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步樓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能預(yù)知自己的遭遇,“不如意事常八九”:健康威脅、財務(wù)危機、高考落榜、創(chuàng)業(yè)遇阻、家庭離異、天災(zāi)人禍……面對人生路上的挫折與逆境,能否勇敢面對、超越困境、渡過難關(guān),關(guān)鍵在于我們每個人的心理韌性。
所謂心理韌性,就是從逆境、挫折和失敗中恢復(fù)常態(tài)的能力,換言之,是面對困境時個體所具備的心理適應(yīng)、調(diào)節(jié)和“反彈”的能力。巴頓將軍曾說過,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登到峰頂?shù)母叨?,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彈力”。“反彈力”的大小,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韌性強度。
心理韌性,關(guān)乎你的身心健康、事業(yè)成敗和幸福指數(shù)。不斷提升你的心理韌性,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實現(xiàn)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樂觀向上,是心理韌性的鮮明特征。人的生命之旅中一個又一個站臺,無不是悲歡相續(xù)、憂樂交融。具有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生命中快樂的時光會逐漸增加,憂傷悲哀的陰影會逐步消散,前進的路上會閃爍希望。生活中的每次重壓,你都能充滿韌性,微笑著彈跳而起、螺旋而上。樂觀,源于內(nèi)心的知足。坦然于人生的不完美,感恩于所有生命際遇,滿足于生活中的小確幸,不在得與失的糾纏中蹉跎歲月,不在進與退的糾結(jié)中浪費時光,就可以把每天的日子過得充盈而快樂。
向上與樂觀相輔相成。樂觀,不光是欣賞自己人生走過的腳印,因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把深深的腳印留在身后的。強烈的求知欲、勇于實踐的創(chuàng)新精神、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是一個人終身受用的財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根植于正確認識自我的自信自強??鬃釉唬骸熬硬蛔源笃涫?,不自尚其功?!蔽覀兂3雎宰陨淼牟蛔?,或者無法看清自己的稟賦和潛能,從而變得過于自負或自卑。正確認識自己,既要有所“追求”、又不過分“苛求”,既要努力成就“不凡”、又要悅納自己的“平凡”,肯定自我、善待自我,有了相信自己行、相信未來能的堅定自信,就會自立而不餒、自強而不息,把所有困難和挫折錘煉成通向成功的階梯。每個向陽而生、追光而行的人,終究會長出韌性的翅膀,奔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建立直面挫折的成長思維。成長思維,是心理韌性的重要標志。相對于固定思維,成長思維不回避人生的挑戰(zhàn),直面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坦然地與壓力共存,積極地應(yīng)對環(huán)境變化,從而在抗挫與解困中獲得更快的成長。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指出,一個物種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不一定是最強大的,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夠適應(yīng)環(huán)境變化的。
在艱難困苦、坎坷挫折面前,一味地懼怕、逃避,甚至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放棄砥礪自己的機會,就難以獲得真正的成長,有如沒有經(jīng)過風雨的溫室花朵,是極易凋謝的。挫折教育和抗壓能力的培養(yǎng),對一個人的成長尤為重要?!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困難和挫折如同一把磨刀石,它可以磨去人的嬌氣與驕氣,鍛煉人的堅毅與韌性,促進人的成長成熟,升華人的精神境界。有了直面挫折的成長思維,就會事不避難、義不逃責,把經(jīng)歷逆境作為一種生命體驗,不退卻、不止步,胸有成竹、沉著應(yīng)對,迎來風雨過后的絢麗彩虹;有了直面挫折的成長思維,就會站在山坡時,有不畏前路艱險的勇敢和擔當,跌落山谷時,也有重頭再來的淡定和從容;有了直面挫折的成長思維,就會對成敗得失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在收放自如中與自己和諧相處。
增強管理情緒的自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高興、快樂、郁悶、煩躁的時候,這些積極的、消極的情緒,每天都會產(chǎn)生,關(guān)鍵看能否妥善管理、理性調(diào)控。適度的情緒表達有益于身心健康,而情緒失控則會害己傷人。發(fā)泄情緒是一種本能,管理情緒則是一種本事。心理韌性不強的人,遇到失利、挫折和逆境時,習慣于抱怨吐槽、怨天尤人,喜歡與他人比較和計較,十分在意別人的眼色和評價,自我糾結(jié)、反復(fù)咀嚼,焦慮不安、悲苦莫名,消耗了自己的心智資源,有的人甚至會被焦躁、憤怒等負面情緒牽著鼻子,丟失理智。所以,提升心理韌性,必須注重情緒管理和控制。
閱讀,是排解情緒、治愈內(nèi)心的良方。赫爾曼·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最好的自己?!别B(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讀好書,就會讓你的心靈得到撫慰、人格得到完善,重新蓄滿前行的能量。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解憂藥。體育運動中的不服輸、不氣餒,失敗了再挑戰(zhàn)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提升心理韌性的重要路徑。困擾許久的煩惱,在大汗淋漓后得以釋然。專注,是情緒自控的最高境界。當你專心致志做事,進入物我兩忘之時,就會神平氣自和、心寧境自升,所有的負面情緒得以消解。任世事跌宕起伏,你自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達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