒng)一價值理念,涵蓋愛國主義、強國意識、國家觀念、社會團結四大核心要義,這也成為俄羅斯多數(shù)青少年社會組織的指導理念。因此,我國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應首先著眼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以共青團和少先隊為標桿,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聚焦為黨育人的主責主業(yè),自覺引領廣大青少年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第二,青少年社會組織要完善治理結構。我國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展尚不成熟,不少青少年組織面臨專業(yè)人員不足、品牌項目缺乏等發(fā)展難題。面對這些難題,除政府助力外,還需組織努力,共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一是青少年事務主管部門要加大對青少年社會組織的規(guī)范管理力度,推進青少年社會組織開展的各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有章可循。二是通過提升青少年社會組織從業(yè)者的工資待遇及完善激勵機制,吸引一批政治素養(yǎng)高、熟悉青少年工作、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并加強青少年社會組織從業(yè)者的職后專業(yè)培訓,使其適應時代變化,從而提升工作能力。三是讓青少年社會組織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以專業(yè)、有趣的活動達成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f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EB/OL].(2019-11-13).https://www.ccps.gov.cn/xtt/201911/t20191113_135854.shtml.
[2] 黃婷婷.我國青年社會組織發(fā)展趨向探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6,35(01):81.
[3] 共青團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青年社會組織共青團工作的意見[EB/OL].(2022-07-11).https://www.gqt.org.cn/documents/zqf/202207/P020220712548198669727.pdf.
[4] K.茨威格特,H.克茨.比較法總論[M].潘漢典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5.
[5] В.В.Путин: Россия на рубеже тысячелетий[EB/OL].(1999-12-30).https://www.ng.ru/politics/1999-12-30/4_millenium.html.
[6] 雷蕾.普京時代俄羅斯公民愛國主義教育二十年回顧[J].比較教育研究,2020,42(11):57.
[7] 陳余.俄羅斯衛(wèi)國戰(zhàn)爭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及特征[J].俄羅斯學刊,2021,11(05):132-134.
[8] 劉瑋晨,李亞洲.馬克思主義:俄羅斯列寧共青團的基本標識[EB/OL].(2020-04-30).http://www.cssn.cn/zx/bwyc/202004/t20200430_5120842.shtml.
[9] 奧列格·雷日諾夫,向洋.1991年以來俄羅斯青年社會組織的發(fā)展與變遷[J].中國青年研究,2003(03):68-71.
[10]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ограмме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6-2010 годы?[EB/OL].(2006-11-13). https://base.garant.ru/188373/?ysclid=l6rc5vbh1p514072186.
[11]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ограмме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11-2015 годы[EB/OL].(2010-10-5). https://base.garant.ru/199483/?ysclid=l6s11bw4wv852009999.
[12]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и? программе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и?скои?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16-2020 годы?[EB/OL].(2015-12-30). http://www.consultant.ru/document/cons_doc_LAW_192149/c4db6262195353c7c523aea0c9a96785e1dca937/.
[13]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ая 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РСМ[EB/OL].(2022-08-12).https://www.ruy.ru/rsm/rsm-segodnya/.
[14]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поддержал Всероссийскую акцию ?Мы – граждане России!?[EB/OL].(2017-06-13).https://www.ruy.ru/press/news/vladimir-putin-podderzhal-vser/?ysclid=l6pu84uosh535373360.
[15] 李世輝.俄羅斯“二戰(zhàn)”老戰(zhàn)士與公民愛國主義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15,37(05):7-12.
[16] О создании Общероссийской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детско-юношеской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е движение школьников?[EB/OL].(2015-10-29).http://www.kremlin.ru/acts/bank/40137.
[17] 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оддержке молодежных и детских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объединений[EB/OL].(1995-06-28).https://base.garant.ru/103544/.
[18] Мероприятия по реализац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 воспитани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и?скои?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11-2015 годы?[EB/OL].(2020-10-28).https://base.garant.ru/199483/#block_10000.
[19] 任園,郝宇青.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陣地功能論[J].思想教育研究,2020(02):57.
[20] 徐娜,肖甦.俄羅斯國家青年政策的發(fā)展特點[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36(04):110-116.
[21] 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實施方案發(fā)布[EB/OL].(2022-04-26).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4/20220400041613.shtml.
[22] 新時代加強和改進共青團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實施綱要[EB/OL].(2022-04-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968535980653050&wfr=spider&for=pc.
[23] 馮元.我國公益創(chuàng)投發(fā)展模式與路徑探討[J].商業(yè)時代,2014,636(17):91-92.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great potential to discover.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Russia, the Russian Youth Un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youth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organization carries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activities through three paths: value guidanc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ts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support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expand influence with the help of the central-local two-level management system;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Russian Youth Union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patriotism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ensuring the legal status of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broaden the funding channels for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carry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Keywords: Patriotism Education; Youth Social Organizations; Russian Youth Union; Communist Youth League
(責任編輯:王潤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