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珍
隨課微寫,是伴隨課文教學所進行的微型習作訓練的簡稱,意指在課文學習過程中,根據(jù)單元習作內容,結合課文表達特點,有意識地融入相關微型習作訓練,以更加有效地達成單元習作目標,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
在中高年級教材中,大多數(shù)單元內部閱讀與習作高度相關,體現(xiàn)出“閱讀學方法,習作用方法”的關系。這樣的單元,我們就可以立足單元習作,將其所需技能分解到隨課微寫中去先行實踐,從而更穩(wěn)步有序地達成單元習作目標,大幅度提升學生書面語言表達水平。下面以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來闡述具體做法。
一、縱向貫通,確定單元習作目標
明確了單元習作的任務和要求,接著對教材中相同題材的習作任務進行縱向比較,就基本可以準確定位本單元的習作目標了。
教材中,關于“動物”題材的習作活動共設置了三次。第一次是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寫話《我想養(yǎng)只小動物》,要求寫出自己想養(yǎng)的小動物的名稱,試著寫幾條理由。寫話內容比較簡單,重點是把話寫通順。第二次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學習搜集整理有關大熊貓的資料信息,準確地介紹國寶大熊貓。這次習作有初步的說明文雛形。第三次就是本單元習作《我的動物朋友》,更加側重于在特定情境中介紹動物朋友的主要特點,其中“朋友”一詞透露出感情很深。
這三次關于動物話題的習作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從主觀地表達自己想養(yǎng)一只小動物的理由,到客觀地借助資料介紹大熊貓,再到在特定情境中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既有客觀介紹,又有主觀的情感滲透),可以看出教材的編排是有梯度、有提升的。
這樣,縱向比較了本次習作在教材“動物”話題習作鏈中的獨特地位,結合本單元習作內容和要求,可以初步確定以下兩個習作目標:
1.根據(jù)具體情境,有條理、有重點地向別人介紹自己動物朋友的主要特點。
2.在介紹中含蓄表達自己對它的喜愛之情。
這兩個目標主要包含了這樣兩個要點:內容上,要寫出動物朋友的主要特點,表達出喜愛之情;表達上,要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
其中,“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是二年級寫話《我想養(yǎng)只小動物》要求有條理地寫出多條理由的升級版,需要在占有一定量的素材之后,再來安排材料順序和確定重點材料。因此,可以在本單元的三次隨課微寫中不斷積累素材,為單元習作做好前期準備,降低習作難度。本單元的“表達喜愛之情”,結合課文內容和特點,不是直抒胸臆,直接表達喜愛之情,而是在介紹這一動物朋友的突出特點的過程中,處處滲透自己的感情。比如《貓》《母雞》和《白鵝》等無不是這樣,把對象當作人來寫,在對比、夸張地描寫對方特點的同時,含蓄地表達了對它們的喜愛。本單元閱讀能力要素就是“體會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因而這一目標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實現(xiàn)。
本單元習作能力要素是“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由此可見,“寫出特點”是本單元隨課微寫需要重點做好、做實的目標。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習作家是怎樣寫出動物的特點的,然后在隨課微寫中遷移仿寫,積累方法,提升技能。
二、橫向聯(lián)系,設計隨課微寫活動
本單元習作能力要素是“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試著寫出特點”,那么,如何寫出動物朋友的特點呢?這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課文,了解作家是怎樣寫出動物主要特點的,然后將三篇課文的習作方法綜合起來考量,以不重復和互相補充為基準,分別選擇和設定單篇微寫點。
