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館藏文物搬遷是對文物保護和文物安全一項挑戰(zhàn)性較大的工作,也是一項細致的工程。一方面,要控制文物搬遷的時間,減少文物搬遷對博物館正常開放的影響,滿足群眾正常參觀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圍繞文物安全搬遷制訂詳細的方案,并清點核對館藏文物類型和數量,做到賬物相符,確保文物安全搬遷管理的準確度。顯然,在這種復雜情況下,博物館需要嚴格按照專業(yè)化、精細化的標準準備和實施相關的活動。文章以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為例,對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總結出搬遷過程中包裝材料選擇、包裝、裝箱等諸多方面經驗,供其他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實踐借鑒和運用。
關鍵詞: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文物搬遷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3.016
1 寧德市博物館搬遷工作簡介
寧德市博物館于2005年掛牌成立,屬于以收藏、展示、研究寧德歷史文物和閩東畬族文物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博物館。2006年,博物館搬遷至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華庭路5號寧德市藝術館一樓右側,隨后對展廳進行改陳布展和裝修,于2008年2月重新免費對外開放。2020年位于寧德市東僑開發(fā)區(qū)金馬北路6號的新館開工建設。2022年3月至8月,博物館實施新館搬遷相關工作,搬遷文物總量4500件(套),有瓷器、陶器、玉器、銅器、木雕等器物。2022年9月,館址遷至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金馬北路6號。新館的館舍總面積為7587.7平方米,展廳面積1300多平方米,設“滄海桑田 源遠流長”“天工開物 百業(yè)興盛”“崇文重教 人杰地靈”“千年山哈 多彩畬族”四個基本陳列,展出各類文物600余件。
2 館藏文物搬遷前的準備工作
2.1 制訂館藏文物搬遷方案
2.1.1 明確搬遷原則和搬遷工作內容
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工作按照“一個中心、兩個原則”開展。其中,“一個中心”指的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兩個原則”指的是文物信息準確原則和文物搬遷安全原則。
2.1.2 成立搬遷項目組
在確定搬遷原則和內容后,博物館成立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項目組。其中,組長由館長擔任,副組長配合組長負責具體的搬遷工作開展,其他館員全程服從安排。
2.1.3 明確搬遷內容
此次搬遷主要按照階段性劃分的方式進行。在前期準備工作中,搬遷項目組主要對所有藏品的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確定具體的包裝運輸方式,結合新館庫房面積大小進行文物擺放分類,分珍貴文物區(qū)、一般文物區(qū)、未定級文物區(qū)。在珍貴文物區(qū)設置密碼儲藏柜(大型保險柜)存放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在一般文物區(qū)設置普通密碼儲藏柜(鐵皮柜帶密碼);在未定級文物區(qū)設置鐵架展柜,分三層放置文物,第一層放置較重的文物,第二層放置較輕的文物,第三層頂層放置輕型文物。清點舊館文物存儲柜數量和鐵架,并及時包裝運輸至新館分區(qū)區(qū)域,確保文物包裝運輸后直達指定存放點,方便清點和存放。在中后期的實際搬遷過程中,搬遷項目組重點關注搬遷過程中的藏品安全,以及在搬遷過程中和臨時存放時藏品數據信息的留存①。待藏品搬到新址指定的存放點后,搬遷項目組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障藏品安全,并有序安排存放點的其他日常工作。搬遷工作的具體內容為:制定具體搬遷方案;開展前期館藏文物摸底調查;討論確定館藏文物的包裝運輸方式和方法;明確新館文物存放點;制作藏品出庫入庫信息登記表;登記庫房儲存柜文物;統計展廳文物數量;了解館藏文物搬遷和運輸相關事項;清點、核查館藏文物入庫。
