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古詞:“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言榮華不久,當(dāng)努力為樂,無至老大乃傷悲也。曹魏改奏文帝所賦“西山一何高”,言仙道洪濛不可識,如王喬赤松,皆空言虛辭,迂怪難信,當(dāng)觀圣道而已。若晉陸士衡“逝矣經(jīng)天日”,復(fù)言人運短促,當(dāng)乘閑長歌,不與古文合。
——[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
“池塘生春草”“蝴蝶飛南園”“明月照積雪”皆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珠圓玉潤;要亦各視其所懷來,則與景相迎者也?!叭漳禾鞜o云,春風(fēng)散微和”,想見陶令當(dāng)時胸次,豈夾雜鉛汞人能作此語?程子謂見濂溪一月坐春風(fēng)中。非程子不能知濂溪如此,非陶令不能自知如此也。
——[明]王夫之《姜齋詩話》
古今詩人措語工拙不同,豈可以唐宋輕重論之。余訝世人但知宗唐,于宋則棄不收。如唐張林《池上》云:“鞭葉乍翻人采后,荇花初沒舸行時?!彼螐堊右啊断稀吩疲骸案∑紨嗵幰娚接?,小艇移時聞草聲?!本扪郾刈宰R之,誰謂詩盛于唐而壞于宋哉?瞿宗吉有“舉世宗唐恐未公”之句,信然!
——[明]俞弁《逸老堂詩話》
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
——[明]謝榛《四溟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