設置微寫點時,可以參照課后思考題、課后小練筆來進行微習作,也可以對課文相關語段進行遷移練寫或內容補白,核心是要圍繞單元習作所需技能來設置,這樣使每個單元內部的習作活動形成一個整體,合力解鎖一項習作技能,不斷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比如在《貓》一文中,作者處處使用對比,將貓復雜的古怪性格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讀者仿佛看到了一只既古怪又可愛的貓。課后小練筆以課文第2自然段部分語句為例,讓學生讀一讀,體會這段話的表達特點,再照樣子寫一寫。仔細研讀可以發(fā)現(xiàn),這段話用了“說它……的確……可是……就會……”句式,將小貓既乖巧又調皮的復雜性格寫得清楚明白??梢钥闯觯瑢Ρ仁潜疚闹饕谋憩F(xiàn)手法,這樣,我們就可以結合這個小練筆,讓學生確定一種自己的動物朋友,想一想它有沒有像老舍筆下的貓這樣看似矛盾的性格特點,然后列出關鍵詞,采用這個句式,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一個片段,表現(xiàn)動物朋友復雜矛盾的性格特點。
比如在《母雞》一文中,作者綜合運用了多種方式寫出了自己對母雞的喜愛。例如對母雞態(tài)度的前后反差進行對比,從“我一向討厭”到“不敢再討厭”,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出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特點。而夸張手法的運用又使母雞的一些特點躍然紙上,比如寫母雞下蛋,作者說“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那么,如何設定本課的微寫點呢?首先,對比手法前一課已經(jīng)設置過了,這一課不再重復設置;其次,欲揚先抑的手法雖然是本課的主要習作手法,但它涉及篇章的構思,比較宏大,與隨課微寫重在一個“微”字不相符合,也可舍去;最后保留下來的微寫點就是讓學生嘗試用夸張的手法寫出動物朋友某一特點,這樣更具操作性,習作任務也較簡單。
再比如《白鵝》一課,作者運用了對比、夸張、擬人等多種手法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表達了對它的喜愛之情。結合課后思考題的內容,可以引導學生揣摩“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shù)钠?,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一句的表達特點,感受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白鵝,以人的視角來看待鵝,寫出來的文章更加富有人情味兒,也更有趣。這樣,可以遷移練寫自己的動物朋友,賦予它作為“朋友”的“人”的特性,來表現(xiàn)它的某些特點,很有意思,學生會很感興趣。
這樣,通過橫向聯(lián)系單元內容,立足單元習作,結合課文表達特點,設定出每課微寫點,整個單元的習作活動就變得豐富立體了。實質上,每一個微寫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對比中可以有夸張,夸張中可以有擬人,或者擬人時可兼對比,等等。它們共同為循序漸進地達成單元習作目標服務,使練寫更充分,也更簡單。
本單元練寫活動整體設計見表1:
三、一課一評,設定兩類評價標準
對隨課微寫的評價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考察該課微寫目標達成度的“基本項”,二是激勵精彩表達的“附加項”(或叫“鼓勵項”)。其中,“基本項”的評價重在緊扣微寫目標制訂評價標準,保持“教—寫—評”一致,做到一課一評,使學生明確知道自己的微寫是否達到目標,以及改進方向在哪里。這是每課微寫的“保底標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員達標?!案郊禹棥钡脑u價側重于語言表達上的亮點,每處亮點均予以加星鼓勵,
以表揚學生個性化的精彩表達。兩類標準相結合,使每次隨課微寫的評價都能做到“下要保底(達標),上不封頂(激勵)”,從而有效發(fā)揮評價的鑒定、導向和激勵等作用。
比如《貓》一課的隨課微寫,根據(jù)微寫活動的設計,教學目標定為“根據(jù)課后小練筆,使用‘說它……的確……可是……就會……句式,嘗試使用對比的手法寫出動物朋友復雜矛盾的性格特點”。根據(jù)這一目標,第一種保底型的基本標準可以設定為:
1.采用“說它……的確……可是……就會……”句式寫出動物朋友的特點。(兩顆星)
2.對比鮮明,動物朋友復雜矛盾的性格特點突出。(三顆星)
這兩條基本項滿分5顆星,對標評星,學生只要得到3顆星以上就基本達標。不過,由于訓練目標明確,學生仿寫難度不高,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得到滿星,激勵作用非常明顯。
第二類激勵性的附加標準指向語言表達,可以設定為:表達上的亮點每處可得一顆星。具體操作時,可在學生朗讀、展示作品時,及時畫線標注學生覺得精彩的詞句,待基本項評星結束后,再將標注的精彩點每處一顆星附加上去,這樣上不封頂,學生就能獲得更多星星,很有成就感,有利于持續(xù)保持隨課微寫的興趣,最終形成習慣。
本單元隨課微寫的評價標準見表2:
(作者單位:安徽廣德市教育體育局教師發(fā)展中心)
責任編輯 郝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