2.1.4 明確搬遷時間
此次搬遷規(guī)劃的時間為2022年3月至8月底。其中,3月底前完成項目實施方案;4月—7月前完成館藏文物信息摸底、新館陳列文物登記、文物包裝方式和方法的確定、館藏文物搬遷項目招標;8月底前完成館藏文物搬遷等工作。
2.2 核對館藏文物,做到賬物相符
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4500件(套)。2016年第一次文物普查登記時,共錄入3411件(套),其中三級以上文物482件(套)、一般文物2081件(套)、未定級文物1973件(套)。在原有數據的基礎上,將展廳文物和庫房文物進行一一核對,確保賬物相符。館藏文物主要有瓷器、玉器、銅器、銀器、字畫等。搬遷項目組協調保管部制作寧德市館藏文物登記表,內容包括序號、名稱、編號、所在位置、文物級別、完殘程度、備注等,并安排館內工作人員分時段進行文物登記、拍照,準確摸清展廳、庫房文物數量,并保證摸排數量與文物總賬數量吻合。
整個核對工作分兩個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核對展廳文物,并進行登記和數量統計。此階段的核對工作是在開館的情況下開展的,這就要求館內工作人員針對展廳文物標簽進行文物登記和文物拍照,將登記好的文物名稱與文物總賬進行核對,并在新登記的表格中標注出是否在總賬內。如果在總賬內,需詳細標注文物的名稱、文物編號和文物級別;如果不在總賬內,則需標注展廳展示文物。第二階段:核對庫房文物,并進行登記和數量統計。庫房文物分為儲藏柜文物和鐵架擺放文物。在登記和清查時,需要工作人員按文物總賬編號進行逐一核對,在原有歸類好的儲藏柜中按序號標識,并進行核對、填表和拍照。
2.3 確定館藏文物包裝方式和方法
對館藏文物包裝方式和方法的確定,主要按照文物的類型進行差異化對待。
2.3.1 珍貴文物
珍貴文物數量為482件(套)。其中,瓷器409件(套),木雕26件(套),玉器47件(套)。瓷器、玉器屬易碎文物,需要根據每件藏品的尺寸大小、器物情況量身定做囊匣。由于本身館藏珍貴文物就已經配備有相應的囊匣,有配備囊匣的器物在包裝時只需用軟質棉墊或氣泡膜進行加固包裹,并在囊匣外標注文物編號、名稱及照片。沒有配備囊匣的器物在包裝時要輕拿輕放,同時還要放入防震動、防擠壓的填充物。木雕同樣要根據每件藏品的尺寸大小采取軟質或氣泡膜進行包裹,然后放置于軟質泡沫箱或木箱中。
2.3.2 一般文物
一般文物數量為2081件(套)。其中,瓷器1833件(套),銅錢86件(套),木雕38件(套),銅鏡2件(套),銅鈴3件(套),陶器1件(套),玉器118件(套)。對于瓷器、陶器類文物,按照文物尺寸大小量身定制囊匣。相對珍貴文物,一般文物未配備囊匣,因此在包裝過程中可根據器物大小量身定做囊匣,軟包、加固并安放至制定好的囊匣內,并在囊匣外標注文物編號及名稱。對于青銅器等質地堅硬有刃的器物,需要獨立包裝,并在包裝盒內設計囊心,放置于固定囊匣中,防止在搬運過程中出現晃動的情況。
2.3.3 未定級文物
未定級文物數量為1973件(套)。其中,瓷器、玉器、銅器、木雕等按一般文物保護方案同步進行。書畫紙質類文物,要先在文物表面包裝一層防霉紙或防潮膜,然后用布套包裝書畫紙質類文物的邊角,避免摩擦受損,最后再將其裝入木匣或泡沫箱內,貼上文物編號及名稱。石刻等體量較大器物,要先用量身定做的泡沫進行包裹,再將木條按器物形狀進行打樁,最后用布繩進行捆綁固定,這樣即使在搬動、運輸過程中遇到震動,文物也不會出現磕碰損壞。
2.4 開展文物搬遷項目招標
