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鵬偉
(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東風中學,甘肅酒泉 735000)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中生物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此課堂效率很難保證。在新高考背景下,生物教師要對生物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有效分析,深入學習新高考要求,調整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深入思考生物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有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既掌握理論知識也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不斷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加強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推動學生具備良好綜合素養(yǎng),為其今后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傳統(tǒng)教學形式落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仍舊延續(xù)傳統(tǒng)教學理念,很多高中教師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造成學生對高中生物教學不感興趣,同時也沒有有效掌握學習方法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新高考要求,積極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學,引導學生全面提升生物素養(yǎng),采取多元化教學方式,落實好層次化、科學化教學法賦予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其全身心參與學習。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學方式還沒有進行有效轉變,導致教學效果不好。特別是新高考對學生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更深一步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完善的系統(tǒng)知識體系,擁有正確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摒棄傳統(tǒng)的背誦記憶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深入地把握知識點,滿足新高考對于學生的要求。
進一步轉變學生發(fā)展方向。在新高考背景下,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應當圍繞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進行,在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教學理念。受到新高考教學新理念影響,學生的發(fā)展也應當呈現(xiàn)出多元化。對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傳統(tǒng)教學已經(jīng)無法有效滿足,因此教師要結合自身經(jīng)驗,對教學模式不斷更新,圍繞學生結合學生的掌握情況采取有效的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特別在高中生物教學,是教學中要積極落實差異化教學,教師要學會轉變角色,做好引導者,實現(xiàn)由主宰者的有效過渡,把握自身定位,對學生發(fā)展方向調整。
在新高考背景下,新政策提出更多的新要求,明確提出高中教師要對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科學處置。立足于高考背景,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對課程配備和設置深入思考,結合教學需求,圍繞教材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內化。為下一步開展生物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引導學生明確目標,理順思路,才能推動學生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識。為了實現(xiàn)指導學生規(guī)劃好學習任務,要做到明細化,充分了解學生完成目標的情況,確保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中的無機物》時,要明確這一章節(jié)的大單元教學目標,無機物是一種重要物質,是以何種形態(tài)存在生物體內、無機鹽如何分布在生物體內、無機鹽的功能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這些目標集中,內容少,便于學生實現(xiàn)學習方向的有效建立。借助于多媒體進行教學引導,為什么動物會大規(guī)模遷移,在沙漠中生活的植物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獲得答案。開展討論交流,教師也可以引入結合水、自由水等概念,進一步解讀這些水的作用,對無機鹽種類和作用做具體分析。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內容,獲得較好的學科認知。通過這種輔助教學,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具備較好的認知體系,借助一些輔助手段,學生能夠產(chǎn)生較強的探究欲望,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積極參與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全面應用到教學中,如果能夠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將推動高中生物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很多高中生物課程內容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實現(xiàn)生物知識由抽象化有效轉變?yōu)樾蜗蠡貏e是信息技術能夠為學生呈現(xiàn)色彩分明的教學內容,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而能夠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時刻集中精力,更好地理解探究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重點教學內容,如生命的宏觀概念和微觀意識,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對這些知識的講解都是以講述為主,無法采用形象化的表述,造成生物宏觀概念和微觀意識知識很難有效表達,很多學生聽不懂感到抽象。借助信息化技術能夠將這些抽象的生物知識以視頻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降低了難度,推動學生有效理解。例如,在進行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教學時,這節(jié)課是幫助學生對宏觀概念和微觀意識內容掌握的基礎,因此,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視頻,依托多媒體有效向學生全面直觀詳細地展示草履蟲的進食情況、運動情況、分裂情況。學生可以全面直觀看到這一過程,通過動態(tài)的視頻學生就能有效地認知單細胞生物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礎。也可以為學生增加一些其他的知識,如人的生命活動,向學生簡單介紹人類胚胎的發(fā)育形成等。以此為學生打造形象化的知識,借助信息技術能有效幫助學生掌握這一節(jié)內容,對不同層次的生命有所了解,從而掌握細胞是生命的基礎層次,宏觀把控和微觀理解生物知識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探究欲望被激發(fā),因而能主動參與其中,細致觀察,對實驗過程全面梳理記錄。為學生提供知識實踐聯(lián)系學習機會,帶領學生到室外實地觀察綠色植物并且用學校新配置的二氧化碳和氧氣傳感器,全面分析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溫度帶給光合作用的影響。進而實現(xiàn)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主動探究,認真思考,處理好相關的信息,構建知識體系。借助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為學生提供直接感知機會,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效消化知識。
