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時期是生長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球活動能夠磨煉幼兒的意志力,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幼兒的溝通能力,還能夠強化幼兒的合作意識,促進幼兒的多方面發(fā)展。在幼兒園開展籃球特色活動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調(diào)動幼兒參加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籃球技能,實現(xiàn)健康成長。本文就開展幼兒園籃球特色活動的實踐途徑進行探討,分析如何提升幼兒園體育籃球活動的有效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籃球;特色活動;實踐途徑
作者簡介:陸娟娟(1981—),女,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繡衣幼兒園。
在開展籃球活動時,一些教師不注重督促、指導幼兒完成鍛煉,導致幼兒無法有效參與籃球運動,幼兒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很容易失去參與籃球活動的興趣。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有趣的運動氛圍,保證籃球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籃球活動。幼兒教師還要進入幼兒群體中,結(jié)合幼兒的身心特點,為幼兒提供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師要提升籃球活動的有效性,讓幼兒在籃球活動中提升心理素質(zhì),鍛煉身體機能,強化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提升多方面能力,實現(xiàn)全面
發(fā)展。
一、借助合作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在組織籃球特色活動時,教師常選擇合作活動這一形式,因為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幼兒與同伴之間的溝通、交流會變得頻繁,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強化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和運動積極性。但是,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包括幼兒身體素質(zhì)、籃球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以此為基礎(chǔ)進行分組,為幼兒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chǔ)??紤]到男生與女生在身體素質(zhì)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教師在組織合作活動時,可以根據(jù)性別的不同來分組,安排男女同組或者男女不同組。
例如,在教授幼兒運球時,筆者便組織了合作活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運球教學以教師演示為主,幼兒的鍛煉機會不夠,因此教師難以掌握幼兒真實的運球水平,也難以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提供相應的指導與幫助,這會導致籃球活動質(zhì)量和效率降低,長此以往,幼兒很容易喪失參與籃球活動的興趣。所以,筆者簡單教授運球后,便組織幼兒在操場上進行運球比賽,并認真觀察幼兒的運球技巧,評估幼兒的籃球?qū)嵙ΑS^察后,筆者發(fā)現(xiàn),在運球比賽中,女生有著更快的運球速度,也有著更加熟練的運球技術(shù)。面對這種情況,筆者選擇了讓男女同組完成合作任務,引導幼兒選擇與自己性別不同的搭檔,兩人一組練習運球。同時,筆者提醒幼兒,在一名幼兒運球時,另一名幼兒需要觀察同伴的運球方式,及時指出同伴的錯誤操作,同時告訴其正確的運球方法。
在教授傳球的方法時,筆者又組織了四角傳球活動。筆者先分組,將有傳球基礎(chǔ)的幼兒與沒有傳球基礎(chǔ)的幼兒組合在一起,確保每個小組有四名幼兒。然后,教師簡要介紹了籃球運動中的多種傳球形式,如胸前快速傳球等專業(yè)性傳球,雙手頭上傳球、雙手擊地傳球等簡單傳球,單手轉(zhuǎn)體傳球等有著較高觀賞性的傳球,并向幼兒強調(diào),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傳球,傳球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將球穩(wěn)當、準確地傳遞給下一人。隨后,教師便鼓勵幼兒展開四角傳球練習,讓沒有傳球基礎(chǔ)的幼兒在小組合作中掌握傳球的方法與技巧,收獲傳球經(jīng)驗。這一傳球活動不僅有利于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發(fā)現(xiàn)籃球運動的魅力,也有利于幼兒掌握運動的技巧,提升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在幼兒進行長時間的合作練習后,筆者還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進行了檢驗,引導三名幼兒圍住一名幼兒,然后這三名幼兒進行三角傳球,中間的幼兒進行阻截,以判斷幼兒的傳球水平。
在平時,筆者時常組織運球、傳球等練習活動,在幼兒參與這些練習活動的過程中,筆者會主動提醒幼兒觀察同伴的傳球力度與習慣,讓幼兒在完成體能訓練的同時,強化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合作能力。
二、借助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籃球運動屬于技術(shù)型運動,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要在幼兒園組織相對規(guī)范的籃球運動是存在一定難度的。但教師可以借助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運動能力,讓幼兒完成鍛煉任
務[1]。在幼兒對籃球活動有興趣的前提下,幼兒會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完成各項鍛煉任務,由此活動質(zhì)量會得到保證,幼兒也可以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掌握籃球知識,完成活動目標,獲得身心發(fā)展。