在做好上述工作后,寧德市博物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制定招標條款,進行項目招標。招標結束后,與中標方簽訂合同,雙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性館藏文物搬遷細則②。需要注意的是,在簽訂合同時,要明確文物包裝、搬運、運輸等過程中出現文物損壞的賠償規(guī)則。這方面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中標方對所有文物(藝術品)進行投保;另一種是明確在包裝、搬運、運輸過程中造成文物(藝術品)破損的,將由中標方按原價賠償。這樣可以防止中標方出現扯皮現象,也是確保文物(藝術品)出現損壞時最有效的賠償依據。
3 館藏文物搬遷的具體實施過程
館藏文物搬遷工作的具體實施由中標方負責開展,館方需按合同約定做好全程配合和監(jiān)督,確保文物搬遷的安全。同時,中標方需及時與館方進行溝通,了解館藏文物的詳細情況,館方提供館藏文物詳細清單,并與中標方共同清點、核對館藏文物。中標方根據館藏文物情況,分類準備包裝材料,并嚴格按照館藏文物特征進行包裝、裝箱、運輸前檢查、運輸途中安全保衛(wèi)、到達指定位置拆箱驗收等工作③。
3.1 中標方需詳細清點和核對文物
為確保館藏文物搬遷工作安全進行,館方保管部必須與中標方詳細清點和核對館藏文物,館方將舊館展廳區(qū)域和庫房區(qū)域的珍貴文物、一般文物、未定級文物所在位置明確告知中標方,中標方進行詳細清點和核對。中標方應對新館庫房區(qū)域的珍貴文物區(qū)、一般文物區(qū)、未定級文物區(qū)做到了如指掌,根據舊館清點的密碼儲藏柜(大型保險柜)、普通密碼儲藏柜(鐵皮柜帶密碼)、鐵架展柜等數量,分別在珍貴文物區(qū)放置密碼儲藏柜(大型保險柜)、在一般文物區(qū)放置普通密碼儲藏柜(鐵皮柜帶密碼)、在未定級文物區(qū)放置鐵架展柜。
3.2 根據館藏文物包裝方式和方法準備包裝材料
包裝材料需根據館藏文物特征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中標方需按照館方確定的館藏文物包裝的方式和方法,結合實際情況,保證使用的材料不會污染文物,材料中不會藏有或引誘害蟲等。中標方結合館藏文物數據和現場文物情況,明確包裝材料清單(包括材料名稱、質地、數量等信息)。具體來看,中標方結合館藏文物實際采用以下幾種器物包裝方式和方法:①易破碎的文物(瓷器、陶器、玉器等),應優(yōu)先選擇軟質棉墊、泡沫等材料進行包裹,裝入特定的囊匣內;②體積大、較重的文物,應用木質材料加固或木箱單獨包裝;③易污染文物(書畫紙質類),應用防霉紙或防潮膜等材料包裹,裝入囊匣內。包裝材料分內包裝和外包裝兩種,有多層板、瓦楞紙、復合材料等,內外包裝的防震層可選用保利絨和防震氣泡膜。包裝過程中,輔助材料有棉質襯墊、加厚氈墊、泡沫墊;減震材料有帶膠無紡布、絨紙、氣墊、海綿等;密封材料有橡膠密封件、密封圈、密封條、密封墊等;加固材料有捆綁帶、膠帶、鐵釘等;標志材料;其他材料有博物館專用標簽、標志等。
3.3 嚴格按照館藏文物實際情況進行包裝
嚴格按照館藏文物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包裝方式,保障文物安全。包裝是為了讓文物更安全,而文物安全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的原則。時刻樹立文物安全意識,有效杜絕文物安全隱患。因此,從包裝環(huán)節(jié)就要嚴格樹立文物安全意識,確保文物安全。中標方在包裝過程中要采取以下方式:①容易受潮的館藏文物用塑料布等防潮材料進行包裹;②帶有蓋、底座等附件的器物,需要分開包裝;③在包裹妥善后,較重的、體積大的文物放在底部,并以泡沫或軟墊作為隔層,裝入泡沫箱或木箱;④在裝箱前,用軟質材料包裝好,裝入塑料袋,然后再用皮筋或者膠帶扎好。要同時要檢查箱體是否有破損和其他隱患。
3.4 科學、合理、規(guī)范地裝箱
館方和中標方通過文物清點、文物包裝材料準備、文物包裝方式確定等前期準備,根據館藏文物實際情況科學地進行包裝,并在明顯處貼上已包裝好裝箱的文物編號、名稱、數量,包裝箱內外都需附此箱的文物清單④。文物編號時,可以用不同類別器物首字拼音加包裝箱序號加具體件數的方式,如瓷器用“C-1-8”在清單上注釋,待裝入包裝箱后封好,并在包裝箱外側明顯處貼上與包裝箱內一致的清單,即“C-1-8”標簽。工作人員在清點時只需要看清單就清楚具體是幾號箱,箱內裝入的是什么類別的文物,以及這類文物有多少件。同時,要記錄好每箱文物的總件數及總箱數,便于檢查核對和后期上架后的清點。