在高中生參與生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解決新的問題過程中,總是習慣于借助自身生活經(jīng)驗和所具備的生物知識,從而獲取新的認知。這種知識獲取方式在一定情況下也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但是弊端也很明顯,對一些知識跨度較大的生物知識,如果仍采用這種方法會造成高中生很難形成有效理解力,對知識充分理解、有效理解。另外,很多學生存在碎片化生物課堂知識,因此學生無法形成整體性的學習思路,無法整體把握生物知識脈絡,那么就很難有效地提升學習質量。這也是當前生物課堂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在開展生物教學工作時要主動創(chuàng)新,依托思維導圖有效推動學生生物知識把控能力的全面提高,借助思維導圖強化學生記憶,推動教學質量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質基礎知識時,為了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識學習脈絡的有效構建,可以繪制思維導圖,按照一定的順序學,如概念、構造、作用。在引導學生學習蛋白質知識的過程中,對本章的學習脈絡有效繪制,高效開展學習,也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進行復習鞏固。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理性思維,這也是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要重點圍繞這些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一個是客觀事實,另一個是理論依據(j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效地總結學生所學習的各種理論知識,進而構建生物模型,遵循客觀規(guī)律,指導學生對新的生物知識有效地借助模型和實驗進行驗證,因而學生知識理解能力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能達到預期目標。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與能量轉化》時,這部分內容抽象,因此學生學習不感興趣而且感到枯燥乏味有難度??梢詫⑷噙M行劃分,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本節(jié)教學。
新高考政策的落實,導致很多生物教學時間被壓縮,這也為高中生物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要做好課后輔導,及時為學生提供輔導,幫助學生對認識機構不斷地完善。學生存在不同差異,基礎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為學生提供輔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jù)學生不同基礎采取不同的方法,課上時間受到限制,因此要做好協(xié)調,確保輔導具有一定的效果。課下時間比較零碎,學生很難靜下心進行學習,而又很難找到集中機會,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開展線上輔導或者借助網(wǎng)絡平臺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幫助。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分化》這節(jié)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對細胞的分化全能性進行掌握,同時能夠對干細胞技術為社會帶來的問題進行有效探究,同時進一步安排學生對當前干細胞研究進展有效收集。高中生物教材包含一些內容,但是單純依靠教材無法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在網(wǎng)絡平臺自主地收集信息,實現(xiàn)共享處理,幫助學生學習。教師要做好評價,提醒學生通過這種課外輔導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為學生安排信息收集任務,提示學生如何操作安排學生進行信息共享,有效引導學生,推動學生實現(xiàn)綜合運用能力提升。通過網(wǎng)絡平臺交換信息,同時結合教授的技術指導,學生就能夠更加高效綜合課外信息,在探究中有效掌握知識。
教學要積極響應新高考的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圍繞可操作性、實踐性等進行,有效推進探索和推進學科學習模式。對實驗方面的教學方法要深入研究,專業(yè)分析教學內容,結合學生情況有效進行規(guī)劃,采用任務驅動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任務,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條件。在引導學生探究過程中,要保證這些知識點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推動學生有效實現(xiàn)知識內化。多利用任務驅動方式開展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認真探究,歸結內化知識,最終綜合運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學高中生物必修一《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時,對被動運輸、主動運輸?shù)雀拍?,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教學中,對一些運輸現(xiàn)象進行舉例說明,圍繞被動運輸、主動運輸、協(xié)助擴散運輸現(xiàn)象特點全面總結、一一總結,同時列出每一種運輸完成所需要的條件。學生接到任務后就能對閱讀文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自主查閱材料,做到延伸閱讀,還能找到案例支持觀點,全面分析和解讀,最終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為擴大學習效果,可以進一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分享經(jīng)驗和體會,推動課堂不斷活躍。也可以在任務布置之前為學生推薦一些經(jīng)驗做法,學生更加深入投入學習研究中,依靠驅動任務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激發(fā),詳細解讀任務,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效率不斷提升。[1-3]
綜上所述,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途徑分析是非常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一項研究。新高考,帶來很多要求,因此高中生物教學要圍繞新要求全面分析教學方法,主動創(chuàng)新,從全面培養(yǎng)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進行著手,有效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滿足當下教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