在實際的籃球活動中,幼兒可能在剛拿到球時表現(xiàn)出極高的興致,但是玩了一陣以后,幼兒就會喪失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組織了游戲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確保幼兒有繼續(xù)參與活動的熱情。課程伊始,筆者拿著籃球,在幼兒面前示范原地拍球,并傳授拍球方法:“小朋友們,大家有沒有看到,老師可以一直站在原地拍球,籃球竟然不會從老師的手中逃脫。有沒有人想要像老師這樣,成為一個拍球高手呢?”聽了教師的話,幼兒紛紛舉手。此時幼兒的拍球興趣已經(jīng)被激發(fā)出來了,于是筆者利用這一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原地拍球的技巧:“要岔開雙腳,和肩膀平齊,然后微微彎腰,用自己的右手拍球?!边@時,筆者還細心地提醒幼兒:“如果有人喜歡用左手拍球,也是可以的。在拍球的時候要注意,你們的手掌要微微張開,保持彎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抓住籃球。”在幼兒慢慢掌握拍球技巧后,為了保持幼兒的積極性,提升籃球活動的有效性,筆者隨即組織了籃球游戲,將幼兒分成四人小組,然后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小朋友們,有一個游戲叫作四人接力拍球游戲,大家想玩嗎?”聽到有游戲,幼兒自然積極響應,躍躍欲試。接下來,筆者詳細講述了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的過程中,大家四人一組,兩個人先拍球,拍了五下后,就換另外兩個人拍球。也就是說,每拍球五下,就換一次。我們來看看哪個小組又快又好,首先完成拍球三十下的目標,好嗎?”聽完規(guī)則,幼兒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拍球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情緒高漲,有著非常高的參與興趣與熱情。筆者還準備了小紅花,以激勵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組;對于落后的小組,筆者也給予安慰和鼓勵。在這一游戲中,幼兒順利掌握拍球技巧,對籃球的興趣也愈發(fā)濃厚。
三、借助音樂活動,教授運動技巧
在組織籃球活動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音樂,借助音樂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提升幼兒的協(xié)調(diào)性,讓幼兒更順利地完成體育鍛煉。具體來說,教師可結(jié)合實際的活動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音樂,把籃球動作和音樂旋律相結(jié)合,編排動感的籃球操,幫助幼兒快速掌握運動技巧,提升幼兒的節(jié)奏感[2]。要注意的是,在編排籃球操時,教師選取的音樂一定要活潑歡快,節(jié)奏明快,幼兒喜歡這樣的樂曲,在聽到之后他們會情不自禁地隨之舞動起來。當然,教師還需確?;@球操的動作簡單安全,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滿足籃球活動的需求,以便幼兒在短時間之內(nèi)掌握。
例如,在帶領(lǐng)大班幼兒開展籃球活動前,筆者便與幼兒做了精心編排的熱身操。筆者先播放音樂,并號召幼兒動起來:“小朋友們,大家聽到音樂聲了嗎,現(xiàn)在大家一起跟著老師運動起來吧!”隨后,筆者站在幼兒面前示范熱身操的動作,幼兒在看了一遍教師的動作后,紛紛動了起來,在后面跟著教師做熱身操,完成跳、跑、走等動作的練習。在示范熱身操的過程中,筆者還喊出了自己編寫的口號:“跟著老師做運動,踢踢腿,伸伸腰,向前跑,熱熱身,好好走!”這樣的熱身操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讓籃球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幼兒順利完成動作練習。
四、組織競賽活動,引導分享經(jīng)驗
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兒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除了要考慮體育活動的運動量,還需要考慮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球運動對運動者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點來組織分享活動及籃球競賽,在強化幼兒團隊合作意識的同時,提高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
興趣。
為了提高幼兒的參與興趣,筆者會鼓勵幼兒在練習結(jié)束后,與同伴交流自己參與籃球活動的體會和收獲;也會鼓勵班里的“小小籃球迷”給其他幼兒分享難度較大的運動技巧,讓幼兒獲得更多的參與感和滿足感。
除此之外,筆者還將原地拍球的操作方法改編成簡單的兒歌,即“兩腿稍分開,膝蓋彎一彎,手腕要靈活,把球往下拍,要想和球做朋友,掌心堅決不碰球!”在幼兒基本掌握原地拍球的技巧后,筆者組織了競賽活動。筆者先將幼兒分為兩組,然后介紹活動規(guī)則:兩組幼兒需要派出幾名代表比拼原地拍球,在一組的代表運球時,另一組的幼兒需要監(jiān)督和計數(shù),計算其在三十秒內(nèi)的拍球數(shù),代表拍球數(shù)更多的小組獲勝。在這一活動之后,筆者還組織了“守住陣地”游戲,讓兩組幼兒比拼運二十個球到自己陣地的用時,用時少的小組獲勝。
在幼兒掌握運球、傳球和投球基本技巧以后,筆者又組織了籃球比賽,將幼兒分為四組,讓幼兒更真切地體會籃球運動的魅力。比賽結(jié)束后,筆者給予冠軍隊伍相應的獎勵,同時鼓勵失敗的隊伍再接再厲,爭取下次比賽取得好的成績。這樣的比賽能讓幼兒感受到競技的樂趣,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對幼兒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有著積極作用。
結(jié)語
簡而言之,在幼兒園開展籃球活動時,教師應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豐富多樣的活動,并在活動的過程中多觀察,多引導,多鼓勵,及時幫助幼兒完成鍛煉任務,解開困惑。為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以擴大自身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更加從容的姿態(tài)組織籃球活動,營造良好運動氛圍,讓幼兒更加愿意參加籃球運動,并且更高效地完成體育鍛煉。
【參考文獻】
[1]謝會嬌,傅桂芳.精準教研,打造運動幼兒園:以重慶市萬盛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X幼兒園“小球文化”為例[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9):28-30.
[2]鄒曉芳.淺談幼兒園節(jié)慶課程的建構(gòu):以幼兒園籃球特色活動的組織與成果為例[J].好家長,2020(2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