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翠
“雙減”政策下的教學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做到“生命至上”。教師和家長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必須教育孩子珍愛生命,牢記安全第一;必須教育孩子善待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和家長要善于把一束束的陽光照進孩子的心田,讓孩子順利健康成長,燦爛成才。
教育應以人為本,教育部原部長周濟說過:“生命不保,何談教育?”有一位哲人也說過:“本來,生命只有一次,對于誰都是寶貴的?!?/p>
當下,筆者認為無論如何強調生命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墒墙┠陙?,我們總是能從報紙雜志、電視網(wǎng)絡等渠道獲知有些少年兒童輕視生命的痛心事例。雖然,他們輕視生命的原因是復雜的,但是,這些少年兒童的悲慘事例也不能不引起廣大教師和家長的重視與深思,提醒著教師和家長要認真落實“雙減”政策,五育并舉,在家校共育中要以人為本,同心奏好生命教育主題曲。
一、與家長同心教育學生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第一,家長和教師要做珍愛生命的典范。曾看到一篇文章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在一節(jié)數(shù)學公開課上,執(zhí)教老師用雙面膠將一個木制教具貼在黑板上。當學生上臺表演時,斜上方的教具擦著孩子的肩掉了下來,孩子嚇了一跳,老師也有點慌張。這時教室里靜得出奇。執(zhí)教老師很快鎮(zhèn)靜下來,將教具從地上撿起來,然后使勁地往黑板上按。那教具被牢牢地粘住了,再也沒有掉下來。執(zhí)教老師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上課,對于孩子有沒有被碰到、有沒有被嚇到,沒有過問。這節(jié)課講完之后,執(zhí)教老師獲得好評。文章作者卻沒有茍同,他認為執(zhí)教老師在知識傳授、教法學法等技能方面表現(xiàn)出色,但是她沒有在學生被教具擦著時從心理、生理方面去關愛學生,也就是說執(zhí)教老師沒有做到珍愛生命,給人功利色彩過濃的感覺。對此,筆者深有同感。試想:如果教師的教學行為背離了它的初衷,充斥著太濃的功利色彩和非教育功能,這樣的課堂和教師會不會有些冷漠,甚至是可怕?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督促孩子沒日沒夜地讀書、刷題,可是對于孩子愿不愿意這樣做,身體是否受得了卻不聞不問,這樣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教師和家長都要加強聯(lián)系和溝通,時時做珍愛生命的典范,用自己的美好靈魂去喚醒學生的美好靈魂。這樣的教育才是溫馨的、令學生喜愛的。
第二,教師要認真教好教材中每一篇關于生命的文章。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關于如何看待生命、領悟生命等方面的美文。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講清、講透這些美文,想方設法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從而能正確認識生命、熱愛生命。例如《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和《生命生命》《生命的林子》等都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文章。教師要樂于與學生一起學習這些美文,和學生一起感悟和反思,進而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別人的生命,這是語文學科賦予每個語文教師的重要使命。
第三,家長和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或家長的事,還應是學校和家長共同要做好的事。一是教會學生掌握基礎安全知識。例如,認識藥品的標識及正確使用藥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吃陌生人給的食物,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能讓硬物、銳器損傷身體任何部位,等等。二是要教給學生意外發(fā)生時的應急措施。例如,遇到意外,要會打110、119、120等電話,萬一被人強行拐帶,要懂得找機會向當?shù)毓矙C關、政府部門求助,等等。
二、與家長同心教育學生善待生命,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少學生沒有養(yǎng)成書寫的好習慣,在寫字時總是胸口緊貼著書桌,眼睛離桌面很近,甚至還有學生趴在桌子上寫字。面對這種情形,有的教師和家長好像沒有看到一樣,只是一個勁地催促孩子做題;而有的教師和家長卻會不斷提醒孩子要伸直腰,眼睛離書本一尺,胸口離桌子一拳,握筆姿勢要正確等。前面一種教師和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否,往往熟視無睹,不予提醒。后一種教師和家長,則是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時刻不忘提醒孩子寫字時的正確姿勢。孩子會憑著教師和家長對他的恩與威、愛與惡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來對待教師和家長。學生感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關心與喜愛,自然會更親近家長與教師,對于家長和教師給予的期待也會努力達成。而且,孩子們一旦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就會受益終生。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善待孩子,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與家長同心教育學生尊重生命,看重自己
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內心都有向上的期盼。教師和家長平時一定要攜手同心,站在對孩子成長和未來負責的高度想方設法教孩子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尊重生命、充滿自信。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文喆說:“課堂教學是師生的一段生命歷程。”既然是一段生命歷程,我們就要做智慧型的教師,在認真教會學生課本知識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尊重學生,并讓學生從課堂中受到啟迪,變得尊重自己、看重自己、尊重別人。筆者曾經(jīng)教過一個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但能寫一手好字。當看到該生這個閃光點時,筆者特意去他家進行了一次家訪,和他的父母商量出了一個激勵他的好辦法。在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筆者安排幾名學生上臺抄寫數(shù)學計算公式,結果就是這個學生的字寫得最好,于是借機表揚了他,并當場宣布他為書法第二小組的組長,教同學們寫字。在他返回座位時,筆者還輕輕地撫摸了一下他的頭。就是這小小的舉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該生回家后告訴他爸爸:“數(shù)學老師特別喜歡我,不但當著同學的面表揚我,還撫摸了我的頭呢。”這位學生的爸爸當然知道筆者是在用與他商量出來的“妙招”,也從此不斷鼓勵孩子、引導孩子。自然,這位學生從此上數(shù)學課非常認真,回家認真完成作業(yè),成績也提高了許多,教同學寫字也很認真,其他科目也取得了進步,期末時還被評為了“進步標兵”。
當然,家長和教師在尊重學生、看重學生的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看重自己??粗刈约壕褪怯凶孕?,對自身能力、自我發(fā)展的肯定??粗刈约旱娜?,就是林清玄筆下那株百合花,即使生活在無人踏足的僻靜幽谷里,仍然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一株人見人愛的百合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和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想方設法使學生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從而使孩子們能及早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利用長處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總之,筆者認為“雙減”政策下的教育教學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堅定不移做到“生命至上”,與家長同心奏好生命教育主題曲,善于把一束束的陽光照進孩子的心田,讓孩子露出燦爛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