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雪琴
學剪紙必須具備一些繪畫基礎知識,如果學員不會畫畫,學起剪紙來就會有局限性。一幅好的剪紙作品,要先設計、繪圖,然后是剪出作品,再是裝裱。當然,也可以讓學員復印圖畫,然后再剪,那樣更省時省力。但我認為這種圖省事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還是應打牢基礎。因此,我要求學員一步步跟著我從學繪畫開始,踏實走好每一步。
為了讓學員攻克畫畫這一難關,我根據他們的特點,選用了九宮格繪圖法,即每教學一個作品,都會畫一幅有九宮格標示的圖畫在黑板上,讓學員跟著我數格子,學會一格一格比照著作畫。這種教學法大大降低了學畫難度,將畫畫練習轉難為易,受到學員普遍稱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有許多學員高興地說,跟著馬老師學習,可以學到兩樣東西:一是簡筆畫,二是剪紙,真是一舉兩得!
作者及其剪紙作品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比較注重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端午節(jié)到來之前,我會指導學員做剪紙艾葉粽。從怎樣利用廢舊卡紙和剪紙條折輪廓線,怎么順勢折成菱角棕,怎么把彩紙剪成小條纏繞在菱角棕上,到教學員怎樣用針線將剪紙作品穿成一串串的小掛件……我都會一步步耐心教學和指導,這是民間工藝與剪紙藝術的結合之作,也是我個人的創(chuàng)新設計,很受學員歡迎。
在教學十二生肖動物剪紙時,我都會把每堂課的學習目標寫在黑板上,讓學員明白今天要學什么、怎么學。每剪一個動物,除了抓住剪法上的不同之處進行重點講解和訓練之外,我還會把每種動物的優(yōu)點、特點講給學員聽,以加深他們對所剪動物的理解。如教學剪紙狗時,會告訴大家狗有“八德”——忠、義、勇、猛、勤、善、美、勞,并讓學員以小見大,通過剪紙作品培養(yǎng)愛國、愛家的優(yōu)良品德。同時也讓學員們明白,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關愛動物,與它們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