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民 王錦飛
編者按:“立學課堂”作為江蘇省南通市課堂教學改革范式,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南通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位走強。作為區(qū)域內學校,如何根據(jù)校情推行區(qū)域課改范式?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中學的“航程課堂”就是一個有較強參考價值的樣本?!昂匠陶n堂”將“立學課堂”的精髓與學校海洋文化特色相融合,以培塑大海氣質涵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在奮力爬坡中穩(wěn)步提升,“航程課堂”是該校課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關鍵詞】航程課堂;大海氣質;教學策略;教學流程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6-0075-03
【作者簡介】1.徐新民,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中學(江蘇南通,226300)黨總支書記,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數(shù)學特級教師;2.王錦飛,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中學(江蘇南通,226300)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政治特級教師。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中學是一所既具有深厚底蘊又十分年輕的學校,其前身是由革命先烈陸自成于1942年創(chuàng)辦的三余中學,2015年更名為通州灣中學,并于2017年8月遷入緊靠南黃海的新校區(qū)。近年來,學校憑借靠海優(yōu)勢,向海圖強,借海發(fā)力,全力打造以海洋文化為標識的辦學特色,將“培塑有大海氣質的人”作為辦學理念與目標,堅定地走在追求學校品質提升與高質量發(fā)展的路上。學校著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形成了以“課標引航、問題導航、活動探航、評價續(xù)航(簡稱‘四航)”為主要環(huán)節(jié)的“航程課堂”教學范式。
一、“航程課堂”教學范式的起源與內涵
“航程課堂”教學范式是學?;诤Q笪幕k學特色,汲取南通“立學課堂”課改范式的精髓建構而成,是南通“立學課堂”的校本實踐。
“航程課堂”以“立德樹人,學為中心”為理念引領,把課堂比作航船,教學比作航行,教師以舟航渡人,引領學生探索暢游于學海,師生教學相長,乘風破浪,一同駛向成功的彼岸。作為“航程課堂”教學范式首要環(huán)節(jié)的“課標引航”,將新課標強調的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并在課堂教學的整個“航程”中起到“引航”作用。“問題導航”“活動探航”“評價續(xù)航”等環(huán)節(jié),始終以“航”為主線,將“航程課堂”的四段“航程”有機銜接,最終完成課堂教學的整個“航程”的“航行”歷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習得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涵育了素養(yǎng),使得核心素養(yǎng)培育得以真正落實,從而服務于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最終實現(xiàn)。
二、“航程課堂”教學范式的育人目標
多年來學校致力打造海洋文化的辦學特色,結合當下課堂教學的素養(yǎng)導向,學校將“培塑有大海氣質的人”作為辦學理念與目標。那么“航程課堂”究竟可以培塑學生哪些方面的大海氣質呢?我們認為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包容與淵博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在于它的包容與多元。在“航程課堂”的教學實施中,我們可以在“課標引航、問題導航、活動探航、評價續(xù)航”等環(huán)節(jié),具體落實“以學定教、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等實施策略,結合具體課程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包容”這一大海氣質的培塑。
因為包容,所以淵博。故而與包容相連的淵博,也是大海的又一重要特質。在“航程課堂”中,我們帶領學生探索暢游于知識的海洋,不斷朝著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前進,進而習得大海般淵博的學識。
2.大氣與弘毅
大海之水,洶涌澎湃,大氣磅礴。大氣,無疑就是大海之神韻與氣度。大氣之于人,表現(xiàn)為人的一種胸襟,一種宏闊的氣度與氣魄?!昂匠陶n堂”教學范式下的課堂教學同樣需要培塑學生“大氣”這一大海般的非凡氣質。在“航程課堂”上要讓學生在接受知識、提升能力的同時,涵育大氣品格,練就大氣氣質:于己,則胸懷闊達,視野寬廣,樂觀自信,充滿陽光;待人,則與人為善,樂善好施,謙讓和悅,成人之美;做事,則公而忘私,不貪小利,格局高遠,不慕虛榮。
因為大氣,故而弘毅。古今中外,凡大氣之人多具有遠大的抱負,而要實現(xiàn)遠大的抱負就必須有堅定的意志和堅強的毅力。所以我們提出了“弘毅教育,澤潤人生”的學校特色文化品牌,以“弘毅”這一在大海中破浪而行時展示的品格與氣質,來澤潤與啟迪學生的人生旅程。
3.專注與創(chuàng)新
如果說“大”是海的形態(tài),“大氣”是海的儀態(tài),那么“專注”就是海的姿態(tài)。而“專注”之于學生的學習及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航程課堂”上,不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必須一以貫之地保持好專注度。就學生的學而言,必須專注于問題、專注于傾聽、專注于思考、專注于閱讀、專注于練習等。
