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殿波
“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六千多年過去了,我們進食,生存,繁衍,不斷進化。而今凝望著你,我們依舊在思索,這一切的意義?!?/p>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集《人頭壺》一開始的解說詞如詩如歌、如泣如訴,一下子把我們吸引到那個遙遠的過去,讓我們凝望著好像會說話的人頭陶壺,思索人類的過去與未來。
系列科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從六千多年前的陶器講起,五分鐘一集,每集講述一件國寶和其背后的歷史故事,讓我們對以前了解或不了解的國寶有了全新的認識。
每一件國寶之所以成為國寶,不僅在于其唯一性和不可復(fù)制性,更在于其背后隱藏的歷史。像六千多年前的人頭壺、陶鷹鼎向我們揭示了那個沒有文字歷史記載時代的人類先人的生活;五千多年前的紅山玉龍讓我們感受到中華祖先最初對龍的崇拜;四千多年前0.2毫米薄如蟬翼般的龍山蛋殼黑陶杯則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精湛的制陶藝術(shù)……
臥薪嘗膽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十分熟悉的故事。越王勾踐為了報吳王夫差滅國羞辱之仇,發(fā)憤圖強。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志氣,晚上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還在房子里掛上一只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后就嘗嘗苦膽,終于在他的管理下,國力日益強大,最后滅掉了吳國。如今,勾踐使用過的寶劍就陳列在湖北省博物館,成為鎮(zhèn)館之寶。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兩千五百多年,那把經(jīng)過特殊工藝打造的寶劍仍然鋒利無比,寒光四射,仿佛訴說著當(dāng)年春秋爭霸的故事。
國寶中最神秘的,莫過于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像和青銅神樹。三星堆文明晚期,正是中原王朝的殷商時代,商朝人大量制造青銅兵器、食器、酒器,用活人祭祀神明,是充斥著血腥的時代。然而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只有一些長相冰冷的古蜀人,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用于祭祀的人牲,也不見一件兵器,使得三星堆文明擁有了超越那個時代的人性光輝。由于三星堆文明沒有任何文字記載,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認為三星堆出土的人像、神樹跟外星人有關(guān),充滿了神秘色彩。
從六千年前人頭壺凝望星空的眼睛,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再到長信宮燈、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每一件國寶讓我們回首仰望偉大的中華文明,都令我們嘆為觀止。紀錄片時而用厚重低沉的嗓音訴說遙遠的歷史,時而用親切俏皮的音調(diào)去解讀厚重的國寶,加之全方位高清圖畫演示,讓觀眾在輕松愉悅中追逐歷史的蹤跡,感受時光的力量。
“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仿佛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符號成了詩,呼喚成了歌?!?/p>
如果國寶會說話,將會為我們揭開多少歷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