在裝箱時,中標方要知曉載重箱最大承重量,嚴禁超重承載文物,在不超重的前提下才能將箱體用打帶機或捆扎帶捆扎封嚴。在裝箱過程中,規(guī)范以下幾點內容:①對包裝好的館藏文物進行歸類,按箱體承載重量進行分類裝箱;②易碎文物禁止套裝其他文物;③裝箱器物之間和器物與箱體之間用海綿等軟體物進行鋪墊、填充、阻隔;④易污染文物在裝箱后,要對箱子四周進行防蟲和防濕處理。
3.5 運輸前認真檢查
運輸前,館方工作人員和中標方工作人員要認真檢查箱體狀況,確保箱體沒有出現破洞、裂變,確保每件文物都已裝入箱內,確保裝箱文物不會晃動。同時還要檢查箱子的編碼及箱子數量,核對文物總數,確保賬物相符。具體要仔細查看箱體外包裝是否牢固、繩子是否捆綁緊、膠帶是否有脫膠、木箱是否有訂牢、泡沫箱是否出現裂變和破洞、木箱木質是否開裂等肉眼能看到的問題,防止因包裝問題引起文物在運輸途中的損壞。中標方工作人員在移動和搬運箱子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輕抬輕放,將箱子集中放置到指定位置,方便下一步的運輸搬運⑤。在出庫前,館方要填好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出入庫登記表,將裝箱好文物分類清單一起裝訂,由館方領導、保管部負責人、館內工作人員和中標方負責人、工作人員共同簽字,雙方各執(zhí)一份,方可出庫。
3.6 文物運輸到達指定位置后進行拆箱驗收
文物運輸過程依然存在安全風險,落實文物安全保護是此次館藏文物搬遷的重點。因此,在文物運輸的路線上,選擇最短線路、安全系數最高的路段;在安保上,中標方派送專業(yè)安保人員和館方安保人員同時押運;同時做好一切可能出現的文物運輸安全問題的排查,提前做好文物運輸安全應急預案,確保文物在運輸途中的安全。嚴格要求司機勻速、慢速行駛。在抵達新館庫房后,中標方按館方設定好的庫房區(qū)域進行分類搬運,搬運到指定位置后由館方的保管部負責人、館內工作人員和中標方工作人員共同清點箱數,逐一核實文物。重點查看拆箱后文物是否有損壞,如若有損壞應及時將損壞文物挑選出來,要求中標方按合同約定進行賠償;如若正常,館方工作人員及時將珍貴文物、一般文物、未定級文物放置指定存儲柜和鐵架展柜內。最后,館方領導、保管部負責人、館內工作人員和中標方領導、工作人員共同在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出入庫登記表上確認簽字,雙方各執(zhí)一份,此次文物搬遷驗收就此順利完成。
4 結語
館藏文物整體搬遷是對文物保護和文物安全一項挑戰(zhàn)性較大的工作,整個過程時刻貫徹落實“保護第一”原則,通過對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過程的分析,可以看出館藏文物搬遷的重點和難點是保護文物安全。在整個搬遷過程中,核對館藏文物、做到賬物相符是掌握文物信息的基礎,制定館藏文物包裝方式和方法是保護文物安全的前提,文物搬遷項目招標是保障,中標方的參與是館藏文物搬遷最后成功的關鍵。通過對寧德市博物館館藏文物搬遷進行研究,系統了解了文物搬遷保護文物安全的重要性,作為文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刻樹立文物安全及文物保護意識,這種意識將貫穿文博工作者的一生。
注釋
①李靖.論文物藏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2):132-134.
②張紅娟.論文物藏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23):130-131.
③邢玉芹.文物庫房搬遷的準備工作與組織落實[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10(4):65-66.
④周炎熾.淺析文物藏品在搬遷、運輸工作中的包裝安全問題[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5):102-103.
⑤靳紅曼.文物藏品包裝在搬遷運輸工作中的安全[J].黑龍江史志,2013(16):82-83.