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宜榮
習字始于2017 年9 月,從決心練字那一刻起,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堅持每天練習,不能間斷。五年來我基本上做到了,并讓習字成了一種習慣,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來在硬筆書法賽事中,我先后獲得第三、第四屆“寶安杯”全國硬筆書法大賽入展;第十三屆“英雄杯”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三等獎和第十四屆“英雄杯”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一等獎;等等。
在習字過程中,我最大的收獲是在堅持練習中讓內(nèi)心變得更加寧靜,做事更有耐心。明白了用心付出就會有所收獲;明白了勤奮可能無法讓自己鶴立雞群,但一定能超過許多人,一定能取得明顯進步;明白了能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做到極致,那么我們終將變得優(yōu)秀。
記得有位老師說過,我們寫不好,多數(shù)是因為我們練得太少。先賢大書家王羲之、文徵明、董其昌等哪個不是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才走向人生巔峰,名垂青史。勤奮能彌補很多不足,能解決很多問題。除了勤奮外,當然方法很重要,正確的學習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幾點我自己的習字體會,供書友們參考。
經(jīng)常遇到習字的朋友討論:在習字中筆畫重要還是結(jié)構(gòu)重要。我是這么理解的,結(jié)構(gòu)掌握不好,比較容易解決,如一個字某部分寫大了或是小了或是歪了,哪個筆畫長了或是短了或是斜了,我們可以較快地調(diào)整過來。但是一個筆畫的形態(tài),線條的質(zhì)感,要想寫好,并不是一兩天就能達到的。每一個字都是由點、橫、豎等基本筆畫組成,練好基本筆畫是寫好字的基礎(chǔ),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同時這也是初學者最容易忽略的。
記得初習字時,身邊沒有老師指引,我只能拿著從網(wǎng)上買來的字帖埋頭苦練,雖然每天練習時間長,練習量也大,但是收效卻并不怎么好。直到練字半年后的一天,我無意間接觸到筆畫課程,覺得在練字路上找到了一個突破口。要高標準寫好一個基本筆畫,并不是件易事,先要掌握基本的要領(lǐng)。從知道要領(lǐng)到掌握要領(lǐng)再到入木三分地寫好一個基本筆畫,要經(jīng)過千錘百煉,需要耐心反復練,要注意落筆、行筆和收筆每一個細節(jié),同時融入落筆的角度和行筆的速度、力度等,每一個細小的變化都會影響字的線條質(zhì)感??梢圆扇≈饌€突破、反復練習的方法,不斷強化,精益求精,在筆畫形態(tài)、線條質(zhì)感上下功夫。如果突破了基本筆畫,可以說在習字路上突破了一個大的難關(guān),也為寫一手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經(jīng)常會遇到習字的朋友問,應(yīng)該選什么帖來學習,我最初臨習的是田英章老師的字帖,后來臨習過《草堂十志》《靈飛經(jīng)》,最終更喜歡小楷《宣示表》《黃庭經(jīng)》和《洛神賦十三行》等。能夠傳承至今的碑帖無疑都是經(jīng)典,都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但是我們要在經(jīng)典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能給自己內(nèi)心帶來愉悅感的,這能給自己臨習好它帶來強大的動力。
硬筆書 蘇軾詞七首
一旦選好了帖,就要持續(xù)臨習,不可朝三暮四地換帖,不可隔三岔五地臨習,不可淺嘗輒止。臨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一個帖子至少要臨習一年以上,或三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常臨常新,不斷發(fā)現(xiàn)其中的美,領(lǐng)略到其中的精妙之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從中汲取一些營養(yǎng)為己所用。臨帖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即要認真讀帖,仔細觀察帖的結(jié)字風格特點,每一筆每一畫的形態(tài),臨習時盡可能寫得與字帖形神一樣,并且牢牢記在心里。臨習的終極目的不是臨得像,而是創(chuàng)作中的使用,形成自己的東西。
練字的目的不是為了參賽,但是參賽可以檢驗自己的練習水平,可以給自己練習帶來動力,有目標牽引,進步才會更快。當獲獎時,哪怕是一個入選、入展或是優(yōu)秀獎,哪怕是只有一張證書,亦能給枯燥的日子帶來些許欣喜。只有在寫參賽作品時才是最認真的,最小心翼翼的。真正想要寫出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學習多方面知識,首先是單字要過關(guān),然后是字的取法要入古且變化豐富,再就是要精心處理好作品謀篇布局、字距行距疏密、留白、印章、題跋、落款、繁體字的使用等等。
我參加一個全國大賽,投稿前三個月就針對性地進行了不少作品練習,重點解決作品設(shè)計、章法、布局等,常把練習的小作品發(fā)到微信群里,請習字朋友點評,不斷解決和修正作品中的不足,還買了大賽作品集專門用來學習參考?;仡櫧甑膮①悾@過一些小獎,也當過炮灰,有過獲獎的欣喜,也有過落選的失落。面對參賽要勝不驕,敗不餒,不忘初心,才能行得更遠,書寫水平才能達到更高層次。
硬筆書 節(jié)錄蘇軾《前赤壁賦》
硬筆書 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硬筆書 姜夔詞五首
硬筆書 李白詩選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