因為專注,成就創(chuàng)新。專注是創(chuàng)新的必要前提。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讓更多的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品格與創(chuàng)新氣質,是“航程課堂”所重點關注的。
三、“航程課堂”教學范式的教學策略
為實現(xiàn)“培塑有大海氣質的人”這一育人目標,經(jīng)過幾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學校提煉并逐漸形成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1.情境體驗
學校將“情境體驗”作為“航程課堂”首要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任務導向型的形象以及生動的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情中有境”“境中有情”“情境交融”中進行深度體驗,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2.學科融合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尤其是在以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育人目標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科融合是實現(xiàn)各課程協(xié)同育人及跨學科綜合育人的必然要求?!昂匠陶n堂”理應積極回應這一學科發(fā)展趨勢,在課程協(xié)同育人、跨學科綜合育人中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價值。教師圍繞一個大單元、大概念或大項目,通過學科間的融合,打破學科壁壘,統(tǒng)整各學科知識,從而建構全新的學習系統(tǒng)。
3.知行合一
“航程課堂”貫徹“知行合一”的理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度體驗、理解、掌握知識內涵,并借助情境中的任務導向,整合過往習得的各學科知識與課堂中新獲得的知識去整體、系統(tǒng)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四、“航程課堂”教學范式的流程
1.課標引航
課程標準作為學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課堂教學的直接依據(jù)。“航程課堂”的教學流程必須以課程標準為綱,用課程標準引領整個教學流程。從事教學的各學科教師首先必須吃透并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尤其是要深入理解作為學科育人價值集中體現(xiàn)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要義。從一定意義上說,這里的“課標引航”主要是指用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來引領學科教學流程,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科教學的“航標”。
2.問題導航
教學中我們常把問題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導航儀”,在“航程課堂”的教學流程中,同樣要發(fā)揮問題的“導航”功能。但這里的問題不是簡單地把知識轉化成問題,而是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將與知識相關的問題放在一個個真實情境中,讓學生圍繞情境問題展開思維活動,以此讓學生自主掌握新知識并自主求得問題的答案。
3.活動探航
課堂教學中,除了問題導航,教師還必須通過多種方式采取各種手段引領學生在學海中進一步探航,常見的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并在情境中采取任務驅動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廣泛參與,驅使學生深度思考。如果說問題導航是在活動情境中達成了對問題的一般解決,那么活動探航是在活動情境中基于問題的一般解決對問題進行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其思維層級相對要高一些。
4.評價續(xù)航
學海中遨游,一為駛向彼岸,二為滿載而歸,三為意猶未盡,帶著新的任務再出發(fā)。而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或許也體現(xiàn)在這三個維度上。一是看有沒有基本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即是否到達了“彼岸”;二是要看這節(jié)課教學產(chǎn)生了多大的“附加值”,如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教學的教育意義,多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深層的思想問題,等等,即是否“滿載而歸”;三是要看是否激發(fā)了學生對教學問題作進一步探究的濃厚興趣與強烈欲望,既讓學生感覺意猶未盡,又有繼續(xù)探究的欲望,帶著新任務再次出發(fā)。
“航程課堂”從提出到現(xiàn)在已有多年實踐歷程,該范式有助于課堂教學落實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也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近年來,學校師生在南通市級以上各類比賽中的獲獎人次明顯增多,學校多次承辦市級以上現(xiàn)場教學活動,“航程課堂”在活動中作為學校課改典范予以推介。但該范式有許多地方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與提升,需要我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與總結,不